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安康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4-07 17:17
单位名称 安康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应急管理提供执法保障。依法统一行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煤矿除外)、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执法领域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执法职责,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13号市政府行政中心五楼
法定代表人 郎妮娜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2万元 14.0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举办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推进分级分类管理。联合相关业务科室对58家市级执法企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下达文书162份,开展执法检查63次,发现问题隐患316项,已整改294项。(二)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依托全市“互联网+执法”系统下达执法文书3670份,执法检查企业534家,开展执法检查次数949次,发现违法行为1426项,全市典型案例共报送48例,报送率、合格率均为100%。(三)认真组织参加异地交叉执法督查。组织全市应急系统执法人员148人次,聘请专家70人次,对6个兄弟市开展48天的异地交叉执法督查,检查企业828家,发现问题隐患4906项,其中一般隐患数量4713项,重大隐患数量193项。(四)全面完成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向省厅、局党委和财政部门汇报争取市、县两级执法办公、库室用房和配套资金的支持,截止目前,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创建任务,进一步夯实执法基础建设。(五)积极推动“两员”选聘。组织全市发布兼职技术检查员招聘报名公告,认真组织社会监督员推荐工作。31人被聘任为技术检查员,11人被聘任为社会监督员,进一步夯实基层执法力量。(六)扎实开展工贸行业2023专项行动。工贸行业专项行动共排查出一般隐患1434项,重大事故隐患20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异地交叉督查期间,共反馈工贸行业一般隐患586项,重大事故隐患32项。(七)严格开展有限空间专项整治。自查自改阶段共发现问题隐患68项,均已整改到位;专项执法阶段,对56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隐患108项,均已整改到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度以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为主线,以严格执法为抓手,我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执法专业力量不足,尤其是新工艺、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出现,对安全监管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安全检查查不出问题”的情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行政执法人员力量保障不足。执法队伍长期存在部分内设科(队、股)室空转的现象。(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执法人员业务轮训。2024年将对全市行政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管人员进行业务轮训,督促各县(市、区)利用“小讲堂”等方式定期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加强“两员”工作落实。通过前期招聘的兼职技术检查员参与执法检查,缓解基层执法人员不足的现状,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的管理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聚焦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持续加强对基层执法工作的指导力度,继续开展执法业务轮训工作,强化“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不断提高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二)统筹开展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工作。加强对市局各执法组和县(市、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业务指导,将县(市、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市对县考核内容,督促县(市、区)“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完结率和公示率达到两个100%。持续推进多部门联合执法,实现一家市场主体联合多家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减轻企业被检负担。(三)扎实开展市级执法网格企业全覆盖执法。按照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和精准执法要求,全年对市级执法网格企业开展一轮次全覆盖执法。对近三年内曾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一年内因重大事故隐患被应急管理部门实施过行政处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未按期整改销号、纳入失信惩戒名单、停产整顿、技改基建、关闭退出以及主要负责人安全“红线”意识不牢、责任不落实等企业单位,纳入重点检查企业范围。(四)持续开展案卷评查和执法评议考核。将执法质量作为案卷评查重点,对年度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案卷开展评查,以评查促规范,持续提高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健全完善执法评议考核制度,从执法力度、办案质量、工作成效、指导服务等方面对执法工作开展评议考核,依法依规责令改正存在违法、不当情形的行政处罚。(五)夯实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异地交叉反馈问题整改台账,对存在重大隐患、多次查出隐患的企业,属于市级执法网格的,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查出隐患及时整改;对于执法网格以外的,要及时督促相关县级执法机构增加执法频次,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并且举一反三,确保消除其他同类型事故隐患。督促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继续摸清辖区工贸企业基本情况,逐步清理“僵尸”企业,加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企业职工公共安全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