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合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8 11:03
单位名称 合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服务。业务范围:负责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登记管理和转移就业的组织实施及服务、镇(街)社会保障服务站业务指导。
住所 合阳县城凤凰西路
法定代表人 雷军虎
开办资金 45.2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万元 23.5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强化政策落实,促进稳岗就业。坚持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为重点,有力推动各项就业政策落细落实。受理脱贫劳动力交通补贴资料4期590余人,发放交通补贴25万余元,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00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0人,对1019名就业、失业、创业人员进行了登记,办理就业创业证510本,为59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29.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通过创业指导、基地创建、政策扶持等形式创建社区工厂1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36人;创建帮扶基地1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百余人。同时,全面完成了苏陕劳务协作各项工作任务,帮助农村劳动力到东部结对省份就业人数16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2人;帮助农村劳动力省内就近就业人数20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1人;帮助农村劳动力到其他地区就业人数15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0人。2.强化劳务输出,带动农民就业。为进一步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拓宽思路,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一是拓宽渠道促输出。4月份组织中层干部前往南通、镇江等地开展劳务协作,期间挂牌成立了“合阳县驻江苏省南通市劳务协作工作站”,与多地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并走访慰问了合阳籍在南通市务工求职劳动者。二是搭建人岗对接平台促输出。集中发布岗位信息13期,先后举办“春风行动”、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暖心活动”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会27场,参会企业百余家,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涉及电子制造、餐饮服务、机械加工等热门行业,现场发放宣传彩页3000余份,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三是“点对点”输送促输出。全年“点对点”集中输送7批次407名务工人员赴江苏、安徽、西安等地务工,其中脱贫户96人。四是建设零工驿站促输出。在南关市场东口建成零工驿站,全天提供招工候工引导、就业信息发布、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服务。主动联系各行业主管部门、县域内重点企业等用工单位、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开通岗位收集通道,摸排收集用工信息,及时在站内发布。3.强化创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向职业技能培训“五年规划”衔接过渡,全面推进“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的实施,对我县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脱贫劳动力等“七类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全年组织“创业+电商”创业培训班7期,培训205人;组织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班1期,培训50人;组织苏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100人,全面完成了各项培训工作任务。4.强化创贷支持,激发创业活力。积极落实省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协调合作银行,简化贷款手续,缩短放款时间,提升了创贷工作质量和时效,推动大众创业带动群众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2户5689万元,其中个贷发放368户4089万元,为4家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00万元并给予贴息。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实现就业375人,带动就业1146人,极大地推动了各类群体稳定就业。5.强化数据监测,夯实服务基础。一是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通过组织专人下乡指导督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核实更新劳动力信息22.5万条,系统内录入农村劳动力人数24.7万人,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二是建立返乡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对监测到返乡脱贫劳动力258人,通过政策宣传、推荐岗位,已就业人员243人;三是5月份组织各业务股长深入全县12个镇街开展“合阳县基层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会”,全县220余人参加了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四是充分发挥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作用服务企业,摸排走访园区企业,与三家企业签订服务协议。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就业中心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为己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53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受理脱贫劳动力交通补贴资料4期590余人,发放交通补贴25万余元,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00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0人,对1019名就业、失业、创业人员进行了登记,办理就业创业证510本,为59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29.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集中发布岗位信息13期,先后举办“春风行动”、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暖心活动”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会27场,参会企业百余家,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全年组织“创业+电商”创业培训班7期,培训205人;组织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班1期,培训50人;组织苏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1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2户5689万元。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理论学习抓的不严,对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参与教育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够,致使学习的效果不理想;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对群众工作缺乏深入性思考。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武装。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把学习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同志们集体学习,主动开辟时间强化自学,切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想政治站位,用理论指导工作、推进工作。二是不断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工作、一切思想、一切行为都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带头定期深入基层,紧紧围绕就业服务开展调查研究,怀着感情倾听群众就业需求,带着责任开展就业服务,从基层实践中找到解决就业工作难点问题的金钥匙,用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真正做好促进群众就业创业的服务者和贴心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聚力“稳就业”,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双服务。坚持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为重点,积极落实市考指标,扎实工作,履行职责,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各项工作有序落实。做好就业、失业、创业的登记及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就业政策,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一次性创业补贴、脱贫劳动力一次性求职补贴、社区工厂帮扶等相关就业优惠政策,全面高质量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市考指标和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目标。2、聚力“帮创业”,坚持创业担保贷款惠民利。始终坚持把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作为促进群众就业创业的重要抓手,突出重点、创新落实,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群众常用社交app、招聘会、创业培训课堂等有效措施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创贷扶持知晓率,确保此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2024年计划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00万元。加大对小微企业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村脱贫户创业群体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推进我县乡村振兴战略措施向纵深发展。3、聚力“提技能”,持续开展创业培训强本领。遵循“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倍增效应”理念,以提升创业人员能力为导向,大力实施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同时,为创业培训人员建立基础档案,实行动态监测,进行跟踪指导、定期咨询、上门回访。针对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个性化辅导等后续扶持服务,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2024年计划开展创业培训11期,苏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班4期,家政服务员等技能培训班4期。4、聚力“输劳务”,做好劳动力和企业双对接。持续做好南关市场东口零工驿站招工候工引导、就业信息发布、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管理服务工作。主动联系各行业主管部门、县域内重点企业等用工单位、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开通岗位收集通道,摸排收集用工信息,及时在站内发布。做好县域内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和人力资源公司管理服务工作,拟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20场,全年有组织输送外出务工500余人,完成省外脱贫劳动力转移百余人,进一步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宽思路,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市级:2023年度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县级:团结奋进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