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史志展陈研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开展陕北革命根据地史料征集、研究、编纂、宣传工作,承办榆林党史网站,参与本市革命纪念馆资料的征集整理、布展工作,整理、管理党史资料档案库,全面管理“榆林党史陈列馆”“榆林方志馆”。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开发区榆溪大道榆林市委办公楼A14室 | |
法定代表人 | 童锦楠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2万元 | 5.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革命史研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榆林市史志展陈研究中心立足自身职能职责,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坚持“党史姓党”的根本原则,聚力创新,担当作为,在榆林革命史资料征集、编撰、宣传,资料征集整理、布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围绕重点,展现新作为(一)积极参与榆林学院百年校庆筹备工作按照市委要求,史志展陈研究中心配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展了榆林学院百年校庆筹备工作,有力保障了榆林学院百年校庆活动如期举行。组织专家及单位业务骨干分赴绥德、米脂、榆林学院及绥德师范校区,对涉党史类内容进行了全面审核。同时,与榆林学院共同承办了“李子洲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实践探索”学术论坛,获得了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效果。(二)配合高质量完成“横山起义历史陈列馆”布展补充完善任务史志展陈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此项重要工作,全力推进布展工作。抽调多名业务骨干,分别负责大纲撰写和方案设计、现场布展等工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展陈大纲和板式稿前后共经历20余次评审讨论和6次大规模修改调整,展陈内容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不断创新,充分保证工程质量,横山起义的革命历史得到生动直观展现,成功服务了榆林学院百年校庆活动。(三)配合扎实推进石光银同志口述史采集工作为了推进“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口述史料和影音资料建设工作,在口述史料和影音资料采集阶段,坚持每月一调度、每月一汇报,汇总采集进展情况和任务进度,及时开展完善工作;在口述史料和影音资料规范建设阶段,特别是收尾阶段,实行周调度、周汇报和“清单式管理”制度,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整改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同时聘请省内相关专家,坚持每周赴现场指导,抽调精兵强将,细分每日工作任务,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作按时推进,保质保量完成。目前,已按照相关建设规范,完成了全部采集和建设任务。(三)协助稳步推进“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口述史征集工作8月底,由市委分管领导召集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档案馆、市林草局、定边县委等相关单位召开专班会议,确定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9月初,史志展陈研究中心协同市委党史研究室确定了专业拍摄征集团队,进驻定边县,对石光银同志进行全程跟踪拍摄,目前该项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发挥职能,展现新气象1.协助完成《李大钊与陕北党组织创建》送审稿。《李大钊与陕北党组织创建》编撰工作于2021年底正式启动,现已完成送审稿,共计22万字。2.协助完成《中国共产党榆林历史(第三卷)》大纲编纂。按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三个发展阶段分期,分为三编、十一章、三十九节,已完成大纲编纂工作,并上报省委党史研究室审定。3.协助完成《我们的青春岁月》初稿。《我们的青春岁月》是我室2023年启动的一项口述历史专题著作,一共对70多位榆林知青进行了采访,整理形成了49篇口述史采访稿,目前初稿已完成。4.协助完成《中共榆林市委工作实录》出版稿。《中共榆林市委工作实录》是以市委中心工作为主线,重点记述榆林市年度重大事件、重要成果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征集到80余篇稿件、约40万字,已形成出版稿,即将完成编印。5.协助启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编撰工作。工作启动后,我室召集相关专家进行了专题讨论,确定专人征集相关资料,邀请专家执笔撰写大纲,经过数次修改完善,目前,大纲已初具雏形。6.协助完成《三秦改革印记·榆林卷》初稿。共拟定150篇文章目录,目前已完成初稿,共14万字。7.协助完成《榆林年鉴(2023卷)》出版稿。《榆林年鉴(2023卷)》共涉及全市各行各业160多个单位和周边地市的概况。翔实记载了全市2022年度的综合市情。全书约76万字。三、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协助有序推进资料征集一是配合组织开展对革命先辈在榆林地域内工作生活的相关历史资料,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小组,全面搜集整理已留存、已掌握的档案、文献和照片等相关史料,形成了近2G的电子资料,完成了史料征集工作。二是按照工作安排,史志展陈研究中心配合党史研究室持续面向全市各级各部门公开征集史志文献资料并发放收藏证书,全年共征集到文献资料50余份,征集到年鉴工作稿件148篇,向市档案馆、榆阳区文旅局等4家单位和个人发放了收藏证书。三是在二轮修志完成之际,史志展陈研究中心配合党史研究室系统梳理了全市地方志工作成果和全市党史工作成果,各县市区共统计到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成果320部(本)。(二)宣传教育卓有成效1.参与启动“庆祝陕北(榆林)党团组织成立100周年”短视频拍摄制作工作。22023年我室已启动“庆祝陕北(榆林)党团组织成立100周年”短视频拍摄制作工作,目前已经完成30个视频讲解词的创作和部分视频拍摄任务。2.协助成功举办“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榆林故事”讲述大赛。讲述大赛初赛和决赛共有来自全市各县区和不同行业部门的53名选手参加比赛,讲出了生动感人的榆林故事,获得了市领导和观众的高度认可,讲述视频通过多渠道宣传播发,形成了较为浓厚的舆论氛围。3.协助召开全市二轮修志成果发布会。2009年4月,全市二轮修志工作正式启动,经过数年的默默耕耘,至2023年10月,全市第二轮两级志书编纂规划中的13部志书全部完成出版任务。为进一步宣传全市各级各类志书成果,开展好读志用志活动,我室组织召开了全市二轮修志成果发布会,邀请市委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通报了全市二轮修志情况,向全市各单位各界人士广泛宣传介绍二轮修志成果,取得了热烈社会反响。4.深入开展党史和地方志“七进”。2023年选派业务骨干赴县区、机关、社区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地方党史,1名同志荣获2023年度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其宣讲报告被评为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同时,组织在社区、广场、公园开展红色电影展映活动,重点播放我室拍摄制作的地方党史纪录片,在三官会社区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图片展”活动,使党史受众面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室主办的市级社科类内部期刊《榆林党史与方志》出版4期,全年共向社会各界发放赠阅各类图书资料1200余册。(三)充分发挥审读职能一是参与完成对《中国共产党清涧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神木历史(第二卷)》《中国共产党府谷历史(第二卷)》《中国共产党佳县历史(第二卷)》等6部党史基本著作的审核。二是参与完成对《奋斗:榆林学院百年校史》《榆林市廉洁教育馆静态展陈设计大纲》《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校史大事记》《红色子洲》《榆林中学校史》《党校校史》《红色子洲》《故事定边》《老榆林民国边商》及榆阳区烈士陵园浮雕墙内容等10余部涉党史作品和雕塑的审读审看。三是参与完成对《中能煤田公司志》《官庄乡志》《太和寨乡志》等5部行业志、乡镇志的审核工作。四、目前存在的问题2023年,按照年初工作计划,扎实完成了一系列工作任务,但仍存在着一定不足:一是史志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培训学习的实效性还有待加强;二是资料征集力度不够,研究空白点、薄弱点还有待加强;三是干部的工作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五、整改措施1.不断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工作,提升干部史志理论知识储备。2.深入开展地方党史资料征编研宣工作,进一步发挥资政作用。3.开展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六、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大力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史志人精神,勇于践行秉持崇高信念,切实担负起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古鉴今、启迪后人的光荣使命,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出台带来的新发展机遇,重点采用多元立体宣教方式,全面加强党史宣教,推动榆林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榆林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新局面,谱写榆林党史和地方志助力现代化新篇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