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高陵区>
西安泾河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西安泾河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4-09 09:29
单位名称
西安泾河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市、区关于开发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开展园区管理、企业服务工作;协调参与园区规划编制、发展计划制定;做好项目推进;参与招商引资工作;配合做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工作。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泾河工业园泾环南路1189号泾渭大厦
法定代表人
谭胜利
开办资金
157.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2.03万元
187.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已于2023年8月完成,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开展业务情况(一)建立企业服务网格化管理制度围绕为企服务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设立了8个片区,21个网格员,对园区881家企业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设立2个企业举报投诉专线,及时倾听企业诉求,为企业纾困解难。搭建企业服务互动平台。按照行业、产业链等类别,组织召开联谊会、座谈会等活动20次。安全管控科学精准化。结合园区实际,实行安全生产“四色”等级分类管理,并出台相关评定标准及实施方案,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园区881家企业以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安全应急物资配备、安全人员设立等为依据,按“四色”(红、橙、黄、绿)等级对企业进行安全分类。(三)搭建网络平台,为企服务一体化聘请专业公司搭建多模块、多功能的网络服务平台,高效满足多个用户的多种需求,同时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对接,搭建银企沟通合作桥梁。目前园区881家企业已全部完成注册登录,358家企业已完成基本信息填报工作。(四)整合多方资源,为企服务法治化坚持多部门联动,建立工作联络群,责任到人,整合多方资源,做到了“一次入企、多方监督、全面体检”。目前,已开展入企联动检查专项活动13次,共检查企业52家,发现问题162处,已全部整改完成。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组建3个工作专班,实现项目建设全伴随服务,积极推进项目落地见效。2023年承担新建、续建工业重点项目23个,年度投资30.78亿,目前20个项目已按期开工,开工率86.7%,完成投资15.35亿,占比49.87%。同时,以专班推动为抓手,加大低效用地处置工作,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目前,已完成闲置低效用地处置949亩。(二)两区携手共建,融合协作聚力,壮大产业集群。一是我区携手经开区在吉利产业园隆重举行2023西安“北跨”发展汽车产业招商推介会。二是两区筹建汽车产业链协会。三是按照区“大工业化”建设的需求,为避免多头管理,定期召开“大工业化”建设联席会。三、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一)前期谋划筹备项目不够严谨细致,导致项目推进中存在注册地不在我区、特殊项目环评通过难等问题。(二)项目手续办理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三)项目实施主体内生动力不足,影响整体投资进度。(四)项目储备不足,前期项目转在建项目较少,储备项目补充不够及时。(五)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处置工作情况异常复杂,且无成形法律法规文件政策支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处置工作的进展。(六)道路、管网、消费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无法匹配当前高陵工业发展势头。根据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开展调研,明晰园区四至边界、产业发展定位,功能区划分,优化产业生态,梳理产业链条和企业,高标准启动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功能布局科学、产城融合的思路,留足发展空间、明确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对不符合规划的企业,在优化提升产业的同时,补齐城市功能短板,积极创建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园区。同时,围绕“泾渭分明”、杨官寨仰韶文化遗址等重要资源,加快编制专项规划;围绕高陵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健全完善片区规划;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涉气重点排放企业,加快启动园区环评规划的修编工作,着力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建立完善全区低效闲置用地盘活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先易后难、由点到面、一企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依托工业园支柱产业链,做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及相关配套产业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充分发挥“大工业化”建设联席会机制作用,定期召开两区专题协调会,针对项目落地建设、企业服务管理、企业税收、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等事项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同时,继续合作筹备汽车产业链协会。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并帮助企业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不断链。三是深入落实入企服务联动响应机制,强化各部门、各街道工作配合力度,联动响应、联合执法。同时,加大纪委监委的监察力度,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多头执法、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现象,对工作过程中态度不端正、底子不清、工作不配合、推诿扯皮等行为,严肃追责。四是持续进行安全“四色”等级分类管理,结合入企服务联动响应机制,定期巡查督查企业。五是加大低效用地处置工作,一企一策、分类处置,依托工业园支柱产业链,做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及相关配套产业服务,建立完善全区低效产业用地长效机制。六是注重收集企业服务平台用户的反馈意见,完善、细化平台的模块服务功能,将一站式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及时跟踪掌握企业情况,对企业变更、新增、注销登记等情况进行实时更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