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业务范围:土地承包及宅基地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指导、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业务指导。 | |
住所 | 合阳县北街油巷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宏涛 | |
开办资金 | 15.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96万元 | 17.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农经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做好赋码登记证书日常变更换发,核对校验跨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36人次。巩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系统试点成果,12个镇级联合社、21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建立系统套账,“镇街监管+第三方委托服务”模式全面推广。会同开户银行优化支付流程,推广使用银农直联,提高网银使用率。对2018年以来镇村领用集体经济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票据进行核销,核销比例85%。(二)持续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年度编制35个村(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43个,共投入集体经济项目衔接资金3281.5万元、苏陕协作资金2440万元,新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0万元以上。通过合同清理、资产发包、项目运营发展等方式实现“空壳村”全面清零,年收入10万-50万元的村94个,50万元以上的村28个。修改完善《关于合阳县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的意见》,指导全县126个村(社)分红,分红金额3853811.96元,受益成员112630人。(三)提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水平。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百万以下和衔接资金项目交易程序,累计发布各类产权交易信息104条,成交金额6990.68万元。其中:组织农村项目招商1起;土地流转、物业租赁信息9起;审核、组织各类农村基本建设项目和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招标94起,成交金额6916.33万元。有效规范了农村建设项目发包行为。同步对项目会商室和竞价招标室进行硬件升级,流程上墙、规则公示,产权交易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四)巩固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成果。巩固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成果。开展“最美家庭农场、最美农场主”的评选活动,首批评选出最美农场主12人、最美农场15个。为提升家庭农场农场主获得感,已完成40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录制制作影集,设计最美农场主形象墙。加大“随手记”的推广使用,印制“随手记”易拉宝,已注册使用92家家庭农场,实现便捷记账、报表查询等。制作家庭农场“一码通”宣传折页,推动“一码通”小程序的应用,首批已完成55家家庭农场的“一码通”赋码,帮助家庭农场实现直接获客,提升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水平。(五)探索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按照“自愿申报-组织评审-确定主体-公开公示”的程序,选定了4家服务主体承担本年度项目实施,完成农业生产托管玉米2.67万亩、小麦2.2万亩。今年7月,我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单位”,按照试点任务要求,制定印发了《合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合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指导建设3个镇级服务站,2个村级服务点。推荐合阳一心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省级示范社会化服务组织。《四种举措走出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在全国农村经营管理杂志进行发表。(六)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提升。一是持续推动“空壳社”清理,引导注销“空壳僵尸”社30家。二是按照试点任务规范提升以示范家庭农场为成员的“百晟联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水平并形成典型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三是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已开展运营,首批代理了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账务、财税、年报等相关财务资料,提升合作社规范发展水平。四是设计印制了《农民合作社社员证》5000本,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领取并向1012名社员发放。五是下发《关于建立农民合作社辅导员制度的通知》的文件,建立起中高级职称为骨干的辅导员队伍,已结对各级示范社,向合作社提供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两大类指导服务。(七)提升审计监督村级治理水平。一是组织开展村“两委”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指导镇(街)开展审计村(社区)215个,出具审计报告村(社区)206个,完成率95.8%。二是完成甘井镇同堤坊村日常监督审计,纪委交办的路井镇岱堡村、城关街道办雷家洼村财务收支专项审计,共纠正财务不规范问题6个,追回违规资金3.4万元。(八)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继续开展土地确权“回头看”,变更补发土地确权证1839本,并对确权资料全部进行归档。积极与自然资源局做好工作衔接,推进土地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完成土地确权相关数据的共享工作。调解土地矛盾纠纷10起、处理涉地信访3起。印发了《合阳县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分级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实施细则》,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指导做好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宅建设审批管理,配合调查处理洽川镇、路井镇宅基地纠纷2起。(九)开展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制定下发《合阳县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强化农村“三资”管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共收集登记合同27180份,审查问题合同24573份,涉及资产1.81亿元。审出问题合同24754份,其中程序不规范合同16612份,价款不合理合同6783份,违约未按期付租合同8340份,其他问题合同6870份。全县已规范完善合同22954份,终止无效合同870份,收回资产资金22万元,追缴往年欠款186.7万元,化解公益负债92万元;重新签订规范合同10415份,规范后年合同总额3869万元,新增合同价款1127万元。整改完成率达到93.4%,整体工作受到了省、市工作专班的肯定,合阳合同清理专项行动的经验和做法在省市推介学习。(十)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运行趋于规范。年度发放借款3113户5825.93万元,其中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1606户2968.15万元,为1518户脱贫户贴息104.854万元,循环带动了1.2万脱贫户发展产业。完善“政担”合作协议,将担保额度由6000万元扩大到1.5亿元。为县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累计提供担保83户7528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指导全县126个村(社)分红,分红金额3853811.96元,受益成员112630人。二是今年7月,我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单位”。推荐合阳一心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省级示范社会化服务组织。《四种举措走出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在全国农村经营管理杂志进行发表。三是按照试点任务规范提升以示范家庭农场为成员的“百晟联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水平并形成典型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四是开展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共收集登记合同27180份,审查问题合同24573份,涉及资产1.81亿元。整体工作受到了省、市工作专班的肯定,合阳合同清理专项行动的经验和做法在省市推介学习。五是互助资金协会年度发放借款3113户5825.93万元,其中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1606户2968.15万元,为1518户脱贫户贴息104.854万元,循环带动了1.2万脱贫户发展产业。为县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累计提供担保83户7528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三、存在问题(一)家庭农场“随手记”软件应用程度不高;“一码通”赋码进度缓慢,家庭农场示范带动性不强。(二)新型经营主体运行不规范,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联农带农效果不明显。(三)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小,任务完成面积受限。(四)部分互助资金协会贷款不能按规定归还,存在逾期的情况。(五)受村级基础薄弱、经营条件限制以及懂经营、会管理、晓市场的农村各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等因素影响,项目运营市场化程度不高,个别存在资产闲置,或收益低于6%的问题。(六)农村财务亟待规范,不按期报账、虚报冒领、盲目依靠第三方的问题有所抬头。四、整改措施(一)加大新型经营主体记账软件的推广力度,基本完成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和“随手记”记账软件的注册。(二)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提升,指导家庭农场合作社高效、规范运营,加强辅导员制度建设,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运营。(三)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四)加强互助资金协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管理水平,强化金融支农支持力度。(五)鼓励支持懂经营、会管理、晓市场的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参与村集体经济管理。(六)全面应用省级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推广“镇街监管+第三方服务”记账模式,减轻村级负担,优化村级财务管理。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力争2024年新培育家庭农场10家、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20家以上。完善家庭农场名录信息;加大新型经营主体记账软件的推广力度,基本完成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和“随手记”记账软件的注册。(二)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提升,指导家庭农场合作社高效、规范运营,加强辅导员制度建设,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运营。(三)继续推动土地“三权分置”政策落实,理顺宅基地审批流程,做好土地、宅基地矛盾纠纷调处和宅基地闲置盘活利用等改革工作。(四)加强互助资金协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管理水平,强化金融支农支持力度,扩大拓展合作面,优化业务流程,简化抵押担保手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获贷率。(五)持续抓好村集体经济项目,指导镇村实施、运营集体经济项目,督促进行项目结算,指导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让群众增收。(六)积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破除服务参与各方壁垒,完成托管面积5万亩以上,指导镇村服务站点建设运行,服务平台开始运行。(七)全面应用省级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推广“镇街监管+第三方服务”记账模式,减轻村级负担,优化村级财务管理。(八)加大审计力度,重点对村级债务、光伏资金、财政资金项目进行审计。(九)优化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流程,指导审批农村刚需宅基地,集中仲裁积压宅基地纠纷。(十)持续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专项行动,力争4月底前完成全部合同整改规范,6月底前完成归档备案和总结上报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被市农经站授予全省农经工作绩效考评优秀单位;被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授予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单位;被陕西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授予陕农担办事处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