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党校

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党校

发布时间: 2024-04-07 15:40
单位名称 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干部培训和政治理论研究,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行教学研究、社会调查及科研活动。
住所 宝鸡市清姜路64号
法定代表人 赵颖轶
开办资金 131.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万元 37.29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坚守党校初心,全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和科研资政是基层党校的首要任务。一是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围绕主责主业,不断拓展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今年以来,重点举办了4期全区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300余人参训)、协助区委组织部组织赴延安革命圣地参加“弘扬延安精神,培塑作风能力”渭滨区近三年新提拔领导干部能力大提升培训7期354人次,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抓关键”“关键抓”的良好局面;7月份组织2期全区公职人员能力大提升轮训班(700余人参训),协助政法委、卫健局等5个大系统局开展政治能力大提升;组织举办全区2022新发展党员培训班2期、党员发展培训班1期、非公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各1期;组织教师12人次,先后深入非公企业、学校、社区进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截止目前,开展了主体班次培训11期,专题培训4期,主题教育“集中宣讲月”理论宣讲36场次,参训学员达2000余人次。二是发挥党校锤炼党性“大熔炉”作用。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我校把党性教育贯穿于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紧扣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泉的党的精神谱系,结合党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等内容,努力打造以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为核心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大全面从严治党、党纪党规、廉洁教育等基本理论教育课程的比重,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紧跟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同时加强与其他区内单位的联系,通过联合办班拓展了党校干部教育的宽度和广度。截止目前,完成了意识形态、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和政法工作等业务培训,对明确要求纳入党校培训的内容做到全覆盖。三是发挥党校“名师名课工程”辐射效应。着力打造干部培训精品课程,强化名师效应,塑造名师团队,形成渭滨理论宣讲的特色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在集中学习、集体备课、宣讲授课的实践磨炼下,目前已打造出一支德才兼备、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名师团队,现有成员7名。名师团队除在多个区级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外,还与中铁宝桥、宝鸡石油机械、中国移动宝鸡分公司、中国联通宝鸡分公司等建立宣讲合作关系,宣讲20余场,受到培训单位的好评。四是深化党校科研咨政智库作用。结合区情实际,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形成中心课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理论研讨会,分别向省、市党校报送高质量论文8篇,1篇论文获省委党校三等奖,2篇论文获市委党校二等奖,1篇论文获三等奖;积极参与省市区延安精神研究征文活动,4篇论文获市延安精神研究征文活动奖;校内成立两个课题组,向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报送课题两项,报送的《发展特色产业是渭滨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成功立项。4月份,我校紧扣渭滨区高质量发展主题,与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在全区开展理论征文活动,有75篇论文获奖,并从征文中选取高质量作品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七一前夕,与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直机关工委、区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完成了庆“七一”暨“学理论、悟思想、强实践、建新功”理论知识竞赛活动,与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学思践悟二十大,奋发有为建新功”主题演讲比赛,把理论学习和知识检测结合起来,党校咨政作用得以体现。11月份,我校教师陈晖《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宝鸡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三个年”专项课题顺利结项。我校领导干部撰写区内重大问题调研报告《茵香水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与思考》1篇,为基层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党校对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获得荣誉:荣获宝鸡市委党校2023年办学质量评估“教育培训先进单位”。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主业主课,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理论宣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渭滨区落地生根。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理论成果转化不足。虽然近几年先后有多篇论文获奖,但真正结合渭滨区实际,对促进渭滨高质量发展作用有限,成果转化不足。二是培训形式有待改善。因培训资金受限,目前教育形式主要以观看视频讲座、集中学习文件、党课教育等形式为主。(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开展理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贯彻“缺什么就学什么”要求,将《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等内容纳入学习计划并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二是有效改善培训形式。加强对兄弟党校课设设置、培训方式、课时安排等方面的学习,加大资金投入比重,多创新教育形式,加入观看警示片、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参与积极性。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突出教育教学主责主业,深化培训大熔炉作用。始终保持全省办学质量优秀为目标,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比重,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开发教学专题。圆满完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邀请省、市委党校教授授课,高标准筹备宣讲轮训等重要活动。全面落实区委组织部下达的调训计划,办好主体班和专题班。积极承办各类部门班和农村、社区培训班,统筹用好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探索开门办学、联合办班模式,强化服务保障。二是提升教学管理保障作用,强化培训主阵地作用。分析研判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形势任务,把履职需求、干部诉求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运用党校教育规律、干部成长规律,进一步优化教学布局,打造具有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快形成以质量为办学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和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发挥党校特色和优势。三是追求科研创新质效提升,发挥咨政智囊团作用。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充分发挥党校科研优势,结合渭滨实际,深入基层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力争2024年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课题上报2项,获得课题立项不少于1项,撰写区级调研报告不少于2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理论研讨会,每位教师报送论文不少于2篇,争取获得个人单项奖励以及优秀论文组织奖荣誉称号。组织全区第24次理论征文,选送优秀理论文章,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四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教学师资库水平。加大党政管理人才和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完善中青年教研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积极选派青年干部教师到上级部门跟班锻炼,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和年轻干部使用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大党政管理人才和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补充党校干部队伍。五是打造实施名师名课工程,强化培训品牌力提升。组织教学人员参加全市党校系统教学比赛,力争取得好名次。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渭滨实践经验,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实施名师名课工程,努力打造一批干部培训精品课程充分释放名师名课效应,形成渭滨干部培训品牌,争取名师名课走出渭滨,迈向全市。打造优质智库品牌,把渭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作为科研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出一批有价值、立足渭滨实际的精品力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荣获宝鸡市委党校2023年办学质量评估“教育培训先进单位”。2.2023年全年无投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