首页> 年度报告>丹凤县> 丹凤县教师发展中心

丹凤县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9 15:30
单位名称 丹凤县教师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县在职教师、校园长培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教科研成果推广、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教育决策服务等工作。
住所 丹凤县幼儿园路4号
法定代表人 王二虎
开办资金 7.0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丹凤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28万元 50.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单位名称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紧扣党建引领、质量中心、机制改革、常规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复课视导、监测评价、家校共育等方面,扎实有效开展教育科研及教师培训工作,本年度已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一、突出质量中心,凝聚思想共识一是思想共识进一步凝聚。全系统教职员工、各学校坚持围绕质量提升和课堂教学开展工作,把工作中心放到教育教学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质量提升上,着力开展以提升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各项教学活动,思质量、抓质量、提质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行动。二是导向作用进一步发挥。出台了《丹凤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办法》等文件,以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以教学业绩为导向,综合运用教学质量奖惩、评优树模、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多种手段,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业成绩为主体的质量观、发展观,全县上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初步形成。三是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学校班子成员能落实蹲级包组工作,兼任主要学科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质量、抓教学工作上,学校教学中心地位突出。大部分学校领导班子能坚持深入一线指导教学,带足课时,站好课堂,部分校长、副校长任教学科成绩优异,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二、完善机制建设,推进体制改革一是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我县始终把教师队伍建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县域教育发展全局和教师队伍建设统筹考虑,9月份在全市率先成立县教师发展中心,构建了以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为龙头的教师发展工作管理体系;二是高位谋划研训项目。以师资培训三年行动项目为核心,实施名校(园)长培养项目、青年干部培养项目、名优班主任培养项目、名师培养项目、新任教师培养项目、学科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等,依托国培省培、苏陕协作、西商同行等不断完善培养项目体系;三是健全研训实施体系。建立了以校长论坛、新聘教师岗前培训、送教下乡、送培到校、结对帮扶等为主要形式的研训体系;四是实施能力提升八大赛事。完善了以教学能手大赛、课堂创新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校(园)长管理能力大赛、中层干部管理能力大赛等为平台的技能赛事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拓宽,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初步建立。三、强化督导检查,促进“双减”落实一是强化常规督导检查。为落实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及《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科教体系统包校帮教抓质量工作方案》和《丹凤县科教体系统“学、听、讲、研、练”五项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10月16日-12月12日县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四个督查组分赴各校开展常规教学视导工作。各督查组通过听取学校工作汇报、深入课堂听评课、查阅两项常规档案资料等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全面了解学校的质量意识、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案备写、作业批阅、课堂改革、教师培养、质量监测等方面的情况,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常规视导覆盖了全县31所中小学,共听评课532节,检查教师学科教案2100余本、听课笔记1100余本,抽查学生作业11600余本,查阅管理资料800余册,召开反馈会31场次,有力促进了中小学常规管理细则落实落地,有效提升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了教研与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全力推进“双减”落实。做好学校规范办学、课程设置、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的常态化督查,将学校“双减”政策落实情况作为研训员入校调研指导的重要内容。5月份组织开展“丹凤县第三届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全县参赛作业设计与管理案例82件,13件作品荣获县级表彰,6件市级获奖优秀作品被推荐参加“陕西省第三届中小学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评选,全部获得省级奖励。四、加强队伍建设,壮大名优团队一是积极搭建研学平台。分层分批次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人教云教研”网络教研、“西安好课堂助力西安名校+”教学观摩研讨、省第八批学科带头人暨优秀教学能手坊站联动“送教到校”活动、西安市教学名师“送培到校”活动、小学教师西商教育同行-“蒲公英”课堂计划商洛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教研大讲堂”数学学科线上培训、国省市县线上线下项目培训等,积极为教师搭建研学平台,参培教师达95%以上,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助推新课标落地实施。二是扎实开展各类赛事。9-10月开展了丹凤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经过镇校层层推荐102名教师入围县级决赛,47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11月份,我县共有15名教师在市思政课大赛中进行展示;在陕西省第二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中我县4名教师入围省级大赛;11月27-29日,由丹凤县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丹凤中学承办的首届“三新”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顺利开展,进一步推进了“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高效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发挥了组团式帮扶的工作效能;11月29-30日,我县5名研训员积极参加2023年商洛市教研员基本功大赛及能力提升培训活动,4名研训员分获二、三等奖。三是培养壮大名师梯队。为加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县教师专业能力,4月19-21日,组织举行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县级教学能手大赛活动,评选出66名县级教学能手,14名同志被命名为市级教学能手,4名同志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10月份组织实施省、市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遴选工作,3名同志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并推荐参加省级评选,1名同志被确定为省第九批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11月下旬,1名同志通过省级评选,被确定为全省第五批基础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四是建立“名师+”引领机制。依据《丹凤县“三级三类”人员考核评价办法》,落实“三级三类”人员管理考核,本年度对全县693名三级三类骨干体系人员年度工作成效进行了考核,591人获得合格等次,对102名获得优秀格次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了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五、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水平一是强化学科基地建设。充分发挥8个省级中小学学科优质教学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丹凤中学的数学、化学、地理学科,丹凤县初级中学物理、历史学科,第一小学美术学科等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参加了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学科优质教育基地展示活动。积极提炼总结经验方法,引领带动全县学科高质量发展;二是落实“三课”讲练制度。督促各校全面开展新任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全体教师研讨课活动,促进学习交流,互学共进。坚持理论引导,基地带动,名师示范,区域联动,校本研修,强化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加强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2023年,我县有59项县级微型课题通过评审予以立项,50项已顺利结题,30项市级课题予以立项,20项省级课题通过立项网络初审;在2023年全市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选中,我县28件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第一幼儿园《基于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建设实施研究》被推荐参加省级评选。四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按照科教体局印发的《丹凤县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负责对全县各学校帮扶活动方案进行检查审阅,积极督促指导各校推进结对帮扶工作。本年度,已有14所支援学校和30所受援学校启动了结对帮扶活动。9月17日、9月24日组建名师专家团队分别在南北片区和东西片区中小学同步开展2023年中小学“送教下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校际交流,推进了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六、强化复课管理,助力质量提升一是精心组织复课研讨。组织召开2023年高考复课座谈会、中考复课研讨会,进一步指导各校明确质量目标和工作责任,加强复课过程管理。二是规范考试组织形式。依照中考标准规范实施九年级模拟考试、全县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时汇总上报测试成绩,及时召开分析通报会,为学校调整复课策略,强化复课措施提供依据。三是扎实开展复课视导。组建高、中考复课视导小组,在高、中考复课各阶段,组织对丹凤中学及全县19所初中和九年制学校开展多轮高、中考复课视导。活动中听评课指导180余节,查阅教案资料800余册,召开视导反馈通报会40余场次,及时帮助学校解决复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学校不断优化复课方略,提高复课效益。回首2023,我县的质量管理、教育科研、教师研训等工作虽然说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领导的要求、师生的期盼、社会的厚望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定会凝心聚力、求真务实、积蓄力量、锐意进取,为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