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河湖水库防汛抢险、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和应急值守、服务保障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圣景路水务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屈振军 | |
开办资金 | 41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3.14万元 | 130.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业务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2023年是我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在面对严峻复杂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及机构困境下,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攻坚克难、勇扛重担,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1.勇于开拓创新,抗旱水源建设有了新开端。在汛期关键时候,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与局党组决策部署,紧急启动抗旱水源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组织召开6次专题会、调度会,会同省市及部门专家深入一线开展专项调研10余次,提出示范项目选定6条标准,从全市前期摸底的248个项目中分组踏勘选点115个,精选了30个项目,逐个研究推敲制定实施方案。2.注重主责主业,防御核心工作有了新发展。牵头组织防御应急值守与水利防汛隐患大排查,研判提出全市河、库、坝、山洪灾害等各类防御风险点987个,组织开展4轮次154人次隐患排查,每周督导上报市安委办、政研督查办问题整改进度,牵头首次制定水利防汛隐患问题销号验收方案与办法,组织完成11处重大隐患和275处全部问题的整改销号与闭环验收,顺利通过市级考核验收,获得好评。在周密研究基础上,汇报局党组迅速出台市局防御工作规程,组建了由34名专家组成的防御专家库,在水利防汛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走在全省前列。3.重视基础建设,防御手段能力有了新跃升。充分利用市级大排查专项资金机会,全面规范物资库,完成5辆防汛专用车辆维修养护,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市全覆盖推行小鱼易连视频会议系统,大力改进市县两级防御值守调度方式与质量;总结固化市县各类防御责任人白名单制度,每遇强降雨过程向各级责任人及重点区域社会不确定人群,发送预警短信41.5万条;编制印发《抢险手册》、《山洪宣传册》;创新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方式,邀请知名艺人创作《躲山水》山洪防御宣传短片,在抖音、快手、学习强国等短视频平台播放500余万次,获全国大奖。(二)项目管理抢抓国债项目机遇,争取到位9条山洪沟共计7300万元中央资金,是历史累计的3倍;积极协调推动绥德大理河分洪洞项目前期,落实国债资金3.0亿元,加快推进国债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办理,力争全部按期开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争取中省市水利救灾资金和山洪灾害防治资金,累计争取各类防汛、抗旱资金共8批次7109万元,涉及93个项目,创了新高。(三)党建工作。注重发挥12名干部中有11名党员的先天优势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小单位、小队伍,承担大职能、大任务,基本上一人双岗、一人多岗,做到人人争先、不甘落后,形成所有工作任务不拖后腿、奋勇当先的良好氛围。理论学习不放松,主题教育不松懈,日常周五固定学,主题教育期间周四、周五双日学,全年累计开展集中学习42次,撰写心得体会28篇,研讨材料38篇,讲党课4次,利用值班大屏经常性观看微短剧、纪录片等警示教育片10余次,参观红色纪念馆2次,开展谈心谈话12次,组织党规党纪知识测试2次,单位集体和多名个人多次在党建学习中获得市委宣传部和市局的通报表彰;利用市局先后奖励的2700元、水利部奖励3000元经费,组织开展党建业务知识测试、看图猜党建名词、跳棋、五子棋比赛等多姿多彩党建与职工文娱活动,并对6名年度学习与考勤优秀分子进行表彰,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空前高涨。(四)工会工作订阅了各类报刊和图书杂志,在值班室布置了图书角,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了职工生活。在职工生日、节假日送上米面油,为职工办理互助保险,常态化了解老职工、困难职工生活近况,为困难职工送温暖,使职工感受工会温暖;按照市总工会要求,做好了会费收缴管理工作;组织单位职工学习《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当好工会干部最信赖的“娘家人”。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坚持高标准履责,逐一落实库坝、山洪灾害责任人,拧紧压实责任链条,全年无责任事故发生。二是更新并印发市局防御规程,修编完善4条重要河流防洪预案,督导县级完成各类预案方案9000余个,有效支撑防御调度决策水平更趋科学高效。三是建立年度水毁修复项目台账101处,持续国家二期系统旬报管理,主汛期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四是严格防御应急值守,建立值班室视频调度等三项机制,高效统筹应对15轮次暴雨,实现全市平安度汛重大胜利。五是督导县级完成山洪灾害防治专项维护资金476万元,制作新颖独特山洪防御宣传短片,获评水利部“防汛抗旱你我他”科普创作大赛一等奖。六是牵头推进多轮次防汛隐患安全大排查,跟进督导275个隐患问题整治,其中重大隐患11个,全部完成验收销号。七是贯彻局党组部署要求,紧急启动抗旱水源示范项目建设,完成全市首批示范项目立项批复,确保6月底前全面建成投运并打造精品工程。八是修编印发防凌预案,及时掌握凌情动态,强化县级防凌应急督导与凌情监测上报,确保了凌汛安全。九是协调落实绥德大理河分洪洞国债资金3.0亿元,完成11项重要前期手续办理,剩余8项手续有序推进中,力争按期开工建设。除此还牵头完成水利防汛隐患排查、抗旱水源建设等指标外重大任务。市局因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突出荣获2023年度市政府年度防汛先进集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研究部署党建工作、讨论重大问题。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全体同志忠诚拥护“两个确立”,抓党建促发展,推动主题教育向深向实。全面深化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单位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水旱灾害防御力量不足。经过几轮防汛机构改革后,市县两级水利防汛队伍受到了很大冲击。市级剩余在岗有值守经验人员少,值守力量不足问题突出,无法满足应对特殊情况的应急值守基本需求,严重制约新形势下防御事业发展。(二)管护资金和力量不足。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设施设备量多面广,老化严重,目前中省、市、县区落实的经费,仅能满足平台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站、自动站、预警广播的运行费用,维护资金严重不足。四、整改措施(一)协调解决编制不足问题,争取恢复到改革前或更高水平。(二)加强基层防汛抗旱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水平,培养防汛专业人员服务防汛工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在大力推进抗旱水源示范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接受社会检验的同时,深入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在高质量完成抗旱水源规划和项目储备的基础上,提早启动、精心谋划2024年项目的选点、设计、审查及批复工作,按照成熟一个、批复一个,成熟一县、批复一县的思路,及早下达计划,开工建设。(二)加快推进绥德县城大理河分洪洞工程及9条重点山洪沟治理等项目前期,力争按期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三)全力推进淤地坝安全蓄水课题研究,试点推行风险合同管理模式,力争及早形成研究成果上报省厅、黄委,推进高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四)不提早部署修编水库等各类水旱灾害防御预案,组织开展隐患排查、物资储备等各项汛前准备工作,同步完成重要河流预案审批印发,做实做细“四预”措施。(五)抓好9条重点山洪沟治理,确保按期开工完工。争取山洪灾害运行经费,更新设施设备,同步抓好,探索建设面向社会服务的山洪灾害预警手段,持续强化山洪防治体系。(六)加快完成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收口,并充分利用其成果,在全市主要河流重点河段加密建设简易水位视频一体站,编制全市抗旱应急水量调度方案。(七)扎实做好黄河防凌,加大水毁修复、抗旱项目督导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完善审批、竣工备案环节,确保按期完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市政府办授予2023年度全市水利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