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城关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健全农技、畜牧、林业、水务、扶贫、农经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三农。农林水牧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森林资源管护,护林防火,安全饮水,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精准扶贫,气象服务等;受委托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具安全、动物卫生、林政等执法。 | |
住所 | 洛南县城关街道西寺社区(环城西路) | |
法定代表人 | 贺学瑾 | |
开办资金 | 32.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人民政府城关街道办事处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75万元 | 36.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开展的业务工作1、粮食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以实施小麦一喷三防、推广小麦、玉米测土配方专用肥使用推广等措施,全年落实薯类面积4200亩,小麦种植面积2621亩,玉米良种面积2.66万亩,大豆种植面积6300亩,各类粮食总面积达到6.23万亩,粮食总产达到了14802吨。发展蔬菜种植8300亩,油菜种植面积3860亩,收成良好、示范效应明显。2、农产品安全监管:常态化地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及检验检测,全年累计检测33次,累计抽检果蔬样品732份,合格732份,合格率100%,瘦肉精检测668头/只/次,合格率99%以上。全年检查具有经营资质的农资经营户6家6次。签订各类目标责任书186份,农业安全生产检查31次/场。3、动物疫病防控监管工作。一是实施春秋免疫和月月补针工作,强制免疫注射生猪猪瘟、口蹄疫及蓝耳病苗5.98万头份,鸡新城疫、禽流感疫苗25.3万羽,牛羊口蹄疫疫苗1.18万头/只,犬类狂犬疫苗0.39万条,存栏动物有效免疫密度达96%以上;二是对区域66户猪鸡饲养规模场和18个生猪贩运、加工场点认真做好定期监督监管,确保区域生产稳定。三是积极部署“非洲猪瘟”防范工作。落实区域生猪网格化管理,街道办下发文件6份,宣传资料1100余份,签订安全管理、禁止违禁投入饲养等责任书62份,对区域存栏猪生产排查3次3.45万头,监测上报11次8.6万头。4、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一是抓好3855亩油菜的虫害防治和旱季管理,喜获丰收;二积极发展烤烟119户4300亩,实现烟农收入1100余万元;三是种植药材3800亩、蔬菜8300亩;四是发展生猪饲养5.25万头,牛饲养量达1649头、养羊7512只,禽类生产22.8万只,为区域产业稳定收入有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扶持性惠农政策。一是小麦良种补贴28个村居2615.1亩31641.25公斤,补贴资金366114元;二是马铃薯良种补贴涉及30个村居3925户1264.3亩125122.5公斤,补贴资金75073.5元;三是落实油菜种植补贴2859.2亩71480元;四是落实种粮一次性补贴32个村居7441户25980.7亩,补贴资金259807元;五是兑现耕地力保护补贴28个村居10504户44700.4亩2682024元;六是产业扶持到户补贴28个村居8个产业578户次803950元;七是大豆补贴28个村居1965户3103.24亩463182元;八是蔬菜补贴13个村居37个组92户补贴资金308050元等,累计补贴兑现资金523.6805万元。九是公益岗位补贴10个村居20个公益岗位补贴资金96400元;指导落实农机具补贴34户34台/套补贴金额32960元;国家肉牛增量提质项目落实养殖补贴264头396000元等,实施玉米种植保险31个村居6782户17146.7亩。6、开展技术培训和人才培育。单位筹措资金2000余元打印各种资料,对28个村居培训30多场/次5100余人,培训农民技术能手83人、创新创业10人入围全县农业科技人才库。7、逐步理顺区域宅基地管理工作。一是加大政策执法宣传,印制宣传资料《农村建房“八不准”》等版画逐村发放1000余份,出台文件3次200余份。二是从严规范管理,从严审批。本着“原基建房符合条件就批,新建从严审批”的原则,全年收到群众原基建房申请337户,全年下发责令停止通知书41份/户,协调处理宅基建筑矛盾26户/次;三是对申请的规划内/外申请户276户及时上报审批;四是审批审报新建共77户,涉及15个村居,其中一般农户宅基需求45户;344国道拓宽3户和洛卢高速拆迁安置29户。申请需求宅基地面积15320平方米(22.96亩),其中房屋建设面积114545平方米(17.16亩);同时协调各有关部门放线批复96户,逐步有效理顺规范了全办宅基地管理。8、统筹街办其他中心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技术普及。指导全办新(改)建厕所2375座,其中新建无害化厕所330余座,使得全办卫生厕所达到9122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确保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改观和各级检查肯定。二是抓好生态环保治理工作。结合城市创卫目标要求,联合城区划定禁养,对城区34户养殖户存栏956头(只)猪牛羊进行取缔、处理,下茬解决了多年城区环境顽疾。三是积极配合柏槐社区抓好城市创卫工作。四是积极配合抓好脱贫巩固衔接工作。一年来全站职工能顾全大局,团结一致,能以身作则地配合街道防汛、防火、维稳等各项工作,尽职尽责抓好产业发展延伸工作和服务。同时全站职工积极承担全县肉牛增量提质项目、国家兽医机构效能评估验收和全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演练工作活动,得到了国、省、县各级充分肯定。9、强化单位党建工作和内部管理。以学习提高增强全体职工“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组织集体学习33次,讲党课4次,开展研讨会3次,职工人均记学习笔记3万字,写心得体会3篇。二是加强了单位内部管理。按照强化四种意识要求,落实了单位内部岗位分工责任制,制定完善了考勤、财务管理、疫苗物资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上下班、阶段工作日常管理考核,确保了单位正常工作秩序。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通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预防、控制了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确保了全年无重大疫情的发生流行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了畜产品安全,全年动物饲养量达到26.8万头只。二是通过防治小麦、大豆、油菜、玉米等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确保了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安全,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802吨。2.经济效益。一是向社会提供肉类总产3115吨、蛋类总产1370吨。二是农业补贴兑现资金523.68万元,促进区域粮食生产;以项目实施发展了地方特色产业。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主要表现在“一村一品”工作滞后,农机交通安全监管仍有盲区,二是土地管理和办公设施、人力配备、行政执法责任不明朗,产业发展和用地制约等因素,直接影响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一村一品”工作开展,加大产业示范点布局,搞好配套服务。二是加强农业、土地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四、工作打算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我站计划从春季农业起步:1、紧抓春季农业备耕,围绕土地治理增面积做文章。及时研究调种、落实薯类种植,增加春种面积,确保夏粮面积增加,保障粮食安全和全年农业粮食生产基础有突破;2、在全年产业布局上研究抓落实,对接各村居,抓规模、抓亮点,以“药、畜、菜、烟、果”等主抓5-10个村居,凸显“一村一业”雏形和提升;3、在畜牧安全生产和粪物处理上,抓点推广、扩量提质,布局技术干部抓推广、保健康、促规模。4、以技术指导抓好全办厕所革命纵深发展。5、以宅基地审批、监管,联合抓好全年土地管理和生态环保建设,紧抓国家发展农业产业方向,紧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和人居环境治理,发展规模农业,指导新农村发展,使得城关农业早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