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宝鸡市渭滨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4-07 15:19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在渭滨区辖区实施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对城市市容、养犬进行管理;配合做好占道停车场点(行车道、人行道)设置和管理;对门头牌匾设置、宣传品张贴张挂的行政许可进行审批和管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噪声、扬尘、油烟、烟尘污染行为进行管理;对公共场所无照经营、乱摆摊点、占道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进行管理;对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进行管理:对向城市河道垃圾、违规取土及违法建筑拆除进行管理。
住所 宝鸡市汉中路汉东小区2号楼3楼
法定代表人 靳新宇
开办资金 170.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9.8万元 16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局党组的有力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五优”城区建设目标,深入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深化党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不断探索创新,职能目标完成有成效、有突破、有亮点、有创新,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市容管控工作全年组织市容整治行动242余次,规范出店经营3233处,清理占道经营3960处,流动摊点18978个,乱堆乱放2317处,暂扣物品139件,清理乱贴乱挂329处,处理违法张贴小野广告629起。对新建路、经二路、姜谭路、英达路、清姜路等路段的门头牌匾开展综合整治,整治涉及门店130余家。共拆除旧门头牌匾588平方米,新安装门头牌匾794平方米;清洗经二路、清姜路、火炬路、巨福路等路段门头牌匾112家,市容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2.环保治理工作(1)突出治理餐饮油烟。牵头餐饮油烟治理专班,摸排全区754家餐饮门店,安装油烟净化系统60余家,督促4家门店更换清洁能源炉具,检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87家,督促整改16家。督促市环境监测站国控点周边14家餐饮企业开展第三方油烟监测。利用市局配发的15台便携式手持油烟监测设备,设立净化器独立电表、利用无人机定点检测等措施,动态监管掌握餐饮企业油烟排放。(2)全面整治露天烧烤。对东二路、英达路、石坝河新界等商业圈夜间烧烤进行规范管理,开展夏季夜市占道经营集中整治及规范工作,共组织炭火整治56余次,暂扣炭火上烤炉3台。(3)严格管控工地扬尘。拉网式排查辖区26家在建建筑工地,坚持每周对工地巡查1-2次。主动落实721工作法,按照“首违不罚、服务为先、常态督促”的原则,督促在建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对一批屡教不改、拒不整改的在建工地,我们采取严管重罚的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形成有效震慑。今年以来,市环保督查组、区大气办、区住建局共对辖区内8家施工工地向我局发出督办、移交单,对5家施工工地扬尘问题进行了立案处罚,共计罚款6万元。立案处罚数量占督办和移交案件数量的62.5%。(4)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对辖区96家早点夜市摊贩进行备案登记,在迎宾路、英达路、东二路、西六路、姜谭路等路段设置食品摊贩经营区域,规范食品经营摊贩149家,强化对“三小”摊贩的食品安全监管。3.案件督办高效办理。(1)周清周结数字化案件。努力提高数字化办案质量,进一步加强与各镇街的配合协作,积极解决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截至目前,处理数字化案件27750件,按期处置率99.98%,平均综合指标A。(2)积极办理热线工单。坚持细致办理12345热线工单,处理“12345”热线工单2627件,服务过程满意率达到100%。三是高效办结市区提案。今年共办理市级两案4件,其中市人大案件1件(协办);市政协案件3件(主办2件,协办1件),办理区级两案6件,其中区人大案件3件(均为主办);区政协案件3件(主办2件,协办1件),均已办理完成。4.专项工作推进有力。(1)深度参与火车站周边整治。10月中旬开始参与火车站周边楼宇改造提升工作,积极与相关各楼宇产权方对接,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开展政策宣讲,全力争取各产权单位的支持与理解。截止目前,拆除投资大厦、枫叶酒店、星空酒店、亿家酒店等14处941.21㎡户外标识字体。拆除平台处非功能性设施3处480㎡,整改完成“人防招待所”、“隆泰”、“VIVO”等9家门头牌匾,共90㎡,为提升改造工作提供了保障。(2)全面助力南关路提升改造。今年2月中旬到3月初配合南关路城市综合体项目指挥部对15家乱搭乱建的棚户构筑物进行了拆除。对南关路市场东侧剩余临时摊群点进行清理整治工作,出动20余名执法队员每日轮班对南关路市场东侧进行监管巡查。定期联合市场监管局对南关路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商贩进行清理疏导,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3)持续推进建筑垃圾整治。10月份,紧急接手全区建筑垃圾专班工作,抽调骨干全力推进。目前,我区26个建筑工地共产生约1.213万吨建筑垃圾,其修补包口清理(原地填埋利用)约0.607万吨,过筛利用(回收利用)约0.261万吨,剩余约0.345万吨一部分外运免烧砖厂处置、一部分外运长寿沟垃圾填埋场;2个拆迁改造工地和1个拆除工地,共产生建筑垃圾约9.9万吨,其中约8万吨送到宝鸡市新骏工贸有限公司回收处置,约1.5万吨送到宝鸡市泰盛建材有限公司处置,约0.4万吨运往长寿沟垃圾场填埋,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在主责主业上做实做细。持续开展市容“双创”,创成精细化管理示范街18条,星级便民摊群点4处,促成全市三年“双创”活动圆满收官;牵头全区餐饮油烟治理,门店检查全面覆盖,净化设备应装尽装,艳阳天等7家大中型餐饮企业10个排烟口列入全市油烟在线监控试点范围。拉网式排查在建工地,按照“首犯不罚、二次警告、三违重罚”的原则,治理工地扬尘污染。近三年来,精细化管理考核月月名列前茅,年年争创先进,2021年全市第二、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全市第一。2.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成效明显。深度参与火车站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拆除户外标识字体、非功能性设施等14处1421.21平方米。配合南关路城市综合体项目指挥部拆除15家乱搭乱建的棚户构筑物。协助区住建局紧急处置7处内涝点抢险工作,第一时间召集60名执法队员参与均利广场抢险。3.在上级交办任务上倾力完成。协调督促华济医院外立面改造,峪泉南路网络箱体占道迁移,清姜路大散关博物馆更换户外广告,解决巨福路思迈龙智能餐厅门前停车问题等交办任务均圆满完成。4.在专项工作任务上成绩突出。高标准保障联盟桥焰火晚会,炎帝祭祀、马拉松比赛、重点项目观摩、金秋菊展等20余项大型活动。设立护考驿站、校园护学岗、农民工就餐点等惠民举措广受好评。担负建筑垃圾排查整治、秦岭违建、两违清查、农民工欠薪追讨、不动产“登记难”、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专项任务,全体队员虽身兼数职,但始终保证了工作的顺利推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市容顽疾时有反复。辖区内各类市场数量不足,容量不够,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沿街店面出店经营等难点问题管控整治效果不佳。二是执法能力仍需加强。执法工作职能范围广,工作量大,专业化的执法人员明显不足,普遍不能满足管理现实需求。而协管员准入门槛低、专业素养不够,业务知识储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及执法效果。三是作风建设有待提升。“庸懒散慢粗”等作风问题还未有效根治,担当意识不足、工作标准不高、执行力不强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改进措施:在不影响交通,不扰乱秩序的前提下,设置临时便民摊点管控区,在缓解市容压力的同时,便利群众日常生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队员学习创新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城市管理理念,提升任职能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利用制式服装配发的时机,加强队伍正规化管理,邀请媒体、人大、政协和群众广泛监督执法形象,锻造“纪律严明、仪容严整、作风优良、雷厉风行”的城管铁军。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把工作责任细化到每个执法队员,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和局党组的领导下,继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巩固主题教育,突出“关键少数”,大抓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确保思想上坚守底线、不越红线;深入强化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以老带新、任务磨砺等方式,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把关定向、科学决策能力,提升执法队伍执法水平,业务能力;持续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活动,总结完善宝成社区试点经验,向第一、第二、第四执法中队辖区辐射延伸,逐步将工作引向深入,实现整体推进,全面覆盖;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在餐饮油烟净化器应装尽装的基础上,深度推进治理工作,实现由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全力推进大中型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在线监控系统试点落地见效。在不影响交通,不扰乱秩序的前提下,设置2-3处临时便民摊点管控区,在缓解市容压力的同时,便利群众日常生活;继续抓好门头牌匾、食品摊贩燃气安全等工作,建立常态化巡查督导机制,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月”专项行动,全面做好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做实做细做精城市管理,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