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编印可信党史,资政旬邑发展,提升党员党性。传达贯彻上级党史工作指示,依据县委授权,制定旬邑党史工作规划,开展旬邑党史工作,征编研究旬邑党史,资政旬邑政治经济发展,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弘扬马栏革命传统,审核涉史布展及出版物发行。 | |
住所 | 旬邑县委办公楼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何飞凡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万元 | 1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室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室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抓主业,推进党史征编研结硕果。一是深入抢救挖掘马栏红色资源,赴京开展党史资料征集,收集到《解放日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等20余册珍贵的党史文献资料。二是编撰完成《关中分区与调查研究》《马栏之歌—红色马栏诗歌集锦》编印。完成《一片初心在马栏》15万字初稿编撰,计划2024年上半年完成编印。三是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高质量完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课题《马栏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编写和送审。四是完成年度“两会”专题、市室下达的《旬邑县1983-1987年整党运动》等4个党史专题5万余字。五是撰写完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经验和重要贡献》等理论文章10余篇,多篇文章入选中央和省级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二)促创新,开辟党史宣传教育新局面。一是开展“信息撰写大比武”活动,全年累计在陕西日报、陕西党建网、咸阳日报等媒体,先后发表党史工作动态、红色马栏革命故事30余篇。二是精心开展“习语润咸·邑言益行”宣讲活动,组织党史干部深入各机关单位开展党史宣讲十余场次。三是率先在全省创办首个县级党史视频工作室,开辟“党史微课堂”“党史故事大家讲”等视频专栏,拍摄制作《纪念旬邑起义95周年》《陕北公学在旬邑办学85周年》等党史微纪录片,全网累计播放量达到10万+人次。多个视频被《咸阳日报》等平台转发,先后有6期微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连续转播;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红色故事宣讲员”,先后共有55名党员干部、教师、学生报名参加。四是服务大局,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积极发挥旬邑党史网、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电子期刊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方向,不断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五是精心筹备,开展重大纪念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了“缅怀先烈感党恩传承基因学党史”暨“纪念旬邑起义95周年”网络党史知识竞赛。(三)重大局,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出新出彩。一是扎实深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按要求轮换干部,室班子成员带头担任第一书记做好驻村工作;开展为民服务调研走访活动。坚持走出机关,走进乡村与社区,扎实开展“万人帮万户”“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为民行”活动,每月深入帮扶村结对户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好事,代销助销农产品。二是加强党建引领。持续开展主题党日、“立足岗位做贡献”等活动,持续增强机关党建工作活力。三是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塑造党史干部新面貌。今年先后派5人次赴贵州、商洛等外出培训学习。全年李小涛等5名干部先后受到市县各级表彰,切实提升过硬业务能力、锻造过硬工作作风。四是创文工作抓细抓实。结合“为民行双报到”工作要求,深入包抓小区,整治环境卫生、更换消防器材、铺设残疾人通道,全面助力全县“双创”工作。(四)坚持“两创一有”,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按照县委“全市创优秀、全省创一流、全国有亮点”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党史工作持续保持在省市前列。一是2023年2月,在全市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荣获“2022年度全市党史系统先进供稿单位”,两名干部被评为全市党史部门“优秀作者”“优秀通讯员”。二是2023年3月我室上报的《新时代弘扬马栏革命传统的实践与思考》获咸阳市委宣传部2022年度宣传思想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三是率先在全省创办首个县级党史视频工作室,搭建文字、声音、光影交互的“移动课堂”,开辟“党史微课堂”“党史故事大家讲”等视频专栏,其中:《纪念旬邑起义95周年》被《咸阳日报》视频号转发,《战火中的大学——陕北公学》被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号、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公众号转发,先后有6期“党史故事大家讲”微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咸阳红色故事专栏播出。四是在全县开展“党史故事大家讲”志愿实践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红色故事宣讲员”,先后共有55名党员干部、教师、学生报名参加,让更多人从党史故事“倾听者”转变为“讲述者”,进一步提高红色故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掀起全县上下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的热潮,为旬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一是2023年3月我室上报的《新时代弘扬马栏革命传统的实践与思考》获咸阳市委宣传部2022年度宣传思想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二是率先在全省创办首个县级党史视频工作室,搭建“移动课堂”。三是在全县开展“党史故事大家讲”志愿实践活动。存在问题一是帮扶成效不够明显。在我室帮扶的职田镇景家村乡村振兴工作中,对群众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办法不是很多,帮扶成效还不够明显。二是党史干部紧缺。目前两名副主任驻村1人,缺编1人。三是党史研究仍存在周期较长、水平较低等问题。整改措施一是通过公务员招考、干部任命等形式补足班子,充实人员配置。二是通过“岗位大练兵”、“周二夜校”、“周四业务课堂”等形式,提升党史干部业务水平。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党史征编研究。一是开展资料征集。组织开展陕北公学在旬邑期间相关事件、人物资料征集;持续开展马栏革命史相关资料的挖掘和征集。二是开展专题研究。坚持“一突出、两跟进”,完成2024年度两会专题征集和市委党史研究室年度下达专题编撰任务。三是开展著作编撰。完成《一片初心在马栏》《改革开放在旬邑专题资料》(第三辑)编撰印刷;开展《解放日报中的旬邑》资料征集和编撰工作;力争与人民大学联合出版《陕北公学在旬邑》。(二)党史宣传教育。一是拍摄红色遗址宣传视频。配套我室《旬邑红色资源速览》宣传折页,高质量拍摄制作全县8个红色遗址的纪念宣传视频,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做好县域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提质增效,释放彰显红色资源的社会价值。二是在公众号新增开设“党史的今天”“党史30秒”等的专栏。每月常规发布两期,创新拍摄形式,重点记录宣讲党史重点事件。三是继续拍摄“党史故事大家讲”“党史微课堂”等原有栏目。积极向中省市媒体投稿,通过宣传和推广,让很多的人观看和分享党史故事。(三)中心工作。一是继续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我室将继续严格按照县委安排,持续抓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组、组织生活会、经验总结等,并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促进全室干部能力作风大提升。二是用心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继续巩固景家村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再发展阶段成效,推进景家村2024年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及作风建设。坚持规范化的“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参加省市党史部门组织的党史业务培训,提高党史资料征编水平;以周五业务课堂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干部综合业务能力;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为民行”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抓严抓实干部管理,为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党史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