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榆林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4-04-09 15:16
单位名称 榆林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工作,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校准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工作;开展计量器具修理及计量人员技术考核培训;进行计量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
住所 榆林市长兴路249号
法定代表人 王喜清
开办资金 5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86.94万元 5512.4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公益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市计量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计量为民”,全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实施。现将2023年度工作情况和2024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一、工作基本情况(一)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全年共接收各类计量器具206252台/件,其中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2539台/件,非强检计量器具33713台/件;报告发放、盖章44051张;接收现场申请2312份,有力地保障全市计量器具的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二)我为群众办实事,计量惠民暖人心。扎实开展计量惠民活动,深入13个农贸市场(便民市场)和25个农村集贸市场,对所有商贩和固定门市使用的电子计价秤等逐一进行检定、登记,共检定计量器具2046台件,民用冷水水表11648块,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群众权益。(三)完善量传溯源体系,谋划计量长远发展。本年度,我院共新建0.1级测力仪标准装置等7项计量标准,申请新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定装置”16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全部获批。(四)参与标准修订工作,持续推动科研创新。参与制定陕西省计量技术规范1项(JJF(陕)101-2023《新生儿黄疸治疗箱校准规范》)获批发布,申请陕西省计量技术规范编写制订项目3项,获批1项《直流数字功率表校准规范》,目前已完成评审,待发布。1人当选陕西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5人参加陕西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五)完成各类考核、考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3-5月份顺利通过角度尺检定装置等73项计量标准考核。二是5月份顺利通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复审工作,6月份完成全省计量机构证书报告质量评查工作,评查组反馈良好。三是10月份开展30人142项计量专业项目考核工作。四是参加1项全省计量比武竞赛(砝码)获“三等奖”,参加工业铂热电阻等3项计量比对,均获“满意”结果。五是完成3辆业务用车更换及改造。六是完成1批次23台/套,价值27.72万元的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六)做好计量文化宣传,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是组织开展“5·20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活动。二是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邀请榆林市兄弟单位、市民走进实验室,零距离接触计量检定工作。三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计量云服务活动。四是前往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开展“一站式”计量服务调研,并开展“三共”活动,签订“三共”协议。五是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计量法律知识及法律常识送到居民身边、送进居民心里,营造了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六是开展2023年“质量月”宣传活动。七是开展领导班子“四下基层”活动。(七)加强工会建设,发挥职能作用。一是关心关爱职工。发放节日慰问品,新婚送贺信及慰问品,为老干部订报刊。二是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开展元宵节、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丰富职工生活;积极组织参加市局第四届“红盾杯”篮球比赛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三是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全院共计捐款1303.8元,全部用于乡村振兴。四是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活动,7人献血2400mL。(八)乡村振兴工作。一是选派三名年轻骨干组成驻村工作队。二是帮扶联系人每月走访入户,慰问帮扶对象,为特殊困难人群送上生活慰问品,为全村18户五保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联系爱心企业雷家食品公司为全村在村村民捐赠13头猪,1300余斤爱心猪肉。三是办公室后勤在财政832平台申请预留脱贫地区农副产品12000元。四是多措并举,谋划种植产业发展。拓展核桃苹果销售渠道,采购小米红葱等农副产品,助力消费帮扶,本年度帮助村民直接销售核桃5000多斤、苹果3000多斤、小米2000多斤、土公鸡60多只、土鸡蛋500余斤、羊10余只等;通过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红葱5000余斤、苹果2000余斤、小米1000余斤等。二、亮点工作(一)创新发展结出“新”成果。我院代表市局参加全省计量知识竞赛决赛荣获“一等奖”,参加全省计量技能比武竞赛获“三等奖”,参加陕西省计量科普知识网络竞答活动获评“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单位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省十七运筹备工作“集体嘉奖”;职工书屋获评“2023年榆林市市级职工书屋”,档案室通过陕西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级认证;1人被榆林市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评为2023年度招商引资先进个人;1人被榆林市妇女联合会评为榆林市巾帼建功标兵;1人获2022年度驻村工作考核“优秀”等次;1人被绥德县巩衔领导小组推荐为市级优秀驻村干部候选人;1人在市局机关党委第二届微党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获市直机关第二届微党课决赛“优秀奖”,申报省级计量技术规范实施项目5项,获批1项,发布1项。(二)干部培养跟上“新”时代。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到期轮换,驻村第一书记和一名队员继续留任,另选派1名高层次引进人才到村帮扶,高质量做好“传帮带”轮换。深入贯彻落实榆林市委“四个一批”工程,推荐2名年轻干部到中省企业、发达地区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工作能力。(三)计量文化实现“新”传承。完成《榆林计量五十年》编写及印制,追溯榆林计量五十载奋斗历程,传承精益求精计量人精神,逐步构建“计量为人人,人人懂计量”的新发展格局。(四)计量服务打造“新”模式。探索“互联网+计量”新模式,新建榆林市计量技术研究院门户网站,运行“计量业务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使用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手段,为客户提供“准确、高效、方便、便捷”的服务,实现了业务流程无纸化操作、电子原始记录可追溯,证书防伪实时可查询。三、存在问题(一)专技人员短缺严重,年龄结构明显偏大。我院现有在编人员平均年龄45岁,人员老化现象严重,现有人员整体专业素质相对较低,高技术人才短缺。(二)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存在账务不一情况。由于原质监局固定资产移交、计量院实验室搬迁、装修改造等因素,我院固定资产迟迟未能进行全面盘点清理,现有固定资产底数不清。(三)业务用车老旧,实验室场地短缺。我院外检工作量大,业务范围广,检定业务车辆严重不足,现有业务用车10辆,其中3辆行车里程数大,服务年限过长,车辆技术状况堪忧,存在较大的行车安全隐患。出租车计价器检定实验室位于榆阳区拆迁范围内,因找不到合适替代场所,面临业务暂停的困境。四、整改措施(一)关于专技人员短缺严重,年龄结构明显偏大问题。坚持开展“计量大讲堂”活动,做到“两个必须取得”;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二)关于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存在账物不一的问题。成立工作专班,专人负责,启动固定资产清查、报废等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关于业务用车老旧,实验室场地短缺的问题。积极上报请示市市监管局,联系相关部门,完成检测用特种车辆更换及出租车计价器检定实验室搬迁工作,保障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2024年工作打算2024年,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省、市《规划实施意见》,重点做好“四个加强”,助力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加强支部建设。持续开展好主题教育工作,采取“学习借鉴”“清单管理”等方法加强和改进党支部组织生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全面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二)加强计量宣传。做好全省“计量比武竞赛”及“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围绕民生重点,计量服务惠民;围绕企业帮扶,计量服务惠企;围绕计量科普,开展宣传共治。(三)加强基础建设。完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定装置等6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推动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计量“一站式”服务,常态化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完成陕西省煤盐化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验收任务,服务榆林能源化工企业,履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社会责任。(四)加强科研创新。研究制定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持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全力保障1个省局项目实质性推进,继续保持省级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良好势头,积极组织技术人员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逐步打造1个市级科研团队,1-2名省级计量学术带头人,3-5名市级计量学术带头人。新的一年,市计量院将坚决执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弘扬“精益求精”的计量人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榆林计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计量授权证书(陕)法计(2023)610190000号发证日期:2023年06月27日有效期至:2028年06月26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