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4-04-08 11:11
单位名称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机电、数控、会计电算化、园艺、畜牧兽医、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学科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机电、数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会计电算化、园艺等学科中专学历教育·车工、电工、焊工、钳工等技术工人培训·相关技能培训及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鱼斗路251号
法定代表人 闫秀彬
开办资金 58940.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738万元 45248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从业人数  66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3年4月我单位法定代表人由闫秀斌变更为闫秀彬,已办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相关手续。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强化政治担当,夯实新时代党建“压舱石”一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主题教育,组织“访贤问计”专题谈心谈话、“五访五问五促进”大走访,领导班子深入二级学院开展调研,解决师生关注的问题56个。举办二十大党章解读专题讲座、主题教育读书班、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二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优化调整基层党组织46个,将党支部设在处室、专业群、教研室,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党支部获批第四批陕西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其中“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16人。三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作风问题排查整顿、市委第二轮巡察发现普遍性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全省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走入纪检监察干部家庭开展廉洁家访,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持续做好“清廉西职”建设。二、突出内涵建设,打造事业发展“强引擎”一是专业建设不断深化。以“双高”建设为抓手,构建“2243”专业群发展格局,新增建筑室内设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财税大数据应用3个专业。学院智慧建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数字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批西安市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成功承办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两个赛项和全国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师生获得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41项,“产品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赛项分获国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先后举办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心理育人宣传季、文化遗产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三是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引进硕士研究生27人、高层次紧缺人才(博士)1人、产业导师和客座教授4人;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访问工程师基地10个,成立省级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7个,培育认定专业带头人54人。7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称号。思政课教师获得省市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大练兵”标兵、思政课程教学能手等荣誉,市级大练兵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四是交流合作迈向更高层次。学院加入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8个,举办西安市职业教育中高职校长联谊会,牵头组建西安市智慧建造产业产教联盟、西安汽车产教联合体暨产教联盟。联系走访世界500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70余家。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参加省市教育系统中亚出访团、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成功加入世界教育组织联合会;与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农业技术学院、马来西亚安邦岸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优化机构设置,成立国际交流学院,构建国际化办学格局。五是招生就业工作落实到位。圆满完成3750人招生计划,录取二本线上考生较去年增加160%。实施访企拓岗“用心”工程,走访企业200余家,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新提升。省委书记赵一德、市委书记方红卫来校调研,办学成效获得肯定。三、树牢宗旨意识,构建高效服务“同心圆”一是学生服务工作不断优化。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发挥全员育人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申请发放各类学生资助3100余万元。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标准化中心验收。荣获第八届陕西高校“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二是社会服务扎实开展。全年组织各类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和社会化考试60余项,服务4.6万人次,社会培训规模再创新高。三是保障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提升改造院本部和辛家庙校区运动场、系部办公楼、学生活动中心,新建南大门,绿化美化校园1.8万平方米,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四、存在的问题一是学院办学条件、办学实力与西安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存在差距。二是校企合作的数量大于质量,“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结合度、深入性、实操性不强。三是对外交流中实质性、突破性国际化办学项目储备不足。五、整改措施一是从产业需求供给侧动态发展入手,融合新兴技术,科学拓展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大数据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动,保障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端在结构层次、质量水平上协同。二是积极促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设,实施“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形成开发合作、协同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产业和应用生态体系。三是借助国内外合作平台,加强与国际学术和行业组织、跨国企业的合作,寻求建立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六、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构建五育融合全面发展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二是推进“双高”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课程建设,发挥“双高”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促进标志性成果培育工作,力争在专业、课程、团队、竞赛、基地等“国字号”项目和成果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全面提升校园环境,提高环境育人功能。改善各项基础硬件条件,实施环境育人工程,提升改造球类运动场、实训楼、学生公寓楼、餐厅。建设国际交流中心和辛家庙校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师生打造更加优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四是深化就业育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持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落实好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支持和鼓励学生考取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坚持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提升办学内涵和育人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五是提升学院影响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抓实“八个新突破”重点任务,坚持与西安产业结合,加强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走访联系,推动汽车产教联盟等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取得突破,实现办学质量高水平、产学合作高质量,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六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完备的青年人才梯队。投入专项经费,加大培养高水平师资,健全教师培养体系,创新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对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服务能力,强化薪酬与激励保障,支持团队和教师能干事、干成事。七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校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构建数字化教育治理体系,赋能教学模式变革。开展“5G+智慧教育”教学场景试点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信息化育人环境。八是促进开放办学,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学校开展合作交流,实施“中亚五国留学生”教育培养。与本地“出海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专业与课程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我院荣获陕西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先进集体、共青团陕西省委“青年大学习”最佳进步奖、陕西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西安市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基层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部门决算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西安市师德建设示范团队。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