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7 15:44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辖区种植业生产基地农残速测工作;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从种养殖环节到流通前质量安全监管和指导工作;审核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地理标志保护,指导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依法处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评估审核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工作
住所 宝鸡市渭滨区滨河大道1号
法定代表人 高晓斌
开办资金 24.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6万元 9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1.动态抽检高标准完成。全区各级速测抽检样品5123份,区级速测抽检样品3103份,检测合格率99%;省部级例行抽样25份,例行定量检测送样101份,市级例行送样10份,监督检查抽查14个,整体检测合格率100%。2.加强农产品抗风险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农产品生产源头质量安全,增强应对我区突发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应对处置能力。实施豇豆专项整治及风险评估,摸清底数,开展定量及速检相结合办法,定量检测20份,胶体金快检100份,初步建立豇豆质量安全检测数据库。3.基层检测机构能力提升。对区镇及生产经营主体监管人员进行检测培训,督促镇检测机构有效开展业务。同时对区镇检测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提升单位检测能力和效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及网格员、监管员职责,基本做到“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要求。4.产品追溯体系有序扩增。依托国家、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经营主体追溯体系由13家覆盖发展到17家。5.农产品合格证推广剧增。为了推动全区承诺达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顺利实施,落实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大户等15家经营主体使用合格证,推广使用合格证数量28759枚,附带合格证上市172吨。6.农产品基地监管持续加力。结合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整治行动及豇豆专项整治活动,按照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宣传力度,对基地现场检查47次,出动执法人员82人次,印发资料2300余份,采取部门相互配合,建立检打联动机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通过以上努力,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无缝对接,确保源头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7.“两品一标”认证提速。组织人员对全区经营主体进行前期宣传动员,申报绿色认证企业2家(秦岭玫瑰、厥湾油桃),申报名特优新产品(渭滨葡萄),绿色获证1家(绿泽佰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速推进。8.农技体系稳步推进。重点抓好厥湾村及科技示范基地(天泽人之和合作社)包村联户科技指导工作,发放技术资料540份,技术员入户平均32次,解决技术问题3个,实用技术入户率98%以上;举办技术培训四期(厥湾、任家湾、邵家山、夏砑壑),培训农户230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我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们逐步迈入更为富裕的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早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吃饱过渡到吃好、吃的安全和放心。消费者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了解并掌握辖区内的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状况。通过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不仅可以实时把本地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监管情况、不合格农产品追溯情况等真实、直观地展示出来,也可以宣传、推介本地区优质安全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质量现状的监督权和知情权,曝光生产低劣和假冒伪劣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生产者的作用,促进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康、稳步发展,社会效益巨大。2、经济效益在实现全区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安全监测和质量追溯的同时,还将促使全区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加快全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能力,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短板和弱项,合作社、生产大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足。二是缺人缺资金。三是受发展空间影响,招商引资和扩大规模受限,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面积小,规上企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延伸不够,且缺少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导致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总量和占比小。改进措施:一是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凝聚干部精神气,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二是督促乡镇速检人员开展农残检测。三是提高农产品合格证推广率。四是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五是加大项目资金优惠倾斜,鼓励企业发展壮大;加强银企对接,保障企业资金运转;推进技术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培育品牌,增强实力。四、2024年工作计划1.动态抽检高标准完成。由区农产品质检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对农产品进行动态抽检。检测取样试采用合作社送样基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督促乡镇速检人员开展农残检测。2.“两品一标”认证。对经营主体农产品认证进行宣传动员,全国名特优新产品新申报1-2家。3.产品追溯有序增加。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区农产品全程监管能力,探索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经验和模式,依托国家、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进行农产品监管。4.农产品合格证推广扩量。为了推动全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顺利实施,今年使用合格证数量28759枚,明年力争合格证推广数量达到30000枚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