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市建设项目环境技术评估. | |
住所 | 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16楼 | |
法定代表人 | 谢涛 | |
开办资金 | 2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8万元 | 1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成绩: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心以全市环保工作重点为己任,围绕“三个年”活动,紧扣中心年度“抓质量、强班子、守底线、塑亮点”工作思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巩固干部作风再教育再整顿成果、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全力做好技术评估服务工作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以党建促引领,全面提升干部政治素质(1)中心全年组织全体人员领学党的二十大精神14次,党课10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2)为全面学习、准确把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根据市局党组统一安排,中心主要领导参加了市局举办的党的二十大专题培训班,4月底中心为全体干部职工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全体党员干部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工作实际讲述了此次专题学习的理解与心得。(3)为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5月份,中心支部组织党员参观余子俊纪念馆,8月,组织党员前往邓宝珊纪念馆参观学习;为加强中心红色文化教育,庚续红色血脉,10月底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之行。看一张张穿越历史的照片,识一段感人肺腑的历史,感受先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督促着每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把责任担当、忠诚于党的誓词牢记于心。(二)、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廉洁自律环保铁军(1)层层传到压力,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年初,市局签发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动员会,统筹安排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根据“责任书”内容,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明确基层党组织管治党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职工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提高自身思想作风,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为弘扬讲团结,讲正气、讲科学、讲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利用中心的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心组织集体学习19次、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4次、签订党员干部不收送礼金承诺书、“八小时以外”自我约束承诺书及党员干部廉政承诺书各17份、增加制作5块廉政建设宣传牌。(2)抓好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意识。围绕中心工作实际,按照环保部《全国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要求,加强评估过程廉政学习教育,深入开展阳光评估工作,实现评估程序的信息公开;同时严守“质量无诉讼、作风无投诉、廉政无举报”三条“职业底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中心党风廉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项目评审会前宣读《榆林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廉政规定》,全年共收到环评单位与建设单位填写的《榆林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评技术评估廉政监督反馈表》共计200余份。(三)聚焦干部作风,夯实为民服务情怀和信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细落实“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各项安排部署,抓好中心任务推进,深化问题整改,持续提升工作能力和质效;按照市局关于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工作安排先后派遣两位中心人员前往绥德郝家桥等地进行专题学习。整理单位问题清单1份、为群众办实事情统计表1份、个人问题清单16份、情况汇报8份。二、取得主要成效(一)中心全年组织全体人员领学党的二十大精神14次,党课10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二)为全面学习、准确把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根据市局党组统一安排,中心主要领导参加了市局举办的党的二十大专题培训班,4月底中心为全体干部职工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全体党员干部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工作实际讲述了此次专题学习的理解与心得。(三)为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5月份,中心支部组织党员参观余子俊纪念馆,8月,组织党员前往邓宝珊纪念馆参观学习;为加强中心红色文化教育,庚续红色血脉,10月底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之行。看一张张穿越历史的照片,识一段感人肺腑的历史,感受先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督促着每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把责任担当、忠诚于党的誓词牢记于心。(四)10月,为深化“双报到”工作要求,组织好党员干部根据自身实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中心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为居民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及生活必需品,在进入社区期间,积极听取群众意见与建议,宣传环保相关政策,解答群众问题。(五)按照主题教育学习安排,支部已组织召开1次主题教育研讨会,每名党员撰写了个人研讨材料,会上,各党员积极发言,充分讨论主题教育开展的重大意义。业务:(一)3月,市政府抽选中心业务骨干参与生态环境部科财司组织黄河驻点工作;4月,部分业务人员参加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关于全省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培训班学习;5月业务骨干参加陕西省环保厅举办的2023年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培训;6月,业务人员分别参加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2023年全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执法监管培训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2023年第一期全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培训;10月,全体业务人员参加了在榆林举办的2023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培训班。(二)强化评估坚持项目例会制度。(1)全年召开技术评估项目预审例会40余次,优化调整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受理前自查(预审)登记表》,并进一步完善评估程序。(2)环评评估受理响应“放管服”,为加速省市重大项目的推进,对于紧急项目,评估会议采取视频会议和现场会议相结合方式,提高评估效率。(3)优化调整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受理前自查(预审)登记表》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考核评分表》,并接入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申报和审批系统,进一步完善评估程序。(三)全年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25个,一审否决项目18个,出具技术评估报告92个;组织评审了《大乌陕蒙合作试验区大柳塔产业转型园区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等5个规划环评的技术审查。受理重点管理类排污许可申请表145个,一审否决10个,出具技术评估报告123个;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排污许可申请表技术评估现场踏勘率均100%。技术评估“一住两公”土调项目119个。(四)完成2022年第二、三、四季度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及各市县(区)生态环境分局审批的55个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技术复核工作,已形成问题清单移交市局;完成2023年第一季度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及各市县(区)生态环境分局审批的25个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技术复核一阶段工作,已形成问题初核清单移交市局待出具环评单位解释函件。(五)完成榆林市2022年度第一批30个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效果评估,已形成问题清单并提交市局。(六)完成全市25家重点土壤监管重点企业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抽查,并形成专家意见;配合市局相关职能部门完成全市53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完成9家榆林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采样环节监督性检查。(七)勇于当担,积极破解政策及技术瓶颈,推进榆林市人民政府确定的7个试点工业固体废物协同矿山地质环境修改治理项目,已出具3个项目技术评估意见。三、存在的问题(一)领导班子常年不健全,影响班子整体功能的形成和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二)中心数名业务技术骨干在系统内交流工作,不利于中心长远发展。四、整改措施1、为提高中心工作效率及质量,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向上级部门反映,阐明领导班子不健全在工作中的困难;2、采取多元化措施,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自身水平,强化中心的各项业务制度,加强中心的队伍建设。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充分发挥排污许可制核心作用,推动排污许可制与环评制度融合,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量测算技术方法统一、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协调,实现污染预防-污染治理-排放控制的污染物排放全过程监管。对有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类的项目,赏试简化评估程序内部审核出具评估意见工作模式。2、全面完成各市县区生态环境分局委托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技术评估任务。3、完成规划环评技术评审、排污许可证申请表质量技术评估。4、争取环境科学技术研究课题,强化与第三方技术机构合作机制,促进中心整体业务水平大提升。5、高效、保质保量完成市局下达的其他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