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阳县分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业务范围:承担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为农业技术提供培训服务、实用技术短训、继续教育学历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 |
住所 | 合阳县北大街油巷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雷妍 | |
开办资金 | 21.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8.88万元 | 68.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农广校·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工作情况(一)聚焦传统文化,高素质农民培育再提升。严格按照《合阳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坚持“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高素质农民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全年来,共培育合格高素质农民400人,圆满的完成了培育任务。一是确定培育方向。依据摸底调研情况,确定今年培育方向,促进粮食种植安全和农村综合建设能力大提升。开设了粮油班、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班、农村女能人花馍班、农村女性体育指导员威风锣鼓班等4个专业7个班,共计400人。二是扎实开展培育工作。依实情开设特色班。农村女能人花馍班的开设,弘扬了合阳面食文化,增加了群众致富之路。依政策促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文件精神,组织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威风锣鼓班,是推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促进农村地区女性参与全民健身热情、提升妇女健康水平、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具体行动。粮油班的开设,保障了粮食安全,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班的开设,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新活力。目前,各项培训和考核工作已全面完成。(二)聚焦群众需求,产业技术服务培训受好评。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助推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三农”基石,助力我县产业兴旺。结合“万名农民进农校”工作,合阳县农业农村局以产业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服务到村、培训到户、精准到人”的总体要求,广泛动员农业领域各类科技和人才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提高农户的产业发展能力。全年来局属各单位共开展技术服务120多场次,培训产业户1.3万人次,发放科技挂图及技术明白纸1.6万余份。切实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是由局下属13个基层单位选定的184名产业振兴指导员对全县12个镇(街)涉及全县215个行政村的所有产业户实行技术干部包村到户,由技术干部摸底调研并认真记录各户产业技术服务需求,主要以种植业、果业、养殖、蔬菜4大主导产业,坚持问题导向,“一户一策”制定了各自2023年产业技术服务帮扶计划,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此外,利用“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化格局,分别制定了2023年各镇街产业技术服务计划,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能力,通过镇村提升带动户提高。二是要求各产业振兴指导员规范档案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并要求所有产业振兴指导员每月走访产业户1-2次,在各村(社区)每月至少开展1-2次现场产业指导活动,对全县215个村(社区)开展全覆盖巡回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强化粮、果、菜、畜四大主导产业操作技能培训;同时开展小众产业培训,按照有特色、有基地、有主体、有效益、有市场的“五有要求”,开展食用菌、小杂粮、苗木花卉、养蜂、水产、中药材等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三)聚焦培育内容,致富带头人显成效。按照《合阳县2023年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在全县215村(社区)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共计培训了645人,带动产业脱贫户1935人。通过理论教学、实训实践拓展学习等教学方式,使受训人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要求每人至少带动3户脱贫户或者农户。以“讲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去干,帮他纠正,让他去讲”的思路,通过“课堂讲解,现场操作,教学观摩,座谈交流”的方式等,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重点学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技术,侧重从业水平、发展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的提升,主要满足农业产业综合化需要,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一专多能,增强引领带动能力。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年来,共培育高素质农民400人、培训致富带头人645人,开展入户技术指导120多场次,产业振兴科技服务及万名农民进农校共计培训农民1.3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万余份,完成信息报道80余篇。为切实提升实践工作能力。开拓视野,交流学习,先后组织学员在杨凌、延安、河南夏邑县等地实践学习,学习了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电商的运营管理、新农村建设与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等知识,交流了心得,增强了自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自2014年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共培育持证初级职业农民2458名,中级职业农民302名,高级职业农民84名,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645人,215个行政村人才全覆盖,“组组有”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任军学、商强参加清华大学“领头雁”培训计划,杨海龙等11名学员参加陕西省“头雁”培训计划。三、存在问题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农民对“要我培训与我要培训”观念模糊,参培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民在生产中还严重依赖传统和经验,接受现代农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主动性。四、整改措施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组织、自我创新的能力。在培育新型农民的实践中,要注重挖掘一些鲜活典型、推介一些可学可追的榜样,证明知识就是力量,技能就是财富的道理,激发广大群众的热情,促进农民自觉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五、2024年工作设想(一)严格按照中、省、市培育高素质农民工作要求,开创性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育目标350名,开设专业主要围绕稳粮保供政策及县上主导产业开设:粮油类250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50人,经济作物类50人。目的是培养一批积极学科技、用科技的、乐于带动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二)根据县政府“双万”工程要求,完成“万名农民进农校”产业技术培训1万人次,主要目的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每人至少提高1至2项农业实用技术,为共同致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按照合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要求,完成2024年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训工作,计划培训致富带头人645人,带动产业脱贫户1935人。通过“课堂讲解,现场操作,教学观摩,座谈交流”的方式等,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重点学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技术,侧重从业水平、发展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的提升,主要满足农业产业综合化需要,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一专多能,增强引领带动能力。(四)创新媒体引领,加强信息宣传,开展重点调研,完成信息报道80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