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8 10:15
单位名称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业务范围: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种植业病、虫、草监测及其防控技术指导、植物检疫、土壤化验及肥力监测、农村能源技术推广。
住所 合阳县东新街75号
法定代表人 王亚生
开办资金 272.8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89万元 111.84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围绕粮油作物,研推高产配套技术。主要抓好小麦、玉米、甘薯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相关试验示范,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1、在黑池镇太定村、城关镇安阳村、王村镇北王村、坊镇乾落村等共开展小麦试验示范工作10余项。先后建立了小麦“3335”宽幅沟播集成技术示范2个,旱地小麦3335技术模式暨宽幅沟播示范田1个,旱地小麦节水补灌暨宽幅沟播示范田。小麦宽幅沟播示范区水地亩产714.7公斤,旱地亩产588公斤,在全县夏粮高产竞赛中分别荣获水地组和旱地组第一名。2、在黑池镇太定村建立小麦-夏玉米“吨半田”示范方300亩,夏玉米示范田经过市级组织实收测产,亩产895.9公斤,位列全市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百、千、万”示范区实收测产现场和视频会(夏玉米)产量榜首。天泉家庭农场小麦-夏玉米“吨半田”亩产1610.6公斤,实现了一年两料“吨半田”的目标。3、继续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在新池镇北沟等村设立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方田500亩,开展4+2、4+4模式、品种、化除配套试验示范。示范田玉米平均亩产617.5kg,大豆平均亩产131.2kg,达到了”玉米基本不减、多收一季大豆“的目标。4、在路井、王村、金峪等镇布设化肥利用率、肥效、“三新”技术展示等试验示范,探索土壤修复菌剂、化肥减施、配方验证等生产技术。5、开展肥沃健康的生态农田试验示范。该试验采用土壤培肥健康技术+高产良种组合+使用高效有益微生物、矿物和植物制剂+植物胁迫诱导技术(冷诱导+光诱导+生物诱导)+病虫害生态化防治技术,推行粮-肥-经轮作,第一个4年轮作周期,试验目标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5个百分点,化肥施用量减少50%以上,平均年产粮食800公斤/亩,平均每年非粮农产品销售收入10000元/亩。全国小麦体系副首席专家常旭虹、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渭南市市长陈晓勇、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宁殿林、省小麦体系首席专家张睿等专家领导多次调研指导。二经济效益及成果。今年在粮食提升工程、化肥减量增效、大豆玉米示范、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招商引资976万元,重点实施了以下项目。1.主要经济效益粮食提升工程项目。通过提升,在黄灌区黑池镇率先建设2.01万亩高标准、高质量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单产超过1000公斤的“吨粮田”,辐射带动黑池镇、新池镇、路井镇、坊镇等黄灌区粮食规模化经营4.23万亩,吨粮田“夏玉米+小麦”项目区一年两料亩平均节本增效272.7元,6.24万亩共节本增效共1701.4万元。2.化肥减量增效项目。2023年,依托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在粮果等主要作物上建立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3500亩。通过技术示范带动全县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达到118.5万亩次,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开展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4个,设置“三新”技术核心示范1个,完成农户施肥调查100户,向社会公开发布粮果作物肥料配方5个,完成无人机叶面施肥0.3万亩。示范区内集成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创建示范样板200亩,强化了“三新”技术落地。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项目。2023年共完成预布设点位校对、开展外业调查与采样、数据整理审核1174个。在全县水、旱地9个村120户农户和14个市场化主体开展了主要农作物秸秆的产生利用情况调查,调查核算结果显示2022年度全县秸秆产生量27.7338万吨,可收集量24.0109万吨,利用量23.0980万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2%。12月份牵头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工作,印发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倡议书等宣传资料1.5万份,宣传条幅60条,录制宣传音频通过合阳农技工作群指导各镇街开展宣传。争取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建设项目。拟建重点监测点1个、普通监测点3个,购置仪器设备28台套。总投资242万元。目前完成了项目申报、监测点选定、资金承诺等前期工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一)存在问题1、创建文明城市,包联小区设施老旧。2、单位职工老年化比例大。3、新技术新品种多,职工业务知识面需跟上更新速度。4、中药材及甘薯等农作物种植,存在很多的局限性。5、农村沼气安全存在很多隐患。(二整改措施)1、“下沉入户”引导包联小区内居民从我做起,文明入心。在进入供暖季之前,更换移动门,中心联合物业对锅炉房、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同时锅炉工、水工进行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供暖正常。组织小区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召开了小区管理会议。争取将小区建设成文明、安全、和谐的幸福小区。2、爱才护才,积极招聘专业人才,为单位注入新鲜血液。3、积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为大家提升业务能力。4、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为完成《道地药材绿色规范化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科技项目申报及市科技局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现场调研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县中药材产业技术培训会;配合省中药材体系首席专家、市中心主任、市农科所来我县开展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协助卫健局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相关工作。5、定期指导各镇街开展辖区内户用沼气使用情况摸排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根据摸排情况,逐镇街开展户用沼气安全隐患整治,全年安排开展沼气安全隐患排查5次,排查范围覆盖全县户用沼气、养殖小区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年内未发生沼气安全事故;迎接了全市沼气安全交叉检查和市农业农村局对大型沼气工程安全生产检查,深入华州区开展沼气安全交叉检查。四、2024年工作计划1.开展试验示范。引进粮食新优品种10个,示范推广小麦宽幅播2000亩;玉米增密度、5335示范500亩,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500亩,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2.加强农环建设。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建立农业生态技术示范500亩。在沿黄镇村开展农业生态示范、宣传,做好农膜监测工作。3.提升监测能力。加强重大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发布技术情报12期。做好7个草地贪夜蛾高空诱捕点监测。培育植保无人机防控病虫统防统治组织1个,力争飞防面积达到50000亩/次,完成小麦制种田产地检疫10000亩,抓好苹果蠹蛾阻截防控工作。及时做好冻害干旱灾害预警。4.强化信息引导。开通合阳农技抖音官方号,执行小视频奖励制度,提升合阳农技微信公众号、合阳农技抖音官方号关注度。全年发布技术、三情各类等信息180余条,制作农业技术抖音40条,省市信息采纳率达95%以上。5.狠抓项目工作。继续实施第三次土壤普查、一喷多促、化肥减量增效、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药材试验等项目。开展小麦、玉米高产竞赛。加强项目中后期建设和管理,适时召开观摩会,推广粮食高产技术。围绕小麦示范方田、主要生产带开展小麦叶面喷肥3000万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全省2022年“三大”行动先进单位“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优秀单位“土肥水农业环保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工作”“土肥水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