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中心在省市资助中心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为重点,聚力推进,全力施策,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任务,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各学段资金落实情况:1、高中助学金2023年春季受助学生1933人,发放金额189.175元,其中脱贫户学生719人,金额89.875万元;秋季受助学生1889人,发放金额183.825万元,其中脱贫户学生677人,发放金额84.575万元。2、中职免学费2023年春季享受免学费学生2186人,金额174.88万元;秋季享受免学费学生2443人,金额195.44万元.3、中职助学金2023年春季享受中职助学金407人,发放金额48.275万元,其中脱贫户学生319人,发放金额39.875万元。秋季享受学生377人,发放金额44.975万元,其中脱贫户学生288人,发放金额36万元。4、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2023年春季义务段受助学生7262人,发放金额252.15万元,其中脱贫户学生1314人,发放金额57.59375万元;秋季义务段受助学生7313人,发放金额253.50625万元,其中脱贫户学生4089人,发放金额138.20625万元。5、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2023年春季受助幼儿2553人,发放金额95.7375万元,其中脱贫户幼儿862人,金额32.325万元;秋季受助幼儿2759人,发放金额103.4625万元,其中脱贫户幼儿847人,发放金额31.7625万元。发放中央彩票公益金情况:按照上级资助政策要求,今年共落实名省内187名大学新生每人500元、26名省外大学新生每人1000元的入学路费资金,合计19100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位。落实励耕计划37名教师(含1名重点资助对象)共计39万元,及时上传信息确保资助金发放到位。社会捐赠:2023年社会捐赠合计11余万元,其中合阳县慈善协会为育才学校200名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每人捐赠了500元,共计10万元;为百良中心小学发放儿童节日礼物约为1万元。(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收工作扎实有序。2023年,我中心为2640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2739.8951万元。本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回收1030人,回收金额208.36万元。11月20日,资助中心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回收工作会议,要求收贷工作要分层管理,层层落实,各乡镇联络员为收贷工作第一责任人,包片负责人及时收集信息督促工作进度,要求12月20日以前要全部完成任务。资助中心每天对各乡镇收贷进度进行排名,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势态。截止目前已实收到期本息202.2万元,回收率达到97.07%,本息回收工作居全市前列。本息回收工作平稳、有序,社会满意度很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政策知晓率,让需要贷款的学生熟知贷款政策和办理流程,掌握签订电子化合同的基本技能。开通预约平台,提高办理效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辟贷款绿色通道,针对脱贫户学生无需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可以直接办理贷款。开通了续贷线上办理,在公众平台上发布了续贷线上办理的流程,贷款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贷款,方便贷款学生和家长,收到很好的社会效应。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3年02月被省教育厅评为年度“资助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11月被教育局评为教育信息宣传“先进单位”。2023年11月27日举办了首届合阳县资助档案工作观摩现场会,受到一致好评。(一)思想统一,认识很高,工作执行力强。合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不断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真抓实干,形成合力,把学生资助这项“德政工程”、“爱心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困难群体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二)宣传力度大,提高了政策知晓率。本年度,我中心将资助政策宣传做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各项政策的知晓率。为了让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各项资助政策相关内容,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印发宣传资料,我们将印有中职教育、高中教育、学前教育等资助政策的宣传单发放到学校,在县城中心设摊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并讲解资助政策。2、建立“合阳县资助工作工作群”,在QQ和微信群中及时通报情况,交流信息,反馈问题,探讨政策,总结经验。3、制作资助“明白卡”,张贴在每位贫困户家中;给每位受助学生制作资助“提醒卡”,以便让受助学生了解自己受助的项目及标准。4、要求各校制作“资助版面”放在学校醒目位置,使教师、学生、家长对资助政策一目了然,清楚明晰。5、利用9月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在中心广场设摊摆点,悬挂横幅、制作资助版面,为广大群众发放资助宣传单3000余份并讲解资助政策。(三)层层把关,灵活高效,确保资金准确发放。为确保国家助学金及时准确无误的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我中心始终坚持“管钱不见钱,发钱不摸钱,全程不触钱”的资金管理办法,建设性采取灵活高效的发放渠道。具体方法如下:1、义务教育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和学前教育段的助学金由于学生(幼儿)年龄低于18岁,不能办理银行卡,学校收集享受资助学生家长的银行卡号,由资助中心将资金打入为各校指定银行待发户,银行将资金打入家长银行卡中。2、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学生坚持“统一办卡,集中发放,本人激活”原则,由资助中心审核、学校统一办理资助卡,并将资金直接打入学生资助卡中。3、城区寄宿制学校第三初级中学和第四初中由资助中心将资金打入学校帐户,学校按标准将助学金打入学生饭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外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家长不提出申请,无从了解建档立卡身份,导致识别和资助有遗漏可能。2、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尤其是幼儿园资助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团队,导致管理不规范、资料不规范、数据不精准。3、国家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逾期还款学生的约束力不够,导致催缴还款工作收效不大。具体措施:通过和基层学校沟通,增加基层学校资助队伍人员建设,长期培养资助工作人员,不频繁更换,对他们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来提高全县基层学校资助人员队伍建设。2、通过多渠道宣传方式,开展宣传,利用教育局微信平台、资助中心公众号发布还款政策、和还款方式,进一步优化还款方式方法,真正做好服务工作。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资助工作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广泛宣传,让资助政策深入人心一是提高政策知晓率。为了让家长和学生了解各项资助政策,继续完善政策宣传月活动,要准确、完整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宣传、解读各级各类资助政策,让学生及家长明白政策内容、申请程序及所需材料等。二是改进和创新宣传方式。要对国家资助政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宣传栏、校微信公众号、主题班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全面、深入、准确地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及时有效的传达学校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二)精准核查,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一是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按照“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系统”推送信息进行核查,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对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等家庭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和帮扶。二是精准发放资助资金。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规定方式、时间节点和资助标准,及时将资助资金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三是精准录入受助学生信息。按时完成受助学生信息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审核工作,务必做到系统录入人数、资金数同实际资助人数、发放资金数一致。四是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了解各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变动,高中阶段住宿费标准变动,并及时在省建系统进行调整。(三)强化培训,提升系统应用能力一是持续推进“学生资助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要不断推进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应用和数据质量全面提升,努力实现“3个100%”和“3个零误差”目标,坚决杜绝数据填报不准确、审核不及时等问题的发生。要运用好信息系统精准识别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是组织好基层学校资助工作人员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培训会,提升各学段资助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提高资助工作人员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四)开拓资助育人新途径一是深化资助育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生资助工作根本任务,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各校要制定出台资助育人的管理办法,促进育人工作新发展。二是各校要通过多形式开展育人活动、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立志成才、回馈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拟在下学期开展资助育人演讲比赛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