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千阳县> 千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千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9 09:46
单位名称 千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失业保险费征缴、管理、发放、扩面;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及再就业培训,就业安置、劳动力资源管理,职业介绍,劳服企业管理,失业证、外出务工卡办理。
住所 千阳县城东海路
法定代表人 李立刚
开办资金 8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千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3万元 326万元
网上名称 千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聚焦合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是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年共计发放宣传资料36000余份,年内认定就业帮扶基地2个,社区工厂2个,审核发放2022年度社区工厂水电费、场地租赁费、一次性岗位补贴7.01万元,发放就业帮扶基地一次性就业奖补补贴7.4万元。二是多措并举促进转移就业。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306人,创劳务收入11.4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5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2.15%以内。依托“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四市活动”、“金秋招聘月”等活动,召开线上+线下形式的招聘会14场次,组织省内外169家企业为广大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6989个。三是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安置。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全面落实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全县农村公益性岗位涉及7个镇65人村,共计安置农村劳动力43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11人,城镇公益性岗位涉及全县20个单位,共计安置农村劳动力6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9人。四是加强苏陕协作、持续推动易地搬迁后续就业。2023年通过苏陕协作新增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2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76人,举办苏陕劳务协作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1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7人,培训后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53人,均超过了上年同期水平。全县现有易地搬迁安置点8个,易地搬迁户592户1689人,其中有劳动力易地搬迁户440户,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832人,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827人,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总数99.39%,有劳动力户实现至少一人就业440户,“零就业”家庭全面消除。2.多措并举,创业担保贷款提供助力。一是用活政策,营造环境。出台宽松政策,有效扩大放贷范围。反担保措施采用灵活担保方式,在放宽政策的前题下既控制了担保风险,又降低了放贷门槛,有效促进全民创业。二是多方宣传,全面覆盖。坚持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对辖区群众最关心的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工作人员对沿街商铺、门面以及商贸市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资料,使创贷政策宣传全覆盖。三是严把流程,及时推进。严格审核把关,针对审批流程、贷款发放等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及时掌握贷款发放情况,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贷款申请办结率,做到创业担保贷款“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3.强化内控、提高社保经办水平。一是强化政策宣传,提高企业参保率。全力推进“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激发企业、职工参保的积极性,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强化业务精准,减少办理差错。做好窗口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业务经办水平,依法依规精准兑现工伤、失业保险待遇,确保工伤、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强化追缴措施,做到“应追尽追”。全年省市反馈的失业保险违规领取疑点数据413条清理排查出5人违规领取失业保险待遇12340元,截至12月底共追缴违规领取失业保险待遇2人2520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我中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始终把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聚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苏陕劳务协作、易地搬迁后续就业、就业帮扶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全县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不足。新创业群体呈现出用工需求小、季节性用工的特点,吸纳群体性就业能力较弱。2.就近就业质量普遍不高。我县劳动力普遍从事劳动密集型、报酬低、技术要求低的工种,就业不够稳定。3.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强。各镇、村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在跟踪服务和基础数据统计更新工作中不够及时、细致和精准。(二)改进措施:1提高创业带动就业能力。进一步发挥扶持作用,加大本土企业的孵化指导,营造浓厚创业氛围,用创业实体吸纳更多劳动力实现就业。2.提高就近就业质量。激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意愿和热情,发掘参训人员潜力,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3.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激发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促进充分就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多措并举做好稳就业工作,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2.加快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加快就业补助补贴的审核发放速度,用实际举措稳就业。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3.不断提升社保经办水平。贯彻实施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持续推进工伤、失业保险扩面和经办水平提升,加强经办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能力。4.抓好队伍建设,壮大合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凝聚思想共识,壮大工作合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