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甘泉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综合改革提供保障服务,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及有关涉农惠农补贴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相关项目的申报管理工作。 | |
住所 | 甘泉县财税办公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贤春 | |
开办资金 | 25.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甘泉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6万元 | 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在财政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我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施了一大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支持和热情参与。今年,中省市下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70万元,涉及6个乡镇(街道办)25个行政村,共完成基层建设项目39个,村民筹资筹劳36.4万元,财政奖补项目总计706.4万元。较2022年中省市下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上浮43.8%。该资金主要用于新建文化广场8个6727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43盏,改造村庄道路6.75千米,路基帮办2个,新修过水桥1座。截止目前,所有项目全部完工,并经行了村镇级初验和县级验收,项目资金拨付也完成总金额92%。2.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今年,我中心通过与市综改中心积极协调,争取美丽乡村试点项目2个,分别是桥镇刘老庄村和下寺湾镇龙咀沟村,项目奖补资金各150万元,总计300万元。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力地助推了农家乐、休闲住宿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为下一步旅游产业开发提供支持,为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奠定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3.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我中心按月及时核算了乡镇村干部基本生活补贴和绩效补贴,准确核算、足额按时发放了“农村义务教育、乡镇计划生育、农村义务兵优待金、乡村道路建设、村五保户补助、村干部补贴和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乡级人民政府机构运转资金补助”等七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总计1786.722万元。保障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行。(二)党建工作落实情况。1.加强阵地建设,营造宣传氛围。一是我支部立足现有条件,坚持从强化党组织阵地建设和党员活动阵地着手,打造了布局规范、整洁美观、内容丰富的活动阵地;二是在办公室走廊重新设计党建文化墙;三是积极购买各类党报党刊,为全体党员提供学习资料,打造学习场所,营造学习氛围。2.严格执行组织制度,稳步推进党务工作。一是年初,我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召开专题会议,对党建工作进行安排,成立党建领导小组,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及支部学习计划;二是周一例会,组织干部集中学习二十大精神、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50余次;三是开展庆祝建党102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干部参观学习我县红色革命旧址3处,重温入党誓词,为老党员送学并佩戴党徽;四是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三会一课”生活制度,召开支部委员会13次,党员大会4次,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4次;五是积极建立党建“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六是每月按时向党总支报送高质量网评文章,截至目前共上报25篇;七是积极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组织干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查自纠干部慵懒散等突出问题;八是全力配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联四促”工作,长年选派驻村工作队员1名;九是积极开展“双报到、双评议”活动,单位全体干部根据自身特长到北关社区报备志愿者;十是按时督促干部完成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学习内容;十一是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十二是积极参加财政局党总支组织的庆七一悦跑、篮球赛等其他活动。(三)存在问题1.以学促干效果还不够显著。在学习上还存在领悟不深、学习不透,学知行没有统一到位的问题,没有真正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融会贯通,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足。2.工作作风还存在保守现象。党性修养锤炼不够,个别党员在群众中模范带头作用认识不够,大局观不强,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满足于被动执行。二、2024年工作计划我中心认真分析和总结过去一年各项业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面对成绩不自满,正视问题不回避,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对下年度工作制定了详细计划。(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增强干部干事本领。不断夯实干部自身思想政治基础,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切实增强单位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工作本领,为实现综改业务科学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积极履行主责主业,提前做好工作谋划。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我单位积极支持农民积极性高、收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实施财政奖补项目,提高项目效用。一是根据各乡镇村组实际情况,对全县所有村组进行实地考察,广听民意,将群众迫切需要、呼声最高的项目进行统计归类,建立县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库。二是积极向省、市上级相关部门大力争取一事一财政奖补资金,扩大基层建设项目广度,力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做到村村有项目,户户都受益。三是进一步规范项目规划、申报、建设、验收等程序,鼓励农民积极筹资筹劳,引导社会多方筹资,共同参与,做好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工作。2.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已成为普惠于民、社会认可的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中心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积极上下协调争取,共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试点项目10个,1922.57万元。涉及建设内容均以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为目标,得到群众一致好评。2024年我中心通过积极努力,预计再争取美丽乡村试点项目2个,逐步完成所有乡村的美丽建设。一是坚持把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与发挥党政引导作用相结合。美丽乡村创建既要充分尊重群众自愿,又要规范和提升,既不脱离于现实的经济社会基础,又要科学发展、适度引领,构成群众自愿与政府引导的良好互动。二是坚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推动四位一体调和发展,构建起新情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使美丽乡村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适应推动农民全面发展、乡村全面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三是坚持把大处着眼与小处进手结合起来。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村乡规划为指导,从一家一户,一村一户抓起,切实解决与群众平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实利益题目。同时,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内容,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四是坚持把激起农村内部潜力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结合起来。创建美丽乡村必须充分调动党政群各部分和社会各阶层、各类经济组织、企业及一切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资源投向新农村,努力构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良好局面。3.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我中心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涉及面广,资金数额较大,要进一步完善拨付资金程序需,加强资金拨付审核流程,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正确、准确使用。一是成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负总责体系,做到分工详细、责任明确。二是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制度,对资金的拨付进行严格把控及审核。(三)搞好监督检查,抓好跟踪落实。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及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政策不走样,内容不走过场。一是积坚持定期不定期深入村组,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监督,查看工程质量,督促工作进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把工程质量作为关键措施来抓。二是工程完成后及时跟踪问效,了解群众满意度,及时了解村镇两级初验情况,并按时开展县级验收,查看前期项目实施方案与施工结果是否一致,工程质量是否达标。三是加强单位自身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坚决杜绝干部吃拿卡要,做好各类服务工作。四是根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做好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财政奖补资金不挪用、不接留,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最大效益。(四)加强干部能力培训,做好档案资料整理。一是积极加强干部队伍的政策学习。针对当前一事一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积极邀请上级相关单位负责人员进行培训及指导,切实增强干部的能力素质。二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所以档案资料的收集及管理要高度重视,档案收集要完整、详尽、真实。为今后一事一议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积极落实发展和解决问题打下牢固基础。(五)加大业务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知晓率。一是通过组织实地学习、媒体报道、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继续加大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所有群众了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二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及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工作的重要认识,转变思想,营造氛围,动员更多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到综改工作中来,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基础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