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农业综合执法,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全区农业综合执法·以区农业农村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银桥大道种子管理站大楼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国权 | |
开办资金 | 36.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79万元 | 14.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办业务情况全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起,包含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4起,经营假农资案件1起,已全部办结。共计收缴罚款61972.4元。其中:未经检疫经营运输动物案2起,收缴罚款42400元;1起销售不合格芹菜案,不予处罚;1起生产经营不合格甘蓝案,已移交市场监管局;1起经营假兽药案,收缴罚款共计19572.4元(含没收违法所得4432元)。1、农资执法检查工作。一是制定印发《202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23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阶段性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围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重点农资产品,深入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种植户全面开展农资执法检查。开展以农药经营市场规范经营整顿为重点的执法整顿活动1次;二是坚持检打联动,配合市支队开展种子市场联合执法检查5次,检查种子经营门店30家次。开展农资产品生产企业检查33家次。全年共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00余家次,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出动车辆60余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2、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以省级农安县创建为契机,以“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蓝盾”行动执法检查工作。围绕食用农产品禁限用药物使用、常规药物残留超标,加大对重点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和频次,全年共抽检蔬菜、水果、猪肉、牛肉和鸡蛋样品361批次。其中配合市执法支队抽检上述样品153批次。联合市执法支队开展豇豆、辣椒等农作物农药残留监督抽检,共抽取豇豆样品5批次,辣椒样品8批次,检测结果均合格;联合区农检中心对重点畜禽产品开展监督抽检工作,共检查畜禽养殖企业2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40余份。共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4起,群众赠送锦旗3面。有力消除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3、渔业渔政执法工作。一是抓好渔业生产安全检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国渔政亮剑2023专项执法行动安排部署,按照全面排查、重点监管、严厉打击、依法处置的思路,扎实做好涉渔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整治工作。二是持续做好中国渔政亮剑2023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公安、水务等单位召开了临潼区黄河流域渭河临潼段禁渔期联合执法行动启动仪式,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全年开展黄河流域渭河临潼段执法巡查16次;制止禁渔期违法捕鱼行为15起,调查违法行为3起,处理投诉举报2起;对秦陵保护区18个水库开展水生动物执法巡查8次;配合区水产站对增殖放流鱼苗进行检验检疫1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1次,增殖放流鱼苗20余万尾。同时加强禁渔期普法宣传工作,在沿渭河两岸及其他水生生物栖息地栽立禁渔、禁捕警示牌20个,张贴禁捕公告80余份,悬挂禁渔禁捕宣传横幅20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000余份。三是加强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管理,严厉打击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行为,全年共发放禁限用鱼药等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资料900多份,检查渔业生产主体53家,配合省市完成30个批次水产品抽样工作,检测合格率100%。共出动执法人员33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70余台次。4、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区兽药生产经营主体及诊疗机构、规模养殖场开展执法检查60次;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排查1次;开展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准运证不定期检查11家次。小区动物防疫行政执法24次。二是开展屠宰检疫、产地检疫和违规调运不定期进行执法检查5次。三是配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动物疾控中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1次。5、农机安全执法工作。扎实开展农机安全执法检查和农机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在春耕、三夏、三秋期间联合区农业机械管理站对相桥街办恒远农机专业合作社、油槐昌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常态化田间、道路农机安全执法巡查5次,监督检查1次。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0台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800余份。6、农村非法建住宅整治和宅基地执法检查工作。(1)农村非法建住宅整治工作。市农村非法建住宅问题整治工作专班下发我区图斑977个,通过去重、拆分等手段对空地、耕地类、非住宅类、住宅类图斑拆分后,住宅类和非住宅类共计1147宗。其中,非住宅类533宗、住宅类614宗。经影像比对,确认2020年7月3日前住宅类274宗,2020年7月3日后住宅类340宗。对于非住宅类图斑533宗已移交区资规分局予以处置;2020年7月3日前建房274宗不在整治范围;2020年7月3日后住宅340宗,其中落实“调整补划”242宗、落实“农转用”8宗,资规临潼分局已纳入核实处置方案;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手续的86宗,相关街办已完成审批手续并已在农业农村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完成备案;整体拆除整改的3宗,已拆除到位,复耕到位;1宗组卷报地完善手续,资规临潼分局已经市资规局同意报市政府待审批。11月23日已全面完成市级销号,整治工作总体平稳,没有一起上访事件,没有一起涉诉事件。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80台次。(2)宅基地执法检查工作。按照农村建房“八不准”要求,开展宅基地执法检查。共调查处置12345热线60余件;核查国土局移交反馈线索70余件;调解宅基地纠纷1起;配合文旅、资源规划分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次;配合区秦保局、秦岭保护区相关街办开展秦岭北麓乱搭乱建违法行动20次,处理宅基地乱搭乱建20余起;开展秦岭保护区执法检查12次;核查整治秦保转交“五乱”图斑400余个。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65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0台次。发放宣传资料250余份,普及群众150余人。7、其他工作完成情况。一是认真受理投诉,妥善化解纠纷。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咨询、来访、投诉电话、转交12345热线共70余件。已全部妥善解决,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树立了良好的农业执法形象。二是做好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信访工作要求和行业管理要求,扎实做好小区下沉值班值守、重点人员群体稳定和行业安全监管、机关安全管理等工作,共出动职工20人次,开展场所检查10次。三是对标要求做好创卫复审工作。印发了大队《实施方案》文件,扎实做好“创卫复审”工作,目前已完成50期周工作信息上报。8、队伍建设和普法宣传情况(1)队伍建设情况。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围绕农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行政处罚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内部研讨交流学习5次;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和案件办理业务知识培训轮训大练兵3期;向上级或同级兄弟单位交流学习2次。同时开展党规党纪及涉农法律法规学习15余场次,邀请法律专家专题讲座1次,高校教授专场授课2次。(2)普法宣传情况。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和“八五”普法责任制工作要求,聚焦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扎实开展了“2023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渭河临潼段开展禁渔期专项执法宣传活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线下集中宣传、“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第33个全国“土地日”和“12.4宪法宣传周”等一系列普法活动。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21个街办做好126户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普法宣传活动。今年12月1日,开展了2023年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推进会暨授牌仪式,对新增的99户学法用法示范户进行认定并开展涉农法律法规培训。全年累计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活动23场次,普及群众29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4800余份,制作宣传横幅12余条、发放宣传手提袋1200余个。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临潼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充实行政执法装备,以保证农民群众利益免受侵害为出发点,做到有案必查、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力打造一支公正严明、严格执法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三、存在问题。1、执法人员相对不足,执法队伍力量薄弱。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现有编制25人,实际在编在岗人员仅为12人,导致执法人员相对不足,执法力量薄弱。2、农业综合执法经费、装备不足。执法范围广、工作量大,但执法经费、装备明显不足。目前执法车辆只有1台,取证设备只有3台(但缺乏后台终端支持)很难满足现阶段执法工作需要。3、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现有执法人员大多是系统内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不熟悉,缺乏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执法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四、今后工作打算1、聚焦主业主责,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争取年内查办1-2起有影响力的违法典型案例。对上级交办督办、群众投诉举报、检查发现和移送线索的案件,做到100%核查、100%反馈、100%结案。2、围绕执法重点工作,年内邀请法律专家或高校教授开展专题讲座不少于3场次。执法人员的执法办案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3、是加强普法宣传工作的总结创新,在现有普法方式上,创新普法方式,实现普法形式多样化。全年普法宣讲活动不少于25场次,普及群众不低于3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5000余份。4、是强农业执法人员培训,根据薄弱板块,紧扣调查取证、应急处置、文书制作、案卷评查、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执法大练兵等活动,全面提升执法能力。5、是申请加强执法车辆配备,加快执法装置购置,确保执法工作能力全面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