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现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按时完成了松材线虫病及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目标责任。目前,丹凤县撤销松材线虫病区已通过省级验收。(二)林业有害生物“四率”目标管理指标完成情况。通过自查,2023年病虫害成灾面积0.99万亩,成灾率4.07‰,与市局下达指标4.6‰下降0.53‰;发生面积18.036万亩,预测发生面积18.3万亩,测报准确率98.56%,与市局下达指标92%提高了6.56%;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7.336万亩(均为无公害防治),无公害防治率100%,与市局下达指标86%提高了14%;苗圃面积935亩,实施产地检疫935亩,种苗产地检疫率100%。(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飞机防治松阿扁叶蜂、松褐天牛等用材林和核桃为主经济林病虫害工作,实现有虫而不成灾。全年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7.336万亩,其中防治人工防治鼠害0.29万亩,油松球果小卷蛾1.965万亩,松阿扁叶蜂4.72万亩,核桃举肢蛾3.89万亩,栗实蟓3.54万亩,松针蚧2.931万亩。(四)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3月以来,丹凤县启动全县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全县12个镇(办)严格按照工作要求,陆续开展了踏查路线设计、标准地建立、野外调查,以及部分标本制作、内业整理等工作。(五)认真履行涉林案件勘验工作。按照县林业局的统一安排,全年配合林政执法大队完成了各类涉林案件勘验工作。二、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二)突出预防为主,做实做细监测普查。(三)搞好预测预报,提高防治质量。(四)开展专项治理,严打违法行为。2023年以来,共召开检疫执法专题会议5场次,办理检疫执法行政案件7起,办结6起。检疫执法培训30期,出动宣传车12台次,印发宣传资料1800份,抽调检疫执法人员36人,组建检疫执法队伍9支,发放检疫告知书41份,涉木企业和个人物资登记41家(涉木企业31家、涉苗企业10家),开展美国白蛾排查319次,查验检疫证书327份,涉松杂木材298.1立方米,木质电缆盘30个,复检绿化苗木659.5万株,花卉0.47万株,林木种子59.5吨。(五)开展产地检疫,监管调运检疫。在林木生长期,组织专、兼职森检员深入全县12个镇办及2个林场、10个苗圃对危险性病虫害进行了产地现场检疫,现场取样,与病害图片对比等方法,鉴定病虫害。(六)认真履职尽责,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通知》,完成1万株松木的打孔注药,以人工地面喷粉、飞机防治和无人机相结合的防治方式,喷施噻虫啉、白僵菌等药物,防治松褐天牛,累计实施6万亩。二是在全省率先编制《防治松褐天牛天敌产品繁育实施方案》,在寺坪镇三间房村、土门镇七星村、武关镇武关村投放松褐天牛生物天敌—花绒寄甲66000头。三是筹办了全市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会议和松材线虫病防治现场会。四是承办了省市政协委员来商视察调研松材线虫病防治活动。五是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中期评估顺利通过省市检查,并得到省市的通报表扬。(七)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监督管。一是加强技术培训指导。二是加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检查。三是将林木种苗质量管理贯穿于林业工程造林项目规划、种苗采购供应及林业项目工程过程监督和项目验收全过程。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力量薄弱。森防机构无新进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严重。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外防输入”的压力仍然较大。三是我县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滞后。四是林业植物调运监管难度大。五是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临时检疫检查站管理难度大。三、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全力打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网。二是全力打造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网。三是全力打造疫情监测预警网。四是积极向县林业局、市林业局争取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经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