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千阳县> 千阳县社会救助站

千阳县社会救助站

发布时间: 2024-04-09 09:30
单位名称 千阳县社会救助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管理,负责我县流出和外地流入的流浪乞讨人员遣送工作,处理救助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
住所 千阳县千桥南龟山口
法定代表人 沈义新
开办资金 44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千阳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3.8万元 395.4万元
网上名称 千阳县社会救助站.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1.开展寒冬和夏季两个专项救助行动。在“寒冬送温暖”和“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中,累计救助流浪人员42人次,其中护送返乡20人,送医院就医2人。共出动车辆77次,出动工作人员200余人,发放棉衣棉被36件,食品98份、防疫物资415份,霍香正气水10盒。2.开展6.19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系列活动。在6.19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当天,在我站召开了全县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全县救助管理特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在县文化广场、各乡镇人群集中的地方开展救助政策、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共展出宣传版面20余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800余份,接待咨询560余人。3.开展已返乡流浪乞讨人员回访工作。今年5月份和11月份,对县内有流浪史20多名流浪人员,由县民政局领导带队上门进行回访,同时,我站经常用电话进行回访,从源头预防他们再次外出流浪。回访中,鼓励受助人员要增强信心,尽快融入社会,叮嘱村干部要认真履行包保责任,定期入户不定期电话沟通,动态了解生活状况,加强思想教育,做好返乡受助人员回归稳固工作。未成年人保护关爱1.成功举办2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培训会。3.15日邀请省上的3位专业儿童工作者为我县7个镇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培训会,共计12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六一”前夕,邀请宝鸡新星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在全县6个镇,分6个场次,利用村(社区)儿童之家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开展小组活动赋能培训。2.开展丰富多彩的庆“六一”系列活动。“六一”前夕,我站组织了全县各镇3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手相牵关爱成长”庆“六一”主题活动;通过前期征集,在“六一”当天,12名留守儿童都收到了自己心仪的礼物,帮他们点亮了微心愿;分别前往全县各镇、宝鸡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慰问全县22名孤儿、1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并为他们送去节日慰问品。3.开展暑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联合宝鸡新星社会组织,在全县7个乡镇的儿童成长家园开展“十县百镇千村牵手助爱”留守儿童暑期关爱服务活动。对30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并发放小礼物;同时进行防溺水、防雷电、交通出行等安全知识讲座;在水沟镇三泉村、草碧镇邢家塬村开展了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在张家塬镇新文村儿童成长家园,联合镇司法所,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对部分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对个别孩子进行了心理辅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救助政策宣传日”、庆“六一”系列活动、“安全教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发放取暖、降温用品。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4人次,帮扶90名贫困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受到了群众及受助人员的赞赏。荣获国家级“未成年人示范县”。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强调杜绝跑站现象的发生,但是跑站人员还是屡禁不止,这些人是靠跑站维持生活,在救助期间进行劝解、宣传劝其尽快回归正常生活。2、我站与公安、城管的联系不够紧密,缺少工作上的衔接,没有形成联合行动的工作局面。3、与各镇、村的配合还不紧密,部分村对在本村范围内走失的人员情况不明、接纳不及时。4、由于我站在托养机构没有托养人员和长期在医院治疗人员,按照上级的要求,未及时有效的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二)改进措施:1、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制作用。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制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体,广泛宣传救助管理政策,介绍救助管理成效,帮助广大群众和求助人员知悉政策内容和求助渠道,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正确掌握救助对象的范围,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的社会职能;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三是在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前提下,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行保护性救助;四是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素质,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科学发展观,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使救助管理站的各项工作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