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第十一中学

榆林市第十一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4-09 14:57
单位名称 榆林市第十一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市八狮上巷41号
法定代表人 霍光辉
开办资金 2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1万元 470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第十一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5月变更了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学校党总支坚持“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以“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加强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的廉洁建设,坚持从严治党,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2.校领导成员均深入一线听课、带课,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分别带《可爱的榆林》、道德与法治等课,并经常深入课堂一线、教研组,参与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活动,校长每周听课至少2至3节,副校长每周至少听课1至2节,一年来,6位校级领导听课共400余节。3.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学生成长中心为窗口,打造“七彩校园、快乐成长”的学校文化品牌。紧紧围绕“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这一办学理念,将新教育理念贯穿在学校的常规教学中。4.严格落实了一、二年级取消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学生的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7-9年级学生的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各项工作做到及时检查,认真反馈,落实到位。5.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学生参与率达到98%,为了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一二年级学生每周二、四,三到九年级每周三下午定为兴趣课后服务,实行“点单式”课后服务,开设了艺术、体育、语言文字、信息技术4大类,国画、武术、演讲、电脑制作等53个兴趣小组,满足所有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兴趣需求。6.2023年度,学校登记在册的建档立卡、残疾、低保学生共102名,在实际的帮扶过程中,校级领导、中层、教师每人帮扶1名。7.今年春季开学前,学校常态化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榆林市第十一中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并让每位教师签定了“榆林市第十一中学师德承诺书”。不准冷嘲热诉伤害家长,更不准教师训斥家长;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教师私自为学生乱订教辅材料、乱收费、补课等。8.今年,学校组织每位教师讲一节公开课,40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大赛,40周岁以上教师自愿参与。2023年课堂教学大赛中,共有39名教师同台竞技,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课堂“大比武”。最终马东、刘晓、徐利芳、拓丽、韦慧娟5位老师被授予“校级教学能手”称号,周涛、李文佳等12名教师分别评定为一、二、三等奖。马东、马焕霞、周涛、马琴琴4位老师被评为“榆林市教学能手”、“陕西省教学能手”。9.进一步彰显“书道立人、演讲育人”办学特色。“书道立人、演讲育人”作为我校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现已连续开展8年,这不仅是一门特色校本课程,更是一场人生的修炼。学校在周一、三、五专门安排20分钟写字课,周二、周四安排20分钟的主题演讲课。同时对每一位学生的写字、演讲进行跟踪考核评定,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学校特色项目建设上有长足的发展。10.继续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今年由榆林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三届“语文主题学习”大赛中,我校教师张月梅荣获“三等奖”,申莉荣获“优秀奖”。11.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2023年我校申报省、市级以上课题共计有65人次参与,其中有19项课题已经顺利结题。12.中考成绩显著。2023年我校共139名学生参加中考,其中800分以上1人,700分以上46人。生均分611,位居市直学校前列。今年的中考,我校不仅避免了“面”的平庸和无力,而且促进了“点”的奋发和作为!13.建立“三评一访”互动评价机制。每学期由教务处和德育处共同组织2次学生代表座谈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学校高度重视一学期一次的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教师访家长活动,将来自教师、家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及时整改,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面镜子。二、取得的效益1.2023年度,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政策,片区内适龄儿童都能够免试就近入学,班级师资分配均匀,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2.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2023年我校共139名学生参加中考,其中800分以上1人,700分以上46人。生均分611,位居市直学校前列。3.2023年度,我校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全面实施了“课后服务”工程,学校达到97%的学生参加了此项服务。为了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学校将每周星期三下午定为兴趣课后服务,并实行“点单式”课后服务,开设了艺术、体育、语言文字、信息技术4大类,国画、武术、演讲、电脑制作等24个兴趣小组,同时将学校特色课程“书道立人、演讲育人”与课后服务深度融合。满足所有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兴趣需求,同时为广大家长解决了因上下班无法及时接送孩子的社会性难题。4.2023年度,学校登记在册的建档立卡、残疾、低保学生共102名,在实际的帮扶过程中,校级领导、中层、教师每人帮扶1名。5.比赛促提高。学校一年一度的教学能手大赛中产生5位“校级教学能手”,通过比赛,培养了4名“陕西省教学能手(榆林市教学能手)”。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又增砖添瓦,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光添彩。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学校地处榆林老城区,校舍为原榆林行署大院,校舍陈旧,交通不便。2.教育信息宣传工作不到位。学校教育信息宣传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数量较少、时效性不够。缺少在中、省级教育网站、主流媒体发表学校特色活动新闻。四、整改措施1.积极与交管部门沟通,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和交通条件,积极配合市教育局做好学校迁建工作。2.结合最新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工作实际,创新性的开展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活动;加大对学校信息宣传员整体素养的培养力度,注重宣传信息稿件的质量,提高信息宣传的影响力和时效性;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师生在学习强国平台、教育云平台等发表优秀作品,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好系列活动,让二十大精神在师生中入心入脑。加强干部作风整顿。强化学校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约束教师在“八小时以外”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教职工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2.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将“双减”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巩固成果、平稳推动。3.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学校要以活动的丰富性增强服务的吸引力。4.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做好榆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工作。5.根据新校区建设工程预计进度和校区搬迁工作要求,学校迁建领导小组协调和配合教育局按计划做好新校区迁建各项工作。6.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市教育局下发的2024学校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指标任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