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7 17:09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提供检验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监测、监督·农业初级产品监测、评价·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技术培训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陈沟村郑组党校东侧苗圃院内
法定代表人 孙小涛
开办资金 6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26万元 71.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中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2023年以来,在区农业农村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局年度工作安排,区农检中心严格执行八项重点工作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农产品检测、绿色认证、种植业农产品全程控、承诺达标合格证体系建设等工作,目前各项工作任务均已完成,现将全年业务工作总结如下:围绕年初局目标责任书、绿色农业“蓝盾行动”和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要求,结合中心业务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精准掌握重点产品生产情况并开展分类指导,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和主体诚信管理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一)完成省级农安县创建验收年初按照省、市、区农安县验收工作安排及时对接相关部门,做好基地、监管站的检查指导,对50项指标资料的查漏补缺准备完善,同时结合日常工作加大农安县创建宣传,提高生产主体知晓率和满意度。4月24日市级验收会议结束后,将整改反馈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做到立行立改。10月18-19日,配合局发展规划科开展省级验收迎检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二)抓好农产品检验监测,做好例行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按照市、区下达的监测任务,细化监测任务到每个月,逐月完成例行抽检。全年全区共定性检测样品21728批次,完成目标任务21600批次的100.6%,其中蔬菜16607批次,水果5121批次;检测合格率均达100%。定量检测样品524批次,完成目标任务521批次的100.6%;其中涉及蔬果20个种类,其中蔬菜306批次,水果218批次;检测合格率均达100%。全年配合农业部、省、市例行监测,共抽送样品300批次,合格率达100%。专项抽检主要采取速测定量相结的方式针对1-2月的草莓(104批次)、6月的豇豆(23批次),7月的桃(76批次)、8-9月的葡萄(53批次)、红薯(14批次)、辣椒(12批次)、猕猴桃(106批次)、10月的石榴(139批次)进行抽样检测。风险监测主要针对5个大规模种植草莓街办的草莓(调查20余家种植户投入品使用情况,并抽取了43批次样)、铁炉街办的猕猴桃(调查30余户,抽取60批次样品)和临潼石榴地理标志范围内的石榴(调查30余种植基地及农户,抽取68批次样品)进行抽检和风险分析。(三)加强基地监管,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基地检查监管,重点开展基地投入品使用的检查,加强用药指导,提高安全科学使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毒、禁用农药。同时查看产品生产、包装情况,指导生产基地检测人员做好产品上市前自检工作,保障其上市的农产品安全可追溯。全年共出动95人次到生产基地开展了基地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现场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读本、折页《禁限用农药名录》《豇豆经常检出问题农药清单》《芹菜绿色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等资料600份,并在醒目位置张贴《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开展了针对豇豆(4-8月)、芹菜(2-9月)、韭菜(3-9月)“三棵菜”和辣椒(8-10)的专项整治,前期进行种植主体调查统计,生长期加强投入品使用检查和指导,上市期加强抽检。通过监管巡查抽检,发放制式承诺达标农产品合格证等途径,切实抓好重点农产品源头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四)开展绿色认证、良好农业认证及复查换证绿色食品认证全年目标任务为3家。已完成房河果业专业合作社、骊山街办军武家庭农场2家新认证,指导美林、龙河、石榴红、秦煌、果友、丰乐6家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及企业完成了绿色食品复查换证,完成任务的267%。按照GAP复查换证工作要求,指导我区果友、榴苑、新华、龙河、茂林、石榴红6家合作社及企业完成复查换证。(五)建立智慧监管工作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今年新增追溯主体9家,目前,临潼区累计入驻追溯平台并配备追溯设备的生产主体55家,“二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省级以上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和“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中重点产品生产主体均纳入追溯和合格证开具管理。为23个街办下发了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终端一体机,并在每个街办设立合格证打印便民服务点。完成区、街、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和重点规模种植主体智慧监管App信息注册入库和入网格,截至目前已完成入网监管主体104家,其中企业3家,家庭农场31家,合作社59家,种植个体11家(包括2家豇豆种植主体),初步将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和“菜篮子”产品中的中小农户全部纳入智慧监管平台。配合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调研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次。截至目前,已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249751张,附带上市农产品316吨。(六)加大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整理上报临潼石榴、火晶柿子、圣女果、鲜牛乳、淡水龙虾5个名特优新产品的消费指南至《全国名特优新网》,对临潼圣女果、鲜牛乳进行了年度确认。经调研摸底,申报“临潼鲜桃”为我区2023年名特优新产品,确定临潼区鹏飞家庭农场、仁宗街道茨林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经营主体申报单位,现已按要求委托第三方公司公司进行产品鉴定,申请资料已递交。深入调研穆寨街办业池村香椿产业发展情况,为业池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销售香椿提供产地溯源及明年申报名特优新打好基础。开展包装试点工作,按照《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产品包装标识试点》要求,结合企业意愿,已将西安市临潼区骊东富硒石榴专业合作社的《包装标识试点申请登录表》报至市农检中心,已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纳入2023年生态环保优质农产品包装标识生产应用试点名录(农质安(外)函[2023]237号)。配合局发展规划科,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第三十届杨凌农高会、第二十届农交会,宣传展示我区临潼石榴、石榴酒等特色农业发展成果。(七)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信息报送工作一是开展检测类技能培训:全年共开展街办监管站检测培训2次,培训人员44人次;开展村级协管员检测培训1次,培训人数55人次。为农产品种植基地发放检测设备,开展种植合作社及农户1对1检测培训18次,培训人数18人次。二是开展检测技能竞赛:开展区级检测技能竞赛1次,在全区22个街办监管站及13家绿色认证基地检测人员中优选4名代表,组团参加西安市第十三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并取得全市第二的好成绩。三是开展监管及合格证培训:组织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会1次,对23个街办监管员、46个村级协管员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临潼区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相关要求;召开临潼石榴绿色食品暨农产品地理标志技术培训会1次,培训果农32人;召开智慧监管平台及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终端一体机操作培训会1次,组织学习了省市关于贯彻落实农安法承诺达标合格证等有关规定衔接工作的通知,邀请技术支持公司技术人员讲解并示范使用。四是开展各类宣传:开展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会1次;开展放心农资进乡村宣传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下乡村进基地3次;参与区团委、局党委组织的”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青春志愿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志愿宣传活动1次;开展“俑动中国泉润临潼—一个倾国倾城的地方”口号宣传1次;知识产权宣传周在街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产权内容2次;结合日常下乡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禁毒工作宣传、防灾减灾宣传、诚信进农村宣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普法宣传等活动10余次。五是做好信息报道:编辑美篇信息47篇,联系媒体,向学习强国、秦文、西安网、县域新闻、陕西农村报、西安日报推送信息被报道30余篇。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有力的保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并取得一定成效。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监管基地多,工作人员少,监管工作不是很到位;二是品牌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亮点,今后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亮点。三是实验室缺乏硬核检测人员,存在停滞风险。四是项目经费不能及时批复,影响各项工作推进。四、下一年年工作打算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做好企业绿色认证、名特优新产品申报、追溯体系纳新和运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优质农产品包装试点工作。二是继续开展农产品常规农药的例行监测抽检,加大对三颗菜的抽检比例,提高个体农户抽检比例。继续开展重点农产品的风险监测工作。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监管,对于违规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的企业移交执法部门,坚决予以打击和处罚,共同维护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做好实验室复查换证工作,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运行。五是继续开展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加大自有品牌宣传推介,争取培育更多知名品牌,积极组织参展,利用展会平台和媒体宣传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洽谈、产销对接,多渠道提升临潼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