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工人文化宫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履行财贸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住院困难援助基金活动的职责,以及职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职工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榆麻路与金沙二路交岔口 | |
法定代表人 | 刘健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78万元 | 12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工人文化宫.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榆林市工人文化宫在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坚持面向群众、服务职工,积极打造多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职工文化品牌,开展了一系列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各项工作均开创了崭新局面,主要做法如下:一、主要工作1、坚持党建引领,明确工作方向。市文化宫在市总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机制,依托市总五大服务阵地,聚焦六大中心建设,全面展开以党建为引领的工会工作,为推动文化宫健康发展引航指向。截止目前,市工人文化宫开展党员集中学习33次,讲党课4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参与双考双评双报到进社区志愿活动8次,积极开展文化宫创文、创卫等创建活动,进一步为市工人文化宫发展指明了方向。2、强化阵地建设,打造服务综合体。市工人文化宫以更强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升级完善了“一场一馆七中心”及“一站一屋一室”功能场馆。建设并启用了后勤服务用房,将职工廉政灶顺利迁至后勤服务用房内;改造并整合了职工健身房,增设台球活动室;剧场新增灯光、调音、舞台监控等设施设备,既方便了各演出团体对舞台的需求,又可实时观看监听舞台演出进度。市工人文化宫这些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为全市广大职工群众打造出了丰富生活、娱乐身心、维护权益、增长才干、展示风貌的综合服务平台。3、提供暖心服务,满足职工需求。截止目前,市工人文化宫承接了公益电影14场,大型会议10场,大型晚会演出55场,节目录制3次;举办“金秋招聘月”暨“互联网+智慧”现场招聘会;承办卫双良五体书法作品巡回展;接待参观团体考察学习15次;其中,9月17日,由陕西省总工会、省妇联主办,榆林市工会、市妇联承办的2023年陕西省第十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个人信息保护日启动仪式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截止目前,市工人文化宫各大功能场馆,共接待职工群众及演职人员超20万人次,极大丰富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市工人文化宫的社会影响力。4、优化培训项目,提升职工素质。市工人文化宫按照“职工下单,文化宫来买单”的理念,购买了公益培训课程所需便携移动音箱、移动话筒、书画材料等设施设备,开设了民舞、瑜伽、秧歌、健身操、主持与朗诵、书法、二胡、葫芦丝、仪表与化妆、中医养生、形体、职场礼仪、心理健康咨询师培训等3大类13个培训项目。其中,书法、二胡、葫芦丝、仪表与化妆、中医养生、职场礼仪、心理健康师培训等培训成果,在文化宫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汇报展演,11月23日开展了市文化宫公益培训汇报展演,12月1日举办了市、区工人文化宫公益培训汇报展演,充分展示了榆林广大职工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5、推进智能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市工人文化宫聚焦主责主业,凸显职工文化阵地服务特色,充分利用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手段,实现了剧场演出线上购票、培训在线报名、体育场馆在线预约、节目演出在线观看等线上文化服务项目,提高了文化宫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水平。截止目前,市工人文化宫公众号数据,新关注人数从增加2098人,现关注人数9596人;发表推送文章886篇次,阅读次数159506次,线上红色故事月月读系列已连载7期。让广大职工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并参与市工人文化宫工作动态。二、主要社会效益回望过去,市工人文化宫,栉风沐雨、躬耕不辍,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笃实的奋斗姿态,在稳中起好步,在进上下功夫,在挑战中创新,在求索中收获,彰显新担当、展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市文化宫场馆布局进一步合理,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服务项目进一步多元,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全年,承接了大型活动、演出、会议、展出、参观考察百余场,参观考察15次;放映了寒暑期暑期惠民公益电影14场;开设了3大类13门技艺技能公益培训课程,免费培训学员千余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次;升级完善了“一场一馆七中心”功能场馆,建设并启用了后勤服务用房;全年累计接待职工群众和演职人员超过20万人次。切实做到了服务大局有作为,打造亮点树品牌,推进重点有创新。2023年8月4日,榆林市工人文化宫心灵驿站,被省总工会评定为“省级二星级心灵驿站示范点”;2023年11月17日,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确认为“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2023年12月12日,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2023年12月被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下一年,市文化宫将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更有利的措施办法,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以更加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三、存在的问题1、党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的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创新工作的措施办法和有效载体不多,党员干部参加活动及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2、场馆建设和文化活动不平衡。场馆体量总体较大,但随着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文化宫功能房整体规划显得不够合理,各类资产的利用率和效率也有待提高。3、专业人才严重欠缺。缺少专业运营和管理人才;缺乏灯光、音响等专业操控人员;场务、安保人员不足;缺少具备专业讲解、美术设计、影像处理、多媒体设计等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四、整改措施1、关于改善党建工作的问题。一是着力打造党建室软件建设,在拓展党员活动基地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党员活动氛围;二是做好2023年党建工作计划及党员活动日实施方案及工作安排。三是结合“双考双评双报到”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和创文明单位、创模范机关等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党员活动形式及内容,使党员活动有序良性运行;四是结合文化宫科室工作性质,不断丰富党建活动内容,以党建带队伍,以党建促业务,真正做到以党建为中心引领一切工作。2、关于场馆建设和文化活动不平衡问题。一是逐步更新完善,积极做好文化宫的维修和设施设备更新完善工作,推动形成布局合理、运行有效的活动阵地。二是增加服务项目,结合地域特色,合理规划、开拓创新,设置更多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职工、内容通俗易懂的文体活动,提升服务内涵。三是丰富活动形式,可通过开展各类展出、培训比赛的形式,巩固学习内容,展示学习成果,提高文体活动场所利用率,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四是创新合作形式,邀请专业文化、体育团队进行技术合作,逐步实现文化宫提供场地设施,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指导的形式,切实做到资源共享。五是推出菜单服务,围绕职工文体实际需求,推出服务菜单,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增强服务匹配程度和职工满意度。六是打造全能型文体活动基地,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垂钓、太极拳等特色活动、赛事,形成老中青职工群众都可参加的全能型活动基地。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党建工作市工人文化宫将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全总、省总、市总工会代表大会精神,以创建模范机关、文明机关为抓手,切实开展形式多样的例会学习、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双报到等活动,高质量完成各项学习教育任务,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完善服务平台(1)整合场地资源,搭建舞台助活力。市工人文化宫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空间容量,提高活动质量.一是积极协调争取取得文化宫南临地块归属权,扩大阵地建设;二是在文化宫室外北运动场地下,新建地下停车场地(人防工程);三是在室外运动场增建框架式室内运动场地;四是维修主楼楼顶;五是对职工文化活动项目所需的场地空间,进一步进行规划整合,为职工群众提供一流的硬件服务。(2)拓展培训项目,提升服务促发展。市工人文化宫将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公益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培训基地职能,强化职工的互动参与和动手实践能力。2024年计划打造“益工学堂”职工公益培训、“花儿学堂”职工亲子公益课程两大服务品牌。计划开设职工公益课程8门,11个班级,包括民族舞、秧歌、瑜伽、主持与朗诵、形体模特、健身操、中医理疗、书法等,计划招收学员400人;开设职工亲子公益课程4门,包括手工中国结、剪纸、插花、京剧脸谱等,计划招收学员120人;计划开展职工培训项目线上展示及年终成果汇报展示暨结业典礼等活动。近期,市工人文化宫将对12个培训项目进行展演活动,进一步增强培训宣传影响力,检验培训成果。(3)创新活动形式,盘活资源树品牌。市工文化宫将在现有活动基础上继续开拓服务项目,增加活动类型,丰富活动内涵。举办一些紧跟时代脉搏的展览、演出、活动和比赛。包括职工群众书画、摄影、剪纸、工艺品等作品的征集和展览,职工群众乒乓球、篮球、健身比赛,及职工群众读书分享会等,在满足职工群众个性需求的同时,盘活文化宫资源。另外,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活动。如创建职工秧歌队、舞蹈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等,吸引优质学员加入到团队,提高服务职工的质量和层次。预计在元旦前后,市工人文化宫将联合市书协举办“庆元旦,迎新春”春联书法展活动,达到促进文化宫文化建设和提升宣传力度的效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