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科学技术交流馆

西安市科学技术交流馆

发布时间: 2024-04-08 10:04
单位名称 西安市科学技术交流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提高人民科学素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科技法规宣传·科技成果展览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粉巷22号
法定代表人 董江
开办资金 171.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25万元 86.7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科普大篷车志愿服务工作2023年,市科技交流馆科普大篷车志愿服务队按照年度服务计划以及“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系列活动安排,广泛深入全市各区县尤其是科普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的“三进”活动,不仅有常规展品的展示、讲解,今年还加入了科普剧、科学实验的表演,手工制作、科学小课堂等丰富有趣的内容。2023年,共开展科普宣教活动37场次,其中前往农村活动15场次,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网络科普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科普”优势,利用西安科普网、“西安科普”微信公众号、“西安市科技馆”微博三个平台,不断加强线上科普宣传力度。在“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市科协九大”等重要时间节点,我们在“西安科普网”、“西安科普”微信公众号上对科技创新、科学家精神、学术交流、群众关注热点知识的推送;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节日期间积极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开设“乡村振兴”、“西安因你而美”、“西安读书日”等专栏,大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培育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推进安全风险防范及应急科普知识宣传,特别是对自然灾害防范、消防知识、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不断提高公众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市科协,围绕“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产权宣传周”、“第35个保密宣传教育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为提升网宣人员专业能力水平,全年组织开展了多项培训活动,其中包括微信公众号运营与制作、短视频运营、保密教育、网络安全意识培训等。同时鼓励人员加强科普内容创作,今年共发布原创科普文章48篇,并且联合市地震局、市中心医院眼科等单位发布科普作品。高质量原创科普内容对创作者的科学水平、科学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下一步还将为此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培训。(三)科教活动组织工作1.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陕西赛区活动。协助省青少中心做好赛事的组织协调工作,引导、动员全市青年学生踊跃投身科普创作和科技创新,3月初顺利完成所有作品审核上报工作,5月中旬,大赛落下帷幕,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共248人,市交流馆获得优秀组织单位,1名工作人员获得优秀组织工作者。2.举办西安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水平,经过周密细致的赛前筹备,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西安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于7月31日在西安航天菁英学校小学部成功举办。本次竞赛参赛学生共计266人,参赛学校共计50所,参赛队伍共计135支,设有机器人创新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RIC普及赛和无人机智能编程赛四个赛项,竞赛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知识点多,技术含量高,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对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的探索,使青少年对科技领域有了更加直观全面的认知和理解。比赛最终产生一、二、三等奖112个,优秀教练员、先进个人49个,优秀组织单位19个,比赛结束后第一时间完成了全部获奖证书的制作和发放。3.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7月23日,中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安分营如期开营,来自我市各区县5所高级中学的121名师生分别参加了常规营、兵器专题营、西部营、省级分营以及两个线上分营的活动。为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我馆接到活动通知后第一时间制定了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审核汇总所有报名学校及师生信息,采购分营物资,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派出3名工作人员担任分营领队,负责全程对外联络,对营员进行营前培训,发放队旗、服装、解暑降温物资,协助带队老师及时解决营员遇到的各种难题,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四)科技馆筹建工作1.项目推进方面。协助科技馆撰写向省市领导的汇报材料及相关文件材料30余份,协助编制招标技术性文件、科技馆管理运营机制,参与课题研究工作。2.调研培训方面。组织人员赴河南、北京、黑龙江等地考察调研当地科技馆及研究院所,赴合肥进行展品创新开发主题培训,赴青岛科技馆参加随岗培训,赴芜湖参加科博会,为优化西安科技馆展陈设计、制定场馆运营方案寻求宝贵经验。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科普大篷车志愿服务活动全年累计参与人数41000余人,累计捐赠科普读物10000余册,累计捐赠交流馆设计制作的“流动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实验套件100套。(二)西安科普网、“西安科普”微信公众号、“西安市科技馆”微博三个平台2023年推文共计5458篇。其中,西安科普网发文4266篇,西安科普微信公众号发文718篇,“西安市科技馆”微博发文474篇,粉丝和订阅人数持续攀升。(三)各类青少年科教活动的开展,让我市中小学生感受科技魅力、科学家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四)科技馆早日建成,对提升我市公众的科学素养、更好的传播科学精神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存在的问题(一)科普传播方式略显单一大篷车志愿服务活动受场地设备条件限制,活动内容较单调,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二)科普人员能力仍需加强目前我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从事行政、管理等岗位,相关学科性强、专业性强的科普人员缺乏,在开展科普活动时,相关科普活动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四、下一步的打算(一)科普宣传工作1.按照市科协的安排积极配合科技馆做好一网一号的交接工作;2.积极谋划科普宣传新手段,承接科协布置安排的新任务。(二)流动科技馆工作1.开展科普大篷车“三进”活动,计划2024年开展次数不低于30场次。2.完成科普大篷车车载展品更新采购工作,计划更新展品8-10件;(三)青少年科普工作1.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竞赛类青少年科普活动1-2场次;并积极承接科协布置安排的新任务2.开展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四)西安科技馆筹建工作协助科技馆完成筹建各项相关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第六届西安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组织单位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