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西安市临潼区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4-07 11:45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成人教育的计划、组织、协调实施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东路51号教师进修学校
法定代表人 王学革
开办资金 20.0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77万元 11.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充分发挥区“双减”办的引领作用,严厉打击违规违法办学行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本年度临潼区“双减”办两次组织召开校外“双减”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关于做好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校外隐形变异培训机构实施网格化治理的通知》;转发了陕西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深人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陕西省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工作方案》;在临潼教育官网发布《暑期合理参加校外培训倡议书》;组织学习并宣传《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在醒目位置张贴《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提高全民的知晓率。11月30日邀请西安洪振律师事务所杨建超律师对我区“双减”领导小组23个成员单位、22个街办、各中心小学校长及我区全科网格员进行《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专题培训,受训人员近400人。培训结束后,与区社会治理办联合召开了临潼区“双减”工作推进会,并对全科网格员开展违规校外培训行为巡查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2、认真扎实开展“回头看”治理,主要针对“假注销、真营业”、“一对一”、“隐形变异”、“众筹私教”等违规办学问题坚持每日(包括休息日)排查。区“双减”办组织教育、文旅、公安、市场监管、民政、城管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以严查“隐形变异”“假注销、真营业”为重点内容,以学校周边人员密集区域为重点范围,开展了两次综合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严厉打击违规违法办学行为。自11月26日起,成教办组织相关力量,采用跟随学生、询问居民等方式,对利用居民楼开展违规校外培训进行联合检查,共查处违规培训7起,并当即劝散学生、责令举办者退还费用,并依法对其进行取缔。3、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工作,5月份,成教办下发通知,要求各非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针对门禁制度(制度上墙、安保人员值守、安保器材的摆放等);矛盾排查化解(台账等);日常管理(记录或者档案等);消防(安全标识、器材等)等方面做好自查自纠,随后,区成教办对所主管的8所非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了安全排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完成整改时限。4、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风险管控和资金账户的监管工作,有效防范“卷款跑路”“退费难”“欠薪”等问题,积极对接第三方金融机构,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开设风险账户和资金监管账户,由银行监管。通过预收费监管+风险保证金监管双重监管模式,精准防控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我局所主管的8所非义务段培训机构已完成资金核验和支付开通工作,资金核验通过率和支付开通率均为100%。同时,区教育局积极协调区文旅局,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预收费资金管理工作。5、高度重视投诉事件,尤其是涉及培训机构收退费方面。今年累计处理各类投诉事项40余次,对于出现的退费投诉,接到一起,处理一起。有关培训机构退费投诉事件较前明显减少。全区未因退费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或形成较大舆情。临潼区无新增“爆雷”“冒烟”机构,整体情况平稳可控。6.加强对8所非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材料进行排查并上交备案,设立外审机构,对培训材料进行常态化管理。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继续巩固“双减”成果,促进“双减”向深向细,继续拓宽工作思路,进一步依法管理。持续每日(包括节假日),采取“回头看”的形式,分三组开展学科类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针对“假注销、真营业”、“一对一”、“隐形变异”、“众筹私教”等违规办学问题展开地毯式排查,发现隐形变异机构1家,治理1家。对发现违规问题立即整改,规范非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2.为保护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规范培训行为,妥善处置退费纠纷,化解了社会矛盾。严肃查处未按照“双减”政策擅自开展违规教育培训活动及未按相关法律规定收退费等行为,发现一家处理一家,绝不姑息。本年度共处理各类投诉事项100次,妥善处理退费事件,退费金额高达110余万元,各类矛盾化解11项,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三、存在问题1、在“双减”政策的高压态势下,还存在利用隐蔽场所违规开办补课等不良现象。2、审批的机构在设备、办学理念等方面滞后;个别机构办学方向不明确、特色不突出;个别机构门头牌匾设置不合理。3、个别已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日常教学和广告宣传上存在问题,不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需进一步加强管理,督促整改。四、今后工作打算1、下一步严查不服从主管部门管理、服务水平低下、恶意招揽生源、不按规定提供服务、拖欠教师工资和不按规定退费、扰乱学校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等违规违法培训行为。把坚决治理“地下”违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2、持续采取“回头看”的形式,开展学科类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针对“假注销、真营业”、“一对一”、“隐形变异”、“众筹私教”等违规办学行为进行依法治理。3、继续拓宽投诉渠道,严查违规办学行为。4、妥善处置各项纠纷,化解了社会矛盾,保护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规范培训行为。5、积极完成区教育局交办的各项临时性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