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全县村镇建设提供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业务范围: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全县村镇建设、农村房屋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关工作;组织推动全县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 |
住所 | 合阳县凤凰西路南段住建局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薛江波 | |
开办资金 | 6.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05万元 | 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村镇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工作总结(一)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完成情况。2023年省市下达我县危房改造任务90户,我县实际完成90户(C级修缮加固8户;D级原址新建82户)。已全部竣工并达到入住条件,补助资金共计发放90户229.3万元,已全部通过“一卡通”发至农户。(二)农户抗震改造工作完成情况。2023年中省共下达我县抗震改造任务50户,我县实际完成抗震改造50户(C级修缮加固2户;D级原址新建48户)。已全部竣工并达到入住条件,补助资金共计发放50户130.2万元,已全部通过“一卡通”发至农户。(三)危房改造系统录入情况。按照《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我县将纳入2023年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计划的,按照“开工一户、录入一户,竣工一户、完善一户”的信息管理制度,将相关信息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系统,农户档案内容真实、完整、准确。截止目前,我县50户抗震改造户和90户危房改造户已全部录入并上报完成。(四)动态监测系统录入情况。按照《渭南市关于开展2023年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的通知》,我县积极对接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对新增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录入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同步进行鉴定,对鉴定为危房的,通过投亲靠友、租房借住等方式保障安全住房,对于有建房计划的农户,符合危房改造政策要求的,及时纳入2024年危房改造计划。目前,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模块共计录入动态监测户28263户,其中已脱贫户26436户,脱贫不稳定户141户,边缘易致贫户48户,突发严重困难户172户,低保户1560户,分散特困供养人员101户,低保边缘户235户。(五)因灾受损农房排查情况。按照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要求,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汛期农村房屋隐患排查的通知关于汛期农村房屋隐患排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农房安全排查的通知》《关于开展防返贫监测农村住房安全集中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主汛期,组织各镇(街)坚持按照半月上报制度,对本区域内的所有农房进行排查,共排查因灾受损农房10户,目前1户已通过2023年危房改造保障安全住房,剩余9户通过投亲靠友保障安全住房。(六)村庄建设监督委员会工作完成情况。制定了村庄建设监督委员会考核等实施方案和技术导则,指导各镇(街)村庄建设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由各镇(街)负责组织开展《陕西省农房设计图集》宣传工作,做好农村住房用地审核和自拆自建住房的管理工作。住建局负责理顺建设管理程序,推广并免费提供《图集》、提供农房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同时由县住建局定期对各镇(街)推荐的村庄建设管理先进村进行复核。目前已完成了第一、二、三季度考核工作,并表彰了王村镇坊社社区、同家庄镇西同堤村、坊镇街道社区等12个“村庄建设监督管理先进村”。(七)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工作。指导黑池镇、坊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加快推进示范镇2023年建设工作。黑池镇2021-2023年连续三年被省住建厅列省级乡村示范镇,每年补助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与省市住建部门的多方协调汇报下,2023年坊镇也被列为省级乡村示范镇,补助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我县成为全省唯一有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县城,纳入省级专项资金补助。2023年11月28日市住建局来合对乡村振兴示范镇工作进行现场检查考核。(八)非正规垃圾治理方面。持续指导各镇(街)每周做好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今年以来,省住建厅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对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进行了第四轮监测,共下发我县非正规堆放点图斑28处,我股室自查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0多出处。截至目前,我们已督促各镇街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在做好整治销号的同时,指导各镇街加强整治后场地维护使用工作。对已经完成整治的场地,划定了管控范围,明确了责任人,做好移交和后续管理,每周派专人巡查两次,发现新增垃圾要及时清理避免形成新的非正规垃级堆放点。建立了镇、村(社区)监管体系,落实专人负责,畅通信息联络,夯实镇村(社区)主体责任。(九)城镇化发展专项资金。指导督促涉及镇城镇化发展项目建设。一是2023年王村镇继续被省住建厅列为镇域垃圾治理试点镇,补助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镇域垃圾治理设施建设。二是2023年下达省级基础设施专项资金3个项目,专项资金290万元。分别为:1.和家庄镇沥青改造道路建设项目,下达专项资金110万元;2.百良镇基础设施项目,下达专项资金120万元;3.金峪镇方寨社区道路排水建设项目,下达专项资金60万元;三是申报2024年基础设施项目共14个。(十)传统村落工作。指导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项目,完成项目资金的拨付。6月2日,中央网信办、住建部组织的“发现最美你评我论”——“传统村落万里行”网评引导活动开到合阳,与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8家中央新闻媒体,西部网、华商网等4家省级新闻媒体,5家微博自媒体,4家抖音、快手、B站新媒体,对我县坊镇灵泉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宣传;6月21日,陕西日报记者来合对我县坊镇灵泉村、黑池镇南社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进行航拍采访工作;6月26日,在群众新闻发布宣传;7月10日,在陕西日报生态家园进行了版面宣传;11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住建局一行11人来合调研学习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危房改造使农民群众摆脱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居住环境,使广大群众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二是传统村落保护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合阳文化软实力,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资金短缺,收运处置设施不够健全,镇级垃圾处理场(站)没有全覆盖,部分已建成的垃圾填埋场因运营资金短缺尚未正式运营,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没有得到彻底整治或出现反弹现象。二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省市县无政策和资金支持小,传统民居得不到保护,历史遗迹未进行修复,传统风貌不能传承。三是城镇建设方面,项目建设缓慢,投资力度不够。整改措施:实施农村生活垃圾社会化运营,加快完善中转站后续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继续争取市县政策支持,通过互联网宣传支持,使传统民居得到保护利用;继续争取项目资金,推动项目建设,使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有效的改善了人居环境。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指导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按照省市要求,加强对黑池镇、坊镇项目建设的指导,及时协助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确保年度项目建设顺利完成。2.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督导检查各镇(街)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的排查整治,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监督垃圾中转站的运营工作;指导王村镇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建设,示范引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3.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4.创建美丽宜居村庄。指导创建村开展美丽宜居创建工作,争创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5.强化农房建设指导。加强《陕西省农房设计图集》的宣传,做好农户建房指导,提高《图集》的使用率。6.争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省市城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镇道路、排水、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