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滨河中学

宝鸡市滨河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4-07 15:20
单位名称 宝鸡市滨河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初中学历教育、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桥南滨河南路
法定代表人 王宏堆
开办资金 1247.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68.66万元 1074.99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滨河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3年9月7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张宏军变更为王宏堆。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德育工作深化“新时代•新德育”,落实全面育人。一是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用最美的声音传递中国力量致敬了不起的螺丝钉”系列活动、“学雷锋,献爱心,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班会、“红心向党,读书励志”、“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注重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践行“三爱”教育,此项活动受到了区委宣传部、《陕西教育信息网》的报道宣传。二是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校园之星”“红旗班级”的评选活动为载体,实现以榜样引领学生,以模范营造氛围的育人目标。三是贴近生活的体验教育。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和艰辛;定期举行寒暑假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建设书香校园。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家乡的回忆”“给父母的一封信”“给老师一个回报”等活动,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2023年,我校省级文明校园年检高分通过,学校荣获区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影评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二)教学工作1.持续推进“双减”工作,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1)全面推进课后服务。我校把开展好课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普惠民生工程来抓。学校将课后服务分为两段式,一段为任课教师作业辅导,以补差、补缺、辅导、答疑、面批和订正为主;二段为艺体特色社团。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内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了服务升级提档,挖潜增效,学生参与率比2022年增长了73%。在学校首次参与区师生主持人大赛中,我校有2名教师获一、二等奖,5名学生获二、三等奖。(2)着力抓好课堂教学。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骨干示范引领,优秀教师传帮带等活动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精讲精练,做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课内学得好、学得足;学校改进随堂训练管理,科学设计随堂练习,做到分层布置,严格控制习题总量,提高学习的效率。2.深入开展“作业革命”(1)建立健全“作业革命”相关制度。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学规范十项准则》、《作业管理制度》等规范制度,对作业总量、作业设计、作业辅导与批改进行了具体要求。(2)创新作业统筹制度。学校按照“减量提质增效”的原则,以生为本,将作业分为“基础+综合+能力拓展”,提供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抓实学生学习过程。(三)教改科研学校制定了“滨河好课堂”和“提高效率,精讲精练”的校本学科研讨主题。组织教师以课例研究、课题研究、作业革命、课后服务、信息技术2.0工程为抓手,将教学与教研协同共进。学校在“区第二十一届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师生16人次获奖,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初中教师专业能力测试获优秀组织单位,教职工庆祝教师节书画摄影展评17人次获奖,我校工会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4项市区级课题顺利结题,4项区级课题成功立项,19人次在省市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中获奖。(四)教育质量学校以提升中考质量为突破口,狠抓中考复课研判,指导教师细研课标,精研中考,精准备考。开展新老初三对口交流会以提高复课效率,研究中考命题规律以把握方向,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以培优扶差。开展“目标引领”“名师劝学”“阶段性分析研判”“每周励志”“榜样引领”等活动,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坚定信念。重点对学科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学优生进行跟踪训练,全面提高知识素养能力。2023年学校中考名校上线2人,最高分688分,普高上线110人,600分以上57人,占上线人数的52%,为渭滨培文领航班输送优秀学生15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我单位在渭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年度教育教学目标任务,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少工委授予2023年度发挥队刊作用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被共青团陕西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授予“红领巾奖章”四星章。学校荣获区第五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第一名、区第八届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二等奖、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三等奖、区第二十一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了向上向好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校办学风格和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今后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立足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断挖掘自己现有的办学资源,将资源优势和历史沿革结合起来,融入现代教育理念,提炼学校的办学特色,精心打造校园文化。2.教科研与教学工作尚未实现无缝对接。要着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立足教学实践,挖掘教研课题,借鉴先进的教研成果,探索消化应用途径。在教研活动常态化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力求使教科研活动向课题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二)改进措施1.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形式。全面总结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文化内涵,同时赋予其专业化的艺术设计和现代教育因素,形成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匠心独具的静态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社团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浓郁的动态校园文化,精心打造校园环境文化、学习文化、人文素养文化、制度文化,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2.加强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增强遵规守纪意识,让“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理念深入到人心,依靠全校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3.实施精准管理提升工程。认真排查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明确责任处室和岗位个人,签订专项管理目标责任书,提升学校精细化人文化管理水平。四、2024年工作计划1.是配优配强初三年级团队,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创新方式、细化标准,精准包抓,全力抓好本届初三毕业班教学,力争明年中考在今年基础上有新突破,以出口带动入口,为后续招收优质生源创造条件。2.是积极调动校内一切资源,争取社会各级和周边社会团体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扎实做好学校宣传和招生工作,力争实现初中招生、小教入学生源数量和优质生源数量双突破,为质量提升提供生源基础。3.改革教育科研发展策略。以“科研兴教”为导向,小学部围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大胆探索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成志”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底色”教育特色上做优做亮;中学部围绕提高质量发展,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目标管理上出实招,在“本真”教育上做实做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度我校获得以下荣誉:2023年度发挥队刊作用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红领巾奖章”四星章;渭滨区第二十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少先队工作优秀奖;渭滨区第八届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小学组二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