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企业信息档案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和社会提供企业信息档案咨询服务。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管理及应用软件开发、推广•企业登记注册电子档案查询系统的建设、维护•工商注册书式档案、电子档案、文书的管理、查询服务•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手续代办•综合信用行为监测、记录、发布•广告、电子商务、信息网络行业经营活动监测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友谊东路29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卓 | |
开办资金 | 1426.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32.91万元 | 1373.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2023年,信息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局“1556”工作思路及各项工作部署,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年度目标任务、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按照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定的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情况,及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智慧市监取得新进展智慧市监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是我局“六化”建设中监管方式智慧化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中心稳步推进智慧市监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在牵头抓总中“谋发展、抓统筹、建机制”,在日常推进中“周调研、月通报、季调度”,搭建起“1+4+N”的智慧市监服务体系,有效通过1套市场主体数据,建立了市场主体审批、监管、执法、信用的完整生命周期的数据链,客观、全面用数据描画出一幅幅“市场主体画像”,充分利用数据支撑、安全支撑、基础支撑、应用支撑这4个支撑,科学、合理、精准的服务全局网格化管理、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交易监管、互联网+执法等专项监管领域的应用场景,初步达到“一网统览、一网统管、一网多能”的阶段性成效,有效助力全系统市场监管工作网格化、智慧化转型。(二)政务服务实现新突破为全面贯彻落实我局“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18+5’系列方案”的工作部署,我中心通过“统一管理、免费申领、深度应用”的模式在全市政务服务领域推出企业电子印章,在西安市辖区内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均可免费制作和申领的企业电子印章,企业电子印章免费申领和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免费使用为西北首例。企业电子印章在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中的使用,突破了过去实体印章在时间、地域、系统使用等方面的限制,极大节省了企业签章成本。截止2023年底,全市电子印章累计发放367018枚,为全市10993个政务服务事项提供文件签署服务187893份,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助力全市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实现新突破。(三)网络安全事件“零发生”严格落实中省市网络安全政策及《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19家网络安全责任单位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2023年度我局网络安全工作开展顺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网络安全事件全年“零发生”。期间,我中心配合应急处重新修订了《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组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技能培训、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教育活动8次;印发第十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相关宣传册1000册;开展系统巡查12次;排查修复漏洞4次,共计800余个;处理各类应急故障7次,全局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稳步提升。(四)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严格贯彻执行国、省、市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档案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2023年度中心共接收市局登记企业档案1972卷,迁入企业档案282户,迁出企业档案47户;全年查询企业档案4457户,其中公、检、法查询1569户,公众个人查询2888户。(五)扎实做好日常视频会议服务保障我中心严格按照“会前准备、提前到位、现场监控、实时保障、配合联动、及时反馈”工作要求,用心做好市局系统视频会议服务保障工作。2023年,我中心共承接视频会议及相关技术保障任务130场次,其中国家局、省局及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视频会议共85场次,市局机关各处室技术保障任务45场次。存在问题一年来,中心在抓实党建工作的同时,积极抓好业务工作的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局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同时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刻,在后续工作开展中,我们要立足中心工作实际,注重统筹结合,把理论学习与我中心的主责主业融合起来,做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四、下一步计划2024年,信息中心将持续以智慧化赋能、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为主导,强化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市场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一)深化场景应用,做好智慧市监能力扩展更新观念、树新理念,坚定不移提升能力,推动智慧市监建设向纵深发展,打通链通市局-管理片区(区县局、分局)-管理单元(市场监管所)-管理网格(网格长、网格员)四级网络,进一步丰富现有业务模块,扩展双生监管、数据应用、质量一站式服务、阳光监管、社会共治等业务场景,全面整合市场监管事项,尽可能满足各业务领域实际工作需求,解决市场监管量大面广、点多线长问题,建成全市一流的智慧监管平台。(二)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档案工作提质增效借助“互联网+”平台,开通企业登记档案网上查询系统,面向群众提供线上查档方式,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查询自身登记档案,节约办事成本,提升用户体验;结合本市实际工作,制定《西安市企业登记档案管理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推动企业登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对现有档案库房及业务用房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中心档案存放条件,优化档案库管环境,提升档案工作效能,推动中心档案事业再上新台阶。(三)筑牢安全屏障,建立三个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密码安全为核心的全局安全防护体系,让各网络安全责任单位充分利用市局现有的网络安全设备、网络安全监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检查、等级保护及测评等公共资源,进一步提升全局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对木马病毒、网络攻击、数据泄漏、数据篡改等问题,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网络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和整改,第一时间确保不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筑牢我局网络安全防护屏障。(四)强化人才储备,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不断强化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通过邀请外部专家开展专项技能培训,组建不同领域的专家库,为监管手段智慧化奠定人才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