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直罗镇市场监管所

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直罗镇市场监管所

发布时间: 2024-04-08 16:01
单位名称 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直罗镇市场监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食品、餐饮、化妆品、保健品的监督管理。保障食品、药品、餐饮、化妆品、保健品的质量安全。负责辖区内食品、药品、餐饮、化妆品、保健品、安全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调查取证;对违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机构人员开展调查取证并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住所 富县直罗街
法定代表人 高军平
开办资金 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6万元 9.26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直罗镇市场监管所.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2023年直罗镇市场监管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局和各股室悉心指导帮助下,以主题教育学习为引领开展“三个年”活动,学习思想主题教育为行动指南,以落实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会议要求为工作主线,以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两个责任”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守牢市场安全底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市场运行秩序,提高基层市场监管水平,2023年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直罗辖区共有个体工商户467家,企业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食品生产企业1家,医疗机构1家,诊所1家,村级卫生室15家,药品经营企业2家,学校1家,幼儿园2家,校外托餐机构4家,小作坊8家,小餐饮29家,预包装食品备案18家,食品销售29家,餐饮服务16家,单位食堂8家,美容美发6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家。多措并举开展年报工作,全力保障辖区市场主体增长。直罗镇市场监管所通过打电话告知、微信群通知、日常检查巡查提醒等方式多频次,全覆盖保障辖区2023年市场主体年报完成率100%。注册商标2件,市场主体增长了132户。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相关宣传活动2023年直罗镇市场监管所开展了以“尚俭崇信尽责同心共护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厂矿、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六进”宣传活动;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宣传活动;开展了以“维护消费权益提振消费信心”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落实“十百千”专项行动,开展食品安全示范点位打造,完成高标准示范点位15个。重点从资料、档案、公示信息、生产经营场所、从业人员管理、各项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在经营单位醒目位置张贴“创食安城市与你我同行”和“示范创建食安、心安、延安”宣传贴,放置宣传小喇叭循环播放宣传标语和食品安全知识。4、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直罗镇市场所紧紧围绕落实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要求,实行清单管理,推动形成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目前辖区108家食品经营主体,其中A级主体0家,B家主体3家,C级主体12家,D级主体93家。包保干部26人(不包括B级包保干部中的县级领导3人),其中C级经营主体的镇级包保干部12人,D级经营主体的村级包保干部14人。全年四个季度督导完成率100%。5、加大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产品安全整治力度。一是加强小学和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阳光食安在线网络视频监控来规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组织对辖区学校、幼儿园食堂开展春秋两季开学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要求各校园食堂开学前,加强从业人员食品管理培训教育,建立自查工作台帐,自查率达100%。二是检查了3家学校、幼儿园的收费项目是否在规定内、收费标准是否合法、收费票据是否规范、收费明细是否公示等,对未公示的学校下达了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三是开展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从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环境卫生整治、索证索票落实、明码标价、临期食品提示,三防设施等方面开展。四是校园周边玩具和学习用品的专项检查。重点对经营中是否明码标价、是否销售“三无”文具、是否经营“萝卜刀”玩具、玩具是否有“3C”认证、是否销售“毒文具”、有无警示说明、销售的商品是否合格,是否有低俗不堪等方面进行了检查。6、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和光盘行动。围绕餐饮中承接宴会和集体聚餐的经营主体和单位食堂中的浪费为重点,将“六进”活动贯穿整个实施过程,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宣传节约理念。开展《反食品浪费法》、力行节约活动。开展辖区餐饮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提升餐饮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落实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工作。7、加强农村红白家宴和集体聚餐的登记备案工作,检查城乡小摊点的食品安全。严格落实集体聚餐报备制度,上好红白喜事、集体聚餐“最后一道菜”。从加工场所环境卫生、食品原材料索证索票、食物性状感官、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集体聚餐现场检查指导制度。8、规范使用陕西省市场监管综合业务,提高监管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完成了陕西省市场监管综合业务平台制定2023年度食品安全检查计划,按时限100%完成日常监督检查任务的频次,及时录入检查信息。完成了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食品销售、社会餐饮服务、单位食堂、小餐饮、小作坊的风险等级调整和评定工作,完成率100%。9、聚焦民生领域监督管理,保障群众产品质量安全。联合镇政府、镇交警队、镇派出所等单位开展“两会”期间工矿企业的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安全、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了3.15曝光的工业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对辖区经营的绝缘子、输水管、头盔等聚焦民生领域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查,未发现辖区有曝光的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重点查看了经营主体营业执照和主体资格情况;经销的产品是否有生产厂名、产品合格证;产品是否有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进销货发票等。10、扎实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提振消费者消费信心。紧盯(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五个放心”,深入推进示范单位培育,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引导经营者在线化解纠纷,持续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投诉举报记录清楚规范.11、开展创卫工作和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一是,不断加大对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小作坊等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监管,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小作坊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督促餐饮单位按环保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做好集中统一灭鼠工作。 二是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大力宣传节约、环保意识,树立爱粮节粮等意识,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三是开展节前食品、餐饮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节日时令食品进货来源是否合法、月饼包装及价格是否规范、食品的索证索票是否完整、台账记录是否登记、保质期是否有效、餐饮经营单位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操作是否规范等。12、积极申报全国四星级标准站所和县级五星级党支部创建。积极开展全国四星级标准化站所的申报筹备准备工作。着力改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办公条件、办公功能性硬件提升,严格按照四星级标准化站所的指标体系完善了一系列资料档案并通过了延安市市场局的初步验收工作。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规范党建发展,落实党建任务,申报了县级五星级党支部创建并通过审核。13、开展案件查办“铁拳”行动。14、加强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一是加强直罗党支部建设,以主体教育为引领,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二是深入落实思想主题教育。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学习相结合,党支部书记授课使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党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做到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出出汗”的效果。利用红色资源丰富党建活动,推动为民服务活动走深走实。三是密切联合支部市场所之间的学习心得交流和监管业务沟通联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市场监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目标,理清思路,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和市场监管工作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全年无违规违纪问题发生。三、存在的问题1、理论学习有待继续深入,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更进一步提升,创新监管手段有待高。2、辖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力度较大,尤其是餐饮单位检查出的问题容易出现反复,这是一个长期的治理过程,同时又需要从源头上彻底杜绝,从业人员水平亟待提高。3、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还需要提升。由于基层监管所条件有限、专业人才短缺的限制,执法人员年龄的偏大、办公设备的陈旧等各种原因,与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不相匹配,监管形式严峻。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开展学思想、学理论、学党史、学讲话等活动,真正做到以学促干,做到党支部建设和监管业务水平同步提升。2、推进“两个责任”工作落实,指导辖区经营主体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总结”工作制度的实施,食品安全的属地责任、部门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更加清晰,体系日趋完善,配合日益紧密。3、积极引导了辖区食品经营主体、餐饮单位的规范经营,以放心消费创建为手段使得食品安全保障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4、开展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使得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更加了解、维权意识增强、科学消费、营养健康饮食观念更加深入,公众自觉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主动性得到了提升。5、继续推进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