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平利县>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小学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07 11:36
单位名称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平利县长安镇中坝村黄家湾口
法定代表人 汪军
开办资金 182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平利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28.59万元 1969.81万元
网上名称 平利县长安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6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10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平利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养。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建立了师德师风日常评价体系,把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评聘、评模选优的重要内容,全体教职工遵纪守规,未发生师德失范事件。二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近20人次,返校后再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达到以一人培训全体受益的效果,在十二月份组织了一次教师基本功测试活动。积极参加了县级教学能手和学科素养大赛评选活动,2人获得“教学能手”称号,1人获得数学素养大赛二等奖。2.落实立德树人,注重素质教育。一是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十大行动,建立了德育工作活动方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导处和德育处通力配合、每月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德育实践活动。二是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制定了具体的管理细则,强化过程管理,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变。三是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建立了学生体质监测机制,高质量地召开了秋季运动会。3.聚焦质量提升,精细过程管理。一是切实做好保学控辍工作。继续坚持家访制度,建立家校联系常态机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5件,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二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持续做好领导班子成员包抓年级组制度,教学常规检查达七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并限时整改到位。三是牢固树立质量核心意识。定期召开了质量分析会(全镇每学年一次、各校每学期一次、年级组每月一次),认真分析总结教学工作得失,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查缺补漏,助推质量提升。四是进一步加大培优辅差工作力度,各教师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建立辅导工作台账,发扬敬业奉献精神,辅导效果较好,学困生进步明显。五是明确奋斗目标:2024年小学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评和抽测科目进入全县前三名,其他年级综合评价要进入全县同级同类学校前五名。通过层层签订了目标任务书,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奋力实现既定目标。4.注重特色办学,提升内涵水平。一是进一步把茶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雅”进行了提炼升华,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育人体系,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三顺、三乐、三美、九雅十八个板块做实做细,把特色办学和“三风”理念有机结合,营造了干群之间的和谐互敬、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学、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良好教育氛围,行为儒雅、语言文雅、志趣高雅的育人目标初显成效。二是以茶文化建设为依托,积极上好校本课程《魅力茶乡》、坚持办好校刊《羽峰》、师生齐动手制作茶叶画和茶末画,学期末进行了展示展评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活动质量高。三是加强写字教学,传承墨香雅韵。把“读写雅”作为“和雅”文化落实的一个突破口列入教学重点工作,写字教学以“三雅”为培育目标,即雅姿、雅形、雅韵。全校师生共同练字,把写字教学列进课表,坚持天天练习,定期展示展评,收效良好。5.深化教研教改,打造高效课堂。一是巩固“双减”成果,全面落实五项管理,把学生作业和体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开齐开足体育课程,规范实施了体质健康监测等工作。一个作业课例获得安康市一等奖、陕西省三等奖。二是继续坚持校班子带头听评课制度,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各教师听评课都达到规定节数。扎实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把“减负提质”作为教学研究的主题,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积极探索与实践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交流好的经验与做法。三是以课题为抓手,夯实校本研修。本年度申报市、县、校、级课题20个,涵盖各领域各学科。四是持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结合实际开设了16个社团,做到了每周按时开展活动,学生参与面达100%,并于2024年1月2日进行了成果展示汇报,确保减负不减质量。6.统筹协调发展,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持续学习《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和《陕西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意见》各类指标体系,结合市级过程督导反馈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建立了整改台账,认真对标补短,力争在2024年2月份之前全部整改到位。二是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契机,积极筹措资金50余万元对部分教学设施设备进行了维修和更换,按照标准建齐了23个功能部室,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是强化内部管理,管好用好功能部室,规范建立好各类档案资料,全面稳步推进创建工作,确保2024年顺利达标验收。7.严守安全底线,夯实细节管理。一是狠抓安全常规教育管理,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细化责任分工,任务到人,认真修订和完善了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了演练活动,安全工作做到了定期检查、定期小结,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个。二是认真落实了“每天安全提醒、每周一节安全教育课、每月一次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应急演练等活动,达到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的目的。一年来学校未发生重大或较大安全责任事故,切实维护了教育大局和谐稳定。8.关注重点群体,筑牢服务意识。一是认真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规范采购程序,落实了领导班子轮流陪餐制度,不断提高伙食质量,合理搭配营养,严防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确保学生吃得安全、吃得饱。二是全体教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特殊儿童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确保他们思想有关怀、学习有指导、生活有帮助,累计帮扶150余人次;三是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厉行节约,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财务收支情况做到了定期公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六一儿童节学校举办了规模宏大的文艺节目汇演,展示了学生创作的绘画、手工、书法作品;举办了全校秋季运动会,并选拔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参加县级运动会。2.每学期开展两次全校听评课活动,选拔教学能手参加县、市级教育教学赛教。3.每学期开展3次学生安全应急疏散应急演练,加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4.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确保家校联系。全心全意服务好学生,办好学生食堂管理好住宿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较陈旧,已不能适应“双减”形式下教育发展的需要。2.教研活动开展的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还有待进一步加强。3.大部分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已无维修价值,急需进行更换。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教师成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2.争取上级资金结合学校经费改善教学硬件建设,把长安镇中心小学打造成特色农村寄宿制小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强化师德师风管理,进一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方法,提升整体工作实效。2.继续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育质量位居全县前列。3.积极争取资金逐步改善办学条件,高标准建齐功能部室,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达标。4.稳步推进“双减”工作,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5.围绕三顺、三乐、三美、九雅十八个板块打造育人环境,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良好教育氛围,行为儒雅、语言文雅、志趣高雅的育人目标。6.持之以恒抓好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教育大局和谐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3年综合考核获全县一等奖。2、2023年四年级抽考和六年级毕业会考成绩位居全县第一。3、2人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1人获得县级数学素养大赛二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