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负责全县设施农业发展工作,建设现代高效的农业园区。业务范围:负责全县设施农业发展和技术指导,指导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农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负责农业园区创建、运行管理和资产管理。负责基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 | |
住所 | 合阳县金水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敏侠 | |
开办资金 | 99.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7.3万元 | 7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设施农业健康发展。(1)基本情况精准摸排。制定下发了《关于扎实做好全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摸排的通知》,通过摸排统计,对全县情况有了更为精准的掌握,为下一步争取设施农业试验区奠定了基础。(2)蔬菜产能稳中有增。202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2.44万亩,产量26.9万吨,产值92834万元。全县设施提质增效面积完成0.3万亩。(3)用地备案严格核查。全年累计核查设施农业附属用地备案30笔120.19亩(总用地面积2892.07亩,生产用地2771.88亩)。2.园区建设稳步推进。(1)省级产业园智慧化建设加速推动。指导省级产业园的核心区新池富源园区和星光园区两个点位,持续加快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和方式,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精确了农业生产数据,提升了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决策和管理能力,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群众收益。(2)市级产业园创建稳步推进。创建的第三批市级产业园项目金峪樱桃产业园、中资国业牡丹产业园全部如期完成创建任务,项目完成率、资金拨付率均达到100%;第四批市级产业园黑池粮食、和家庄中药材2个园区,已分别完成时序进度的70%以上;第五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洽川鱼莲产业园顺利获批,奖补资金100万元;创建的第二批市级产业园路井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市级认定。(3)县级产业园认定持续开展。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省市县”四级联创工作要求,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园现场考评情况,对用地规范、产业稳定、运行良好、安全有序的53家园区以县政府文件进行了统一发布,形成了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3.基层体系工作成绩斐然。一是围绕粮食、苹果、设施瓜菜、花椒等优势产业,遴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7个,引进新品种15个、推广新技术8项;二是遴选科技示范户113户,辐射带动600余户,发放物化补贴微生物菌肥28.5吨;三是公开招募特聘农技员10名,对全县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服务指导,服务全县产业发展。4.“大棚房”问题回潮反弹排查扎实有力。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大棚房”问题回潮反弹排查整治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全县“大棚房”问题回潮反弹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镇街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排查,共排查12个镇街133个主体2753处设施,未发现“大棚房”问题回潮反弹现象。5.园区安全持续稳定。与各镇街、各农业园区签订三方目标责任书89份,召开安全生产会议20次,开展联合安全监督检查36次,应急演练培训2场次,整改问题2个,推送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安全防范措施33次、发放宣传单5200余份,确保了行业领域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有序。6.招商引资超额完成。按照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安排和要求,2023年县局下达招商引资任务10000万元,实际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资金1050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外出招商、接待客商共22次,先后赴湖南长沙、山西运城、河南洛阳、西安、宝鸡、杨凌、延安等地,围绕全县农业发展、园区建设、特色农产品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推介。7.产销对接成果显著。全年共组织参加专场推介会、展销对接会、杨凌农高会、丰收节及各类赛事活动农产品展销宣传等产销对接活动8次,累计签约16个,金额合计11340万元,销售农产品金额65.5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农特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打响了县域农特产品品牌,有力助推了全县特色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8.调查研究实际实效。结合单位实际,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县设施蔬菜全产业链建设情况、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情况及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等多项调研,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3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围绕一产建强产业基地。持续加强葡萄品种更新及田间管理指导:一是邀请葡萄体系专家王录俊、时春喜、张宗勤老师等,围绕鲜食葡萄品种选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新池镇北顺村开展了专场培训;二是邀请西农大张宗勤老师,在新池镇南沟村,多轮次组织开展了红地球葡萄、阳光玫瑰葡萄管理培训;三是参加了湖南省长沙市渭南市特色现代农业红提葡萄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专场活动,现场签订购销协议5000万元;四是依托第三十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对合阳红提全产业链进行了宣传推介,现场销售各类农产品20000余元。2、围绕二产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加快督促指导新池添缘园区果干生产加工生产线及车间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已投产使用;二是依托西农葡萄试验示范站,加强葡萄新品种的引进、展示,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了葡萄酒的加工生产能力,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3、围绕三产拓展各种功能。指导添缘产业园、新池镇红星社区薰衣草产业园强强联手、共同合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了集特色葡萄采摘体验与薰衣草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拓展了多种功能,成功创建挂牌国家AAA级旅游景点,2023年接待游客达3万余人次。4.集中资源培育1个前承种养业、中联加工业、引领文化旅游业的主导产业,打响一个优势品牌,开发出一系列特色商品和服务组织:以中资国业牡丹产业园为主体,培育1个前承种养业、中联加工业、引领文化旅游业的特色产业。(1)建成了13588亩牡丹产业基地,继续实施基地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业机械提升等工程,建设好产业基地;(2)提升纯露设备、花茶设备、精油设备的年生产能力,延长了牡丹花瓣的贮存时间,延伸了牡丹产业链条;(3)在坊镇牡丹观光园,持续加大投资,完善了相关景观设施,使景区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4)充分发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研学中心”等的优势条件,借助“县级专家工作站”人才优势,创新深加工和工业旅游产业链,促进了牡丹产品不断优化和升级,进一步打响了“中资国业牡丹”品牌。5、围绕设施瓜菜、食用菌等,建成设施瓜菜试验示范基地7个、蔬菜育苗试验示范基地1个、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1个:一是依托科技创新发展现代蔬菜产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3个,其中蔬菜7个瓜果4个菌类2个;二是引进运用小拱棚的高厢浅沟条播模式和菌菜轮作双盈模式1种;三是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技术服务指导20场次,受训群众1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0份,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种田水平,增加了粮食、果蔬等的单产和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园区三产融合还不够深入,大多数产业园初级农产品多,深加工不足,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延伸不足。2、县本级对园区发展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导致县级产业园提质增效发展劲头不足。(二)整改措施1.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三团一队”的人才资源,开展技术培训,培育一批会管理、懂技术的专业能手。2.积极协调省市县涉农项目资金,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提质增效方面给予园区相应扶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提早谋划,做好第三批市级产业园金峪樱桃、中资国业牡丹产业园认定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指导第四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黑池粮食、和家庄中药材加快实施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三)围绕全县首位产业、特色产业,年内培育申报创建市级产业园1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