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后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丝绸之路的宣传和文化交流服务。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主题文化活动的组织,丝绸之路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摄影艺术研究与服务;为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办公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19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谭小平 | |
开办资金 | 557.8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91.91万元 | 659.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后勤中心)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中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按照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省丝艺中心以主题教育和“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着力抓管理、强保障、优服务,圆满完成2023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下。一、节能工作走深走实一是数据填报规范化。做好日常能源消耗统计、材料整理;监督指导厅直各单位做好节能工作。二是宣传引导有序化。悬挂海报,摆放展架,轮播节能公益片,做好节能宣传;积极组织参加垃圾分类讲座;举办现场打卡留言践诺活动,增强节能意识。三是反食品浪费工作常态化。制定《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办法》,成立食堂节约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今天你光盘了吗”等示范活动。四是落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制定出台《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实施办法》;制定《节能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做好办公区域日常节水节电巡查工作;按季度对水电气使用情况、办公用品、保洁维修物料消耗情况进行往年同期数据比对,调整节能措施;11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中期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二、机关服务保障有力有序一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成立省丝艺中心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节假日全面检查制度和日常巡查制度;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组织物业和食堂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考试,开展消防应急演练。二是扎实做好房产工作。规范办公用房、家属院、公租房管理和干部住房档案管理工作;推进省直机关分房工作;抓好商业房产精细管理;启动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三是推动物业精细化管理。制定《厅机关停车管理方案及家属院停车收费方案》、《厅机关会议室管理制度》、《物业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发放《2023年度服务保障工作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掌握干部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为下一步后勤服务工作的提升夯实基础。四是推动食堂服务水平上新台阶。在全厅推行试菜制度;定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掌握评价和意见,及时整改提高。三、惠民平台业务提质增效一是惠民活动异彩纷呈,品牌魅力充分彰显。围绕“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专题,全年精彩不断”方针,组织开展文旅惠民活动;举办四周年品牌活动;做好季节文章,推出季度主题活动;抢抓节假日市场,推出优惠举措。二是文旅融合纵深推进,多元业态释放活力。持续加强区域文旅资源整合,上架更多特色鲜明、差异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升级消费体验;发展露营经济,在惠民商城开设露营户外专区,打造宣传专栏,加大推广力度,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极;支持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助力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三是建立省市联动机制,释放惠民政策红利。为各地市文旅局及西安市人民剧院、开元大剧院、西咸新区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等文旅企业各提供1000张面值为200元的实体文旅惠民卡,激发各地市、企业参与文旅惠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推出相应的文旅惠民举措。通过省市联动,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打出提振文旅消费、激发市场活力的“组合拳”。四是引导精品艺术创作,培育壮大演出市场。按照厅党组安排部署,多方联动,大力支持先进艺术展演;振兴陕西传统文化艺术,设置秦腔专场补贴。五是深度赋能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将脱贫地区的景区纳入惠民平台,给予政策倾斜,为乡村旅游聚力引流,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推乡村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惠民商城充分挖掘、整合脱贫县生态、非遗文化、传统技艺等特色资源优势,开设脱贫专区,积极助力脱贫县商品经济发展,为脱贫县产品销售拓宽渠道。六是加强宣传营销,扩大平台影响力。围绕厅重点业务活动,联合相关业务处室,依托平台优势资源,开展重点业务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宣传营销;针对不同节日、活动开展各类宣传营销,打造端午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活动、丝艺节三折购活动以及四季度“炙炙红叶·赏秋逐冬”活动等。七是规范日常管理,平台运行平稳有序。与运营公司、上架企业做好日常沟通,对接审核上架项目;实时监控后台数据,动态调整补贴政策;开展内部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提高款项结算效率,用心服务企业;配合厅法规处提供惠民平台节假日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八是深化调查研究,汲取先进经验。围绕“发挥文旅惠民平台作用,积极助推市场复苏”和“‘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创新惠民平台服务”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同时立足本省,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调研多家文旅企业,多方掌握市场困境,并向平台粉丝群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户体验,收集用户建议。通过调研基层文旅企业困境和考察外省文旅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进一步为改进惠民平台工作,切实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四、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聚焦“中国-中亚峰会”“文博会”“旅博会”“文旅部市场司专项调研”“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全力以赴完成接待手册制作、志愿者组织、礼宾工作、嘉宾接待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国内外嘉宾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特别是第九届丝艺节期间,中心承接了票务组和服务保障组两项重点工作,提前进行部署规划,多次召开筹备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分解阶段性任务,解决难点问题。在厅党组的指导下,中心干部全员上阵、合力攻坚,票务组顺利完成第九届丝艺节参演剧目票务分配、开闭幕式观众组织工作,并完成参演剧目惠民平台上架和丝艺节惠民平台宣传工作;服务保障组圆满完成国内外嘉宾接待、志愿者招募、接待手册设计等工作。中心全体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高标准、高质量保障第九届丝艺节成功举办。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谭小平同志荣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中亚峰会排演工作荣誉证书”,谭小平和王思思双双也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先进个人”。五、宣传推广标识系统化工作卓有成效按照厅主要领导指示,为提升陕西文旅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内国际影响力,联动长期从事文化旅游研究的学者及长期深耕旅游市场的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学生等,广泛开展陕西文旅宣传推广标识语和标识图形(logo)的征集工作。根据我省文旅宣传推广的资源要素、核心要旨和市场多元化需求,共提炼出体现陕西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引发游客共鸣、彰显陕西文旅形象的文旅宣传推广标识语13条,陕西文旅宣传推广标识图形(logo)3个,已呈报省委宣传部和省政府办公厅审定。后期在宣传推广活动、文旅主题活动、媒体宣传平台等有关场景将先行使用经审定的文旅宣传推广标识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