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康市>
安康市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安康市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4-07 17:20
单位名称
安康市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移民(脱贫)搬迁安置工作提供管理与服务。编制与落实移民(脱贫)搬迁工作<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搬迁政策/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监督/检查>县区移民(脱贫)搬迁安置工作<编制/检查/申报/验收>移民(脱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护坡挡墙>项目移民(脱贫)搬迁土地腾退工作移民(脱贫)搬迁安置工作<政策宣传/联络协调/统计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管理>
住所
安康市高新区安康大道28号
法定代表人
王纯凯
开办资金
6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安康市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42万元
75.8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避灾搬迁省级试点强力开展。积极与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衔接沟通,将汉滨区纳入省避灾搬迁观察点之一,采取建立“市区一体、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典型经验。目前,总投资1.26亿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录入避险搬迁系统300户1100人,已实施完成99户418人。(二)新一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扎实推进。一是参与起草《陕西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指导意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安康市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实施意见》草拟工作。二是按照新一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通过信息比对、现场观测、入户走访和第三方认定等措施,精准锁定搬迁对象1.12万户3.87万人。三是按照国债项目申报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数据审核、校对、申报工作。(三)旧宅腾退助力乡村振兴富有成效。持续抓好旧宅腾退和增减挂钩工作,完成旬阳、汉阴、恒口示范区等市级验收4168亩;完成汉滨、紫阳两个县(区)4个增减挂钩项目的省市县三级验收工作;积极协调汉滨、岚皋、石泉等包装增减挂钩项目5个。按照“先垦后用”的原则,在偿还指标欠账、留足发展用地的基础上,力争通过增加挂钩政策有效运用,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要素保障。(四)巩固衔接牵头作用充分发挥。认真履行市局安排牵头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职责。一方面,制定任务清单,夯实18项重点任务,保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顺利通过省级年度考核评估。另一方面,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筹措6.6万元支持发展,指导帮扶村编制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设美丽社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政策要求,全市精准锁定1.12万户3.87万人避险搬迁对象,上报2024年度避险搬迁对象1164户4566人,省财政厅下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增发国债)项目资金1746万元,6个县580个在册隐患点、1164户受灾害威胁户的特别国债避险搬迁计划任务已通过国家初验,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已通过发改部门审核批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部分搬迁社区配套设施按照当时保基本要求建设,由于居住人员不断增多,后续维护费用没有来源,影响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二是部分腾退地块管护责任不明晰、后期监管不到位、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二)改进措施:一是强化责任担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后续扶持相关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二是全力推进腾退复垦后续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明晰管护责任,加强后期监管力度,规范资金使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谋划新局做好避险搬迁,提前做好对象信息入户采集、数据审核等工作,精准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新一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二是推动全局做实旧宅腾退,按照“即搬即拆”原则,指导各县(市、区)策划包装项目,加大旧宅腾退和结余指标流转交易,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用地和资金保障。三是对位布局做精易地搬迁,抓紧完善《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新增住房需求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程序送审印发后,指导各县(市、区)切实做好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新增住房需求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