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商业贸易行业协调办公室

志丹县商业贸易行业协调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4-09 10:05
单位名称 志丹县商业贸易行业协调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商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监督、协调所属企业单位及明爆物资管理。
住所 志丹县灵皇地台社区2楼
法定代表人 袁生鹏
开办资金 5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商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5万元 8.56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商业贸易行业协调办公室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办上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按照“精准送政策、助企促发展”的总基调,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使全县商贸流通工作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势头。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强化社零统计工作。今年,我县下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任务同比增速为8%。年初,我们成立了社零统计工作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采取了全办干部包抓企业的制度,实行一月一督促,一月一推进的工作方法,抢抓重要时间节点,对企业上报的销售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尽量做到应统尽统不漏统。不定时对全县限上商贸企业负责人和统计员进行了集中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统计员的业务水平和统计数据的质量。积极与县政府争取,对新入库的限上批零法人企业每户奖励15万元,住餐法人企业每户奖励10万元,大个体户奖励3万元。对已入库并能按照要求报送数据的限上企业及大个体统计人员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2023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9亿元,同比下降6.4%,位列全市第9位。2、强化限上企业入库工作。2023年,市政府下达我县限上企业入库目标任务为6户,我办会同县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统计、农业等部门,对我县重点批零住餐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针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定限上企业入库重点培育对象。完成限上企业入库2户,大个体1户,按最终要求全面完成任务。3、强化煤炭、再生资源网点的监管。目前我县共有散煤配送中心和销售网点17家,再生资源网点28家。能经常联合县市场监管、环保、公安等部门不定期的进行联合检查,使之安全有序运营。4、狠抓民爆物品管理。成立了民爆服务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名,定期组织民爆库职工集中培训学习,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配备专用机装车2辆。积极协助企业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对雷管库房、炸药库房、电子巡查系统等相关设施进行了检查维护,确保排除一切不安全隐患。督促做好民爆物资调运、储存和销售工作,民爆物品管理未发生安全事故。5、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我办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办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防控一线,每天深入到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粮油蔬菜店监测全县米、面、粮油、蔬菜等生活保障必需品供应情况,及时为各大供货商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保证全县生活必需品供应渠道畅通。6、切实做好包扶工作。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办安排3名科级领导结对帮扶杏河镇寺洼村3户帮扶巩固户。我办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每月进村入户深入调研,结合帮扶户生产生活实际,为每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从短期帮扶、长期发展、解决实际困难等多方面进行帮扶规划。7、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机制,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度,与下属各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管生产就要管安全,坚持每月对民爆库、商超以及限上企业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杜绝拖延;积极做好联合执法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商贸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商贸事业的科学发展。主要是:一是我县商贸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企业结构单一,科技支撑水平不高,发展空间窄。二是受经济下行影响,企业经营情况普遍不好。三是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冲击较大,导致社零增长乏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一是做好前期服务,采取主要领导带队,干部包抓企业的工作方法,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人,每月深入到企业实地,做好企业对口帮扶工作。配合统计部门做好企业统计员培训及企业入库工作,不断提高网报数据质量。二是强化社零统计数据质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每月企业预报-分析研判-正式网报的工作步骤,确保企业应报尽报,不瞒报漏报。三是积极引导商贸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全力打造“夜间经济”,培育新的消费增长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