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8 16:01
单位名称 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合理利用土肥水资源提供技术与监测服务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服务土肥水技术推广培训服务及土肥水资源监测
住所 富县北教场
法定代表人 孔文昌
开办资金 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41万元 47.53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2023年业务开展工作情况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粮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2023年按照中、省、市粮食安全生产有关精神和要求,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抓点示范辐射带动。全县创建粮食示范点15个,3580亩,示范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由乡镇书记、镇长抓建,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种植。3、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和土壤普查工作(1)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化肥减量增效。(2)土壤防治工作。(3)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4、小杂粮产业链建设5、抓好秋粮田管工作6、强化宣传培训。7、及时兑付2023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8、切实抓好乡村振兴包扶工作9、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1)坚持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2)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3)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新优技术推广力度大。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快推广集成组装配套的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综合高产栽培和玉米增密度栽培等技术,以发挥其增产作用。(1)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大豆玉米复合种植5000亩,大豆纯种2万亩,创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4个720亩,种植模式3:2,豆子种子齐黄34、中黄13等,玉米种子金元15、延科288、陕单650等,示范点长势良好,产量高。张村驿镇罗儿山村100亩,张家湾镇八卦寺400亩,直罗镇胡家坡村120亩,直罗镇南家湾村100亩。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伍进村入户宣传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合理种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适时收获。(2)实施推广旱地玉米增密度全膜覆盖增产技术今年玉米增密度种植面积4.2万亩,抓建增密度全膜覆盖示范点4个面积2100亩,每亩种植4500株左右。其中张家湾镇炮楼村800亩,茶坊街道办督河村200亩,牛武镇管头村800亩,三城200亩,张村驿罗儿山500亩。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原则,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配套推广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病虫害防治、深耕深翻、机械化播种、收获。(3)开展水稻高产高效栽植品种示范推广今年水稻高产栽植面积1.56万亩,主推水稻品种S35、S32、S27和勤优1号,产量稳定,抗逆性好。开展水稻高产高效栽植品种示范点5个面积560亩,在直罗镇胡家坡村160亩,宽坪村100亩,张家湾川庄村100亩,王家角村100亩,张村驿社区100亩。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做到“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大棚育秧、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绿色防控、统一品牌销售,极大地降低了水稻种植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2、开展稻田养鸭、养鱼、养蟹生态综合种养循环新模式。今年在川道开展稻田养鸭、养鱼、养蟹生态综合种养2000亩,实现“一水双养、一田双收”,通过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稻田养蟹可改善土壤结构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收入。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青黄不接,将出现断层现象。目前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50岁以上6人,本单位仅有学校毕业的农学、畜牧、果树专业人员5人,复转军人5人和其他专业11人。2、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办公经费几乎无法支撑单位正常开展业务,没有试验、推广经费。四、改进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快推广集成组装配套的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达到提单产、增效益目标,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