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工作服务。业务范围:组织策划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及相关等工作。 | |
住所 | 合阳县东新街县委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王峰 | |
开办资金 | 9.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合阳县委员会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41万元 | 0.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文明办.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革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完善“五大组织”,建强精神文明建设基层体系坚持把健全体系作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础前提。一是建强组织体系,夯实基层基础。组建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组织领导体系,设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强化县中心的协调全局的统筹作用,发挥镇级所上下联通的纽带职责,提升村(社区)站的组织推进能力,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二是建强“四会”组织,统筹协同发力。坚持在村(社区)两委领导下,吸纳热心公益、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村民参与,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组织,构起了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力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三是完善《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指导镇村结合社情村情,将核心价值观、文明养成、移风易俗等融入村(社区)《村规民约》,弘扬新风尚,革除旧陋习。2、凸显“五堂合一”,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平台阵地凸显“五堂合一”(党员教育大学堂、技术培训大课堂、道德法制大讲堂、文化活动大礼堂、村民议事大会堂)特色,整合用好闲置资源,搭建拓展阵地平台。一是深入调研摸“家底”。组织力量,深入镇村(社区),对停办学校、陈旧礼堂、闲置场馆等进行排查,对新建、在建基层阵地进行摸底,为盘活存量、整合资源摸清“家底”。二是创新思路抓“示范”。建好用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拓展功能板块;狠抓合洽路等4条示范带建设,建成黑池等示范所4个,孟家庄等示范站36个,命名实践基地19个,为基层所站发展提供示范样板。三是对标考核“全覆盖”。制定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标准》,按照“鼓励整合,倡导改建,支持新建;统一规范,突出特色,注重实用”的思路,创新实施“所站合一,相邻共享”的做法,先后落实阵地建设补助资金4920万元,全县新时代文明阵地实现“全覆盖”。3、巧用“五老乡贤”,激发志愿服务队伍生机活力充分吸纳“五老乡贤”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激发文明创建活力。一是精心选人。精选学识广博、群众信服的“五老乡贤”,以及有代表性的好人楷模,进入自治组织或志愿服务队,发挥所长,人尽其才。二是耐心培育。定期对“五老乡贤”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外出学习先进经验,讲授党的创新理论和惠农政策、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培训提升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使其更好发挥作用。三是诚心激励。对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五老乡贤”,给予适当数额的“补助”,并优先推荐申报为各级好人、标杆、模范,赋予荣誉,倾力打造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4、做实“五大任务”,校准精神文明建设靶向目标聚焦“五大任务”和短板弱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深入调研聚集诉求,靶向发力。上门纳谏,下沉问访,征集群众诉求,聚焦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功利思想有些重、政策理解不到位、环境治理不常态、平安建设待加强、婚丧嫁娶好攀比、集镇秩序不井然、孝道式微需加强”等“七大诉求”,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二是协同各方策划活动,融合发力。坚持每年策划组织“重阳节敬老系列活动”,有机融入“支书领颂村规民约、楷模讲述道德故事、志愿献唱红色经典、礼品植入家风家训”等内容,涵育新民风,引领新风尚。整合宣传、农业、文化等各方力量,策划组织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六个一”文明实践宣讲活动,下沉优势资源,解决急难愁盼。三是完善提升打造品牌,持续发力。先后举办两轮文明实践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擂台赛,培育了20个叫得响、推得开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耄耋笑脸、薪火课堂、五色花等8个项目获省级表彰。其中,耄耋笑脸+志愿服务活动,采取“中心示范,各镇组织,融合内容,凸显品牌”的方法,先后为群众拍摄笑脸照2000余帧,开展理论宣传、政策宣讲、文艺演出、困难帮扶等活动200多场次。5、推进“五项制度”,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成效完善督导机制,推动落地见效。一是周报月评制。县中心每月下发新活动安排提示,各镇(街)牵头,每周就各村(社区)活动开展情况整理上报,县中心根据上报情况抽查,汇总后进行星级评定。二是联席会议制。由县级相关部门、镇街实践所负责人参加,就活动开展情况面对面点评通报,就存在问题提交联席会研究解决,推进活动由常态化规范化走向专业化品牌化。三是红黑排名制。每季度召开一次观摩讲评会,对各部门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考核排名,按照排名授予红黑牌,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四是群众评议制。发文件,提要求,强督查,指导镇街和相关部门定期对策划实施的实践活动组织群众评议,回应群众诉求,完善相关细节,增强活动实效,打造群众信赖的品牌。五是奖补激励制。设立奖补资金,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中成效突出、品牌响亮、群众评价高的镇(街)、村(社区)落实以奖代补,嘉许激励,激发各部门、镇(街)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深化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工作,先后组织对国、省、市、县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明家庭中生活较为困难的典型人物进行慰问。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今年以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中省市要求,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作任务繁重,抽调人员未到位,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二是创建业务千头万绪,每年都有更新变动,吃透体系还有差距;三是基层认识不到位、工作动力不足,品牌亮点偏少;四是城市建设短板较多,精细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的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路子。二是全县创建干部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创建工作的迫切需要,工作推动指导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要树立开拓创新精神,永葆工作中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利用一切机会,积极走出去,不断开阔视野,创新发展思路,为办公室增加新的年轻力量。三是各党委依赖思想突出,牵头抓总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没有形成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突破原有的经验主义束缚,想问题办事情立足实际,开创新的办公室工作新局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发动广大市民,坚持做到领导包抓、宣传教育、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六个常态化”。一是要深入推进创文“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大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创文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二是要紧扣软弱短板和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市民生活地更舒心更满意;三是要通过典型引领,持续扩大文明单位(村镇、校园)创建覆盖范围;四是要加快筹备第四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适时表彰奖励;五是要加大文明实践所站星级考核管理,常态服务基层群众生产生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