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路小学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路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07 15:22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路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新民路67号
法定代表人 张娟娟
开办资金 1062.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62.23万元 943.38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路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3年2月15日,单位开办资金由1750.54万元变更为1062.23万元。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业务,促成长。1.创设环境,引领团队重建有自我价值感的内驱力。通过团建活动、趣味运动会、书画展评等幸福团队拓展活动,发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看见彼此。2.多措并举,引领团队重建专业智慧和研究力。学校积极推进“名师名校”工程。一是提供多平台培训展示。二是以学月主题落实日常教研。三是坚持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倡导教师做有思想的实践者。四是狠抓青年教师基本功。3.榜样导行,引领团队重建放下自己、成就学生的品格力。通过观看优秀影片、“新小榜样课堂”用同行者的故事,让教师在激活自我生命状态中安放自己的心灵,再从心灵到行为在校园弥漫。4.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学校聚焦课堂,聚焦学科素养,积极探索实施“一科一法”:语文“习课堂”模式;数学研究新授课、章节复习、小微专题等;英语主题式用学一体;科学强化自主思考与探究;思政注重主题研究与实践体验;音乐将小乐器带进课堂;体育花式体育;美术课以“画”绘心,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劳动课开展“小蜜蜂周打卡”,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武”等。5.“作业革命”,提质减负。学校积极开展单元视角下的作业设计与开发,创新作业类型,丰富作业形式,形成了“三表一单两统筹”作业管理新模式。6.课后服务,提质扩面。课后服务实行菜单式课程,内容设计上分为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两大部分,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四大类,16门课程,尽可能实现在全覆盖基础上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抓德育,凝聚力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是形成班主任队伍梯队;二是成立班级监督岗和校级监督岗;三是办好家长学校;四是为师生做好专题教育讲座。1.“我们的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在春节、元宵、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2.星星火炬,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少先队活动,组建学校红领巾宣讲团,深入开展“习爷爷教导记心中”“红领巾大讲堂”“红色故事我来讲”“红领巾寻访党的足迹”“打卡红色地图”“队前知识大闯关”“红领巾奖章”争章等活动。3.研学活动,拓视野磨意志。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科技馆、北首岭、宝天英烈纪念馆等实践基地,开展“聆听北首岭薪火传古今”“红色记忆‘新’火相传”“神农故里百草香问学中药扬国粹”等研学活动。4.激励评价,促进全面发展。学校创新开展“大拇指”激励评价。“大拇指”激励卡有金卡、银卡、铜卡三大类,分劳动卡、诚信卡、爱心卡、礼仪卡、勤学卡、创新卡、纪律卡、运动卡、环保卡等十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三)、聚双减,增质效。1、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开齐开足上好各科课程。一是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二是扎实推进“体艺2+1”项目。三是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四是在线教学形式多样。2、以落实减负增效为目标,全面开展“作业革命”。开展单元视角下的作业设计与开发,建构高质量的校本作业体系,规范作业设计、书写、批阅、讲评、管理的要求,形成了“三表一单两统筹”作业管理新模式,围绕“减量+提质+增趣”的主旨,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参与者。3、以增强为民服务为目标,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开展课后服务,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体验到了学习与发展的成就感,也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四)、培智教育,春风化雨。我校启智班共有17名学生,3名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为这些折翼天使撑起了一片天空。送教上门工作被《陕西日报》《宝鸡日报》和宝鸡电视台报道,送教上门工作微视频和教育案例均获国务院扶贫办奖励。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年来,学校荣获“陕西省课程与教学管理示范基地”“陕西省航模单项团体冠军”“陕西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优秀组织单位”“宝鸡市特殊贡献奖”等区级以上奖励34项;教师6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15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工作多次在《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双减”时代,教育教研改革还需走深走实。(2)、培青工程还需进一步加强,骨干引领作用还有待发挥。(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抓实抓细。2、改进措施(1)积极名师、骨干引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带动所有职工创造性的研讨、提高效益,使减负更进一步。(2)、结合实际,从细节着手,积极探讨落实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赛教、公开展示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平台,促使年轻教师更快成长。四、2024年工作计划1.创建陕西省家校共育示范基地;2.创建“省级文明校园”;3.创建市级课后服务示范校;4.创建“区局目标任务考核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宝鸡市精神文明单位,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