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等领域综合执法。市本级及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振兴路10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西锋 | |
开办资金 | 144.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8.94万元 | 509.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5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事项,没有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业务活动1.深入推进文化综合执法改革。制定印发《执法取证指引》,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分析会议制度。优化投诉受理机制,建立与市局批办12345对接的投诉受理二级平台,办结投诉4115件,累计赔偿金额100余万元,投诉受理数量、办结数量和游客满意度居全省第一。2.扎实抓好文旅市场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办。全市累计检查经营单位18077家次,办结案件283件,全年办案数量首次突破200件,是我市历年来办案最多的一年,罚没金额342万元,收缴非法出版物3300余册;市支队办结案件101件,罚没金额88.53万元,完成线索核查173件。市支队荣获“2022年度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3个案件入选文旅部“2021-2022年度、2022-2023年度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8个案件分别入选省文旅厅“重大案件”“优秀案卷”“规范案卷”,3人荣获“2022年度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文化市场:开展文化娱乐场所、艺术考级、艺术品市场、暑期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整治,深入区县核查问题线索56件。加大剧本娱乐场所执法监管力度,开具《问题整改通知单》30余份。与市公安局建立每月联合检查机制,常态化抓紧书画市场监管。开展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现场监管及票务专项整治,全过程监管大型演出活动21场,约谈大型演出举办方16次,严厉打击未经批准擅自售票、捂票、囤票等违法行为。开展脱口秀演出专项检查,集中约谈****等10家脱口秀重点演出单位。填补艺术品市场办案空白,查办的“****经营含有《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第六条禁止内容的艺术品案”被文旅部评为“2022-2023年度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旅游市场:联合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9次,召开联合执法座谈会4次,健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5项机制;加大在线旅游市场网络巡查力度,巡查经营单位109家,约谈重点线上旅游经营平台8次。深入推进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开展“出境游”违法违规线索摸排,约谈提醒34次,召开警示会5次。优化异地协查流程,强化协作核查机制,协助武汉等11个外地市共核查问题线索26件。办结西安****公司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案、陕西****公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案等典型案件。广播电视和网络领域:加强网络文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网络艺术品市场、“自媒体”乱象、网上制售涉政有害电子出版物等专项整治,累计网络巡查240小时,远程检查网站58家,巡查网络文化经营单位、网店220余家,“自媒体”账号160多个,办结西安****公司提供载有危害社会公德的文化产品案等典型案件。开展广播电视无线电秩序管理、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等专项整治,开展跟踪式巡查,拓展办案领域,查办临潼****中心播出机构违规播放药品广告案和西安****公司擅自截传、解扰广播电视信号案,确保我市广播电视播出和传播安全。出版版权和电影领域: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清源、固边、护苗、秋风2023”、“知识产权保护”、“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电影版权保护”等专项整治,坚持打防并举、综合治理,收缴非法出版物3300余册,查处****书店超出经营范围从事出版物批发经营、西安****学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作品、陕西省****中心未经批准擅自编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等案件。持续推进“双打”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开展“知识有权保护有我”进校园等知识产权宣传活动。3.围绕中心工作,扎实完成安全生产、节日期间市场检查、违规倒卖售卖景区门票专项整治等工作。一是认真开展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督查,做到日常执法检查必查行业安全生产情况,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检查问题登记、移送、整改机制。二是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实行市支队领导带班、处级领导带队督查机制,做到检查区域全覆盖。全年各重大节日期间,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53人次,检查文化旅游各类经营单位4462家次,处置各类安全生产隐患149个。三是开展违规倒卖售卖景区门票专项整治。市支队共出动431人次,检查高A级景区32家、博物馆(纪念馆)25家、陕历博周边旅游市场24次、导游85人次,召开专题座谈会3次,办结案件线索2件,移交公安机关线索1件。4.持续加强“双随机一公开”、“三项制度”、“互联网+监管”和“平台”应用工作,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协调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市支队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做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将部门联合抽检占比提升至7%以上,并纳入支队年度考核指标,今年通过双随机抽查1594家,开展部门联合抽查45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梳理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和执法事项清单218项,制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执法目录》;常态化组织案审会,制定《初步法制审核意见书》,确保案件办理合法规范,累计审核案件79件。完善“互联网+监管”平台执法人员信息,共录入执法检查1025项,行政处罚20项,在线填报数量位居我市前列。完善行政处罚信息的归集、公示程序,公示行政处罚信息111件,合格率100%。持续加强“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工作,推行市支队各大队联系包抓区县责任制。5.狠抓执法业务培训,大力提升综合执法能力。一是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成果显著。在第三届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中,西安市代表队获得团体全能第二名,为我省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受到文旅部等8部委通报表彰。在全省第三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中,西安市代表队获得包括团体全能第一在内4个团体第一、共21项奖的好成绩。二是扎实组织考察培训。组织执法骨干赴厦门市、昆明市、杭州市考察学习,分批组织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出版(版权)电影、广电网络领域执法业务培训4期,选派执法骨干参加中省市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共10期,各项培训累计参训人数664人次。三是制定《2023年度法治学习计划》,实行周三法治集体学习制度,督促全市执法人员落实在线培训任务、参加线上考试,市支队3名执法人员取得律师职业资格。6.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支队领导与各大队负责人签订《2023年度目标责任书》,夯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责任。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制定《市支队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方案》,围绕“政治坚定、行为规范、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总目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培训等方式,努力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党风廉政展览,认真开展第六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重要节日前进行廉政教育、重申廉洁过节要求,落实每季度廉政谈话提醒制度,切实强化党员干部廉洁执法意识。二、社会效益2023年全市累计检查经营单位18077家次,办结案件283件,全年办案数量首次突破200件,是我市历年来办案最多的一年,罚没金额342万元,收缴非法出版物3300余册;市支队办结案件101件,罚没金额88.53万元,完成线索核查173件,查处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案件,为维护我市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三、存在的问题2023年,支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旅局的要求相比,与新的形势和任务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机构改革还在进行中,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工作保障。二是城区个别宾馆、酒店、住宅小区仍存在非法安装境外电视信号接收设备、收看境外节目的现象,但在查处违规安装电视信号接收设备时没有强制权,无法扣押相关设备,存在执法尴尬。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深化学习贯彻思想主题教育。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实践活动,把主题教育同完成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2.深入推进执法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文件精神,主动对接市级相关部门,尽快明确执法机构性质,督促区(县)、开发区严格落实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全面整合职能,完善执法机制,充实执法机构人员,加强执法保障。3.认真履行文化旅游市场执法监管职责。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加强对上级主管部门关注的、文化旅游市场热点、在线旅游、剧本娱乐场所等新领域新业态和禁止内容类案件的查办,切实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大兴调查研究,努力解决执法监管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工作方法,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机制,努力推动我市文化综合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4.围绕中心工作,继续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三项制度”、“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和“互联网+监管”等重点工作。巩固成果,总结经验,抓好落实,保持在省市考核排名中位居前列的良好态势。5.组织开展执法业务学习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抓好以案施训、案卷评查、对口交流等培训,加大赴外地考察学习频次和参与度,全面提升全市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6.开展执法业务督查考核。组织实施对区(县)、开发区综合执法机构和市支队内设大队的执法业务年度考评,努力提升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业务水平。7.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巩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果,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强化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行为规范、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综合执法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办结投诉4115件,累计赔偿金额100余万元,投诉受理数量、办结数量和游客满意度居全省第一。受奖励情况:市支队荣获“2022年度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3个案件入选文旅部“2021-2022年度、2022-2023年度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8个案件分别入选省文旅厅“重大案件”“优秀案卷”“规范案卷”,3人荣获“2022年度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诉讼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