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做好全县水土保持和移民服务工作。业务范围:水土流失治理、检测预报、水土保持和移民开发项目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移民科技培训。 | |
住所 | 合阳县金水路 | |
法定代表人 | 罗峰 | |
开办资金 | 65.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61万元 | -26.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合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讲话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和省市部门年度工作重点,结合中心实际情况,超前谋划全年工作任务,以“改善群众生活、服务县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实现追赶超越”为总体目标,强化水土保持和移民后扶工作职能,不断自我加压,克坚攻难,细化具体工作,强化推进措施,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我县属三门峡水库移民安置县之一,共有移民直补人口2815户9684人,涉及12个镇(街)168个村542个村民小组。改善移民村基础设施条件,是实现安置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实施美丽家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升移民村的整体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抓惠民政策落实,完成年度移民直补资金发放任务。严格执行移民人口核查政策,加强移民人口信息档案的动态管理和更新,按照移民直补资金发放办法,确保资金足额、安全、及时发放到户。全年共发放直补资金581.04万元,惠及移民群众2815户9684人。二、抓民生工程建设,移民后扶项目任务全面完成。今年,我们持续聚焦民生,强化资金作用发挥。全年累计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861.14万元,实施各类项目81个,覆盖县域68个移民安置村。一是实施农田水利项目2个,新修40U型渠道1.44km及配套;新建浅水机井1座及电力配套设施等;二是实施人畜饮水项目2个,铺设DN90PE主管2307m、DN50PE管1627m、DN25PE管436m、闸阀井12座,混凝土破除396㎡,混凝土修补396㎡、修复机井1座铺设Ф63PE主管240m等设施配套;三是实施生产道路项目19个,铺筑15cm厚水泥路48725㎡;回填土方780m³;埋设DN90PVC管灌溉水管1517m;闸阀井4座等设施配套;栽植法桐509株,玫瑰木槿508株等。四是实施美丽家园项目5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382盏、铺筑15cm厚水泥路1251㎡,沥青敷面10485平方米,铺设透水砖8779㎡,混凝土硬化9601平方米;铺设草皮8866㎡,栽植各类苗木53558余株。截止目前,项目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在全县打造了新民、岔峪、西王、峪渠、东马等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繁荣、公共服务健全、群众生活幸福的移民安置示范村。三、抓流域综合治理,完成黄河西岸生态修复年度任务。今年,我们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指南,持续强化全县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经过全年共同努力,完成投资2398万元,主要有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023年坊新项目区建设,完成坡改梯5031.76亩;配套道路12.44km。完成投资1006万元。二是实施2023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4个,投资299万元,用于和家庄镇西马村排水设施修复、百良镇东宫城村人居环境整治、坊镇西蒙村花椒交易场硬化、金峪镇南永宁村塬面保护等项目。三是实施2023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完成投资1093万元,用于岔峪水土保持示范园项目和金水河永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四、抓扶持产业提升,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为做好乡村振兴提升工作,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在立足村情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着眼长远发展的基础上,竭尽全力把移民村打造成“乡村振兴样板村、美丽宜居新农村、文明家园先进村、产业发展标杆村”。全年共安排资金365.8万元。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移民科技培训项目投资40万元,实施技能培训类项目3个,召开实用技术培训和乡村振兴考察学习20场次,累计培训移民600余人次,辐射带动当地群众1200余人次;二是实施移民大学生补助项目1个,发放29.3万元为52名移民子女进行学历补助。三是实施移民产业开发项目5个,完成投资296.5万元,栽植瑞香红苹果苗4000株及设施配套;增设防鸟网35200平方米,大棚膜79300平方米;新建钢结构棚767平方米,修补68.5平方米等配套;新建蓄水池一座,安装围栏1623米,铺筑15cm厚混凝土273平方米;安装水肥一体化等设施配套。通过项目的实施,为人居环境优化,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直补资金发放,改善了移民的住房生活条件,实现了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通过认真落实生活直补资金发放到户,保证了移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促进了移民群体稳定;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移民安置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渠路水的综合配套和环境改善;通过实施产业发展扶持项目,促进了移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了移民增收;通过技能培训,使多数移民掌握一技之长,促进了家庭收入稳步增长。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移民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主导产业不突出,多数村没有形成“一村一品”产业。2、移民安置村美丽乡村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仍然滞后,群众文化娱乐设施缺乏。3、移民群众科技致富能力不强,接受新技术、新产业意识还不强。整改措施:1、按照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整体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群众收入。2、移民群众传统思想沉淀较深,观念相对保守,科技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信息、新技能的能力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此移民后期扶持要把文化科技素质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四、下一步计划2024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时足额发放2024年大型水库移民直补人口,二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及移民安置村的农田水利、生产道路、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提供根本保障;三是创新培训模式,拓宽致富途径,切实增强移民群众致富本领;四是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着力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追赶超越的姿态开创水保移民工作新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市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授予2023年度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