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城市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主要负责市政设施、公共事业维护管理、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柞水县城北关 | |
法定代表人 | 张新军 | |
开办资金 | 1.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06.74万元 | 5412.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柞水县城市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持续推进“两拆一提升”,着力提升城市品味。一是开展违法建筑拆除工作。累计拆除违法建(构)筑物31处2348平方米。二是开展城市环境提升。完成了临河路一河两岸720株的病虫害柳树的更换工作。实施了柞水县中心广场北侧居民楼墙体提升改造工程,柞水县中心广场北侧提升改造及绿化项目,石镇大桥隔离带绿化提升项目,现已完工投入使用。(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柞水县全域污水PPP项目,已完成投资1亿元;石镇小区环境提升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柞水县建筑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县城(城区)排水防涝示范县建设项目,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项目,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柞水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改造扩容应急抢险项目已经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审计决算。新建农林巷公厕一座,已建成投入使用。(三)创优环卫保洁方式,营造洁净城市环境。一是提升环卫保洁水平。以落实道路标准化作业为抓手,实行“五位一体”的道路保洁模式,持续加强机械化作业和城区道路洒水和降尘频次,定时冲洗路面,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提升道路保洁水平,城区车行道机扫率达87.5%。二是规范污水垃圾两厂(场)运营管理。今年累计处理污水158万m³,处理率达到99.8%,污水达标排放;规范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约3.52万吨,垃圾处理率为100%;理渗滤液28542m³,渗滤液处理率100%,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三是持续推进城区垃圾公交化工作。实施垃圾不落地,垃圾清运“公交化”,城区共计投入垃圾公交车9辆,垃圾转运车5辆,今年3月份在石镇、下梁新城区全面推进“垃圾公交化”工作,城区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启动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工作。自2023年6月1日起,对城区机关单位食堂、学校、个体餐饮店的餐厨垃圾进行定时定点收集。已累计收运处置餐厨垃圾530.58吨,分拣出油脂28.2吨。五是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立了柞水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日常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统筹推进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六是开展“干净柞水”创建活动。成立了“干净柞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了《柞水县“干净柞水”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十大领域,六个重点,四个专项行动”要求,认真推进“干净柞水”创建工作。(四)加强市政设施管护,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强化市政基础设施管护。常态抓好市政设施维修管护工作,截至目前,共更换修补破损人行道石材砖2000余平方米;疏通堵塞雨污水管网40余处次,清理雨污水井80余座;维修更换各类井盖75套、雨水篦子50个;补装污水窨井防坠网150个,更换汉白玉栏杆275米、防腐木栏杆801.4米、木栈道桥板1679.6平方米,维修水泥仿木栏杆14根,更换道路及公厕指示牌39个,安装公交站牌32个,修复破损混凝土路面650平方米,确保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正常安全运行。二是加强城区路灯管理。对城区路灯、景观灯等进行排查,及时更换损毁灯具,对故障进行修复。截至目前,新安装路灯32盏,维护路灯设施800余盏次,处理线缆故障70余处,更换老旧线路1600米,更换1500盏照度较低,老化严重的钠灯路灯灯头。三是加强园林绿化管护。对城区行道树及各类城市绿地的绿化带进行松土、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更换、补植等养护工作。实施鲜花造景,对金正大厦、迎春广场转盘处定期栽植及摆放鲜花共506㎡,并在重要节点对临河路及广场周边进行节日气氛营造,开展鲜花布置共5万余盆。四是强化公厕管理和“最美公厕”创建。加大公厕保洁力度,做到专人管理,随脏随保洁,保证了公厕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加强公厕设施维护,对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保证保公厕设施完好,正常运行。积极开展商洛市“最美公厕”创建,北关公厕和沙坪公厕已完成创建命名。(五)夯实燃气监管责任,构建城镇安全屏障。一是常态化开展燃气安全排查。开展“强基础、查隐患、促提升、保安全”百日行动和常态化燃气安全排查64次,累计检查燃气经营企业、餐饮门店103家,发现燃气隐患16个。二是扎实年检,确保企业安全经营。严格按照年检程序、规范要求,对4家燃气经营企业2022年度运营情况、相关资料进行了审查,并向市城管部门报请审批柞水嘉华天然气有限公司天然气经营许可。三是加强宣传,营造安全用气氛围。印发《燃气安全应知会知手册》及《燃气安全明白卡》各1000份,推送安全用气短信2条十万余人次,发表宣传报道56条。四是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确保燃气安全。制定了《柞水县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召开了专题推进会,明确了整治范围、整治内容和任务分工,并与相关部门和镇办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夯实工作责任,确保燃气安全排查全覆盖、整治无死角。(六)重拳整治市容市貌,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一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日常监管与定期整治相结合,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开展市容市貌集中综合整治25次,累计清理乱堆乱放40余车,规范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1000余次,治理店外经营700余次,清理各种乱挂缠绕物余3000余条块。二是强力推进餐饮油烟治理。重点对城区餐饮油烟服务单位及流动摊点等餐饮业的油烟排放情况进行排查治理,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0余台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排查餐饮门店、露天烧烤摊点等300余家,逐步推进城区餐饮服务业油烟的排放良性运转。三是加强规划执法,对违法建设严肃查处。严格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巡查机制,对管理区域的建设工程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巡查监管。2023年以来,立案查处76户(起),责令限期改正63份,停止违法建设63份,查封62户,拆除违法建设面积共计2348平方米。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建设现象,维护了城区规划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四是规范渣土车管理,推进扬尘治理。持续加大渣土运输车辆检查力度,从源头上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截止目前,累计出动执法车辆20余辆,人员33余人次,规范建筑工地6个,检查运输渣土车辆120余辆次,现场纠正违法行为18次、行政处罚6起,有效地规范了渣土车运输管理工作,进一步减少了对城区路面的污染。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两拆一提升”成效显著,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实施,城区环卫保洁常态推进,市政设施绿化管护到位,市容市貌违建治理有效,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有序。三、目前存在问题(一)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有待加强。在城区环卫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管理等工作中,精细化管理还有待加强。(二)城管队伍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要求以及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对城管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在污水、垃圾、燃气、项目建设方面的管理人才,确保污水厂、垃圾场及燃气规范运行。整改措施:(一)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管理。在城区环卫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园林绿化和市容市貌等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精细化管理,努力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城管队伍素质。全面加强对城管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力度,组织干部职工开展集中学习和外出培训,坚持每季度执法培训一次,并督促干部职工坚持个人自主学习,学习先进的城市管理知识和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着力提升城管队伍自身素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柞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柞水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项目、柞水县城区排水防涝续建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用。(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品质。认真践行“四微举措”,加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亮化管护,加强对公厕的标准化管理,坚持精细化管理城市,努力提升城市品质。(三)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扮靓城市环境。加强两厂(场)监管,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保洁模式,持续推进城区垃圾“公交化”工作,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建设美丽舒适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四)加强燃气安全监管,持续开展排查治理。督促燃气经营企业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主体责任制,持续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治理工作,确保我县燃气领域安全平稳有序运行。(五)加强市容市貌治理,严格规划执法管理。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对城区重点路段展开不间断的巡查治理,维护好城区的市容市貌;加大城区违法建设巡查力度,严格按照“即发现即查处”的原则,加强对城区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维护城区规划的严肃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