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平利县> 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

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7 10:38
单位名称 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管理保障。业务范围:畜牧技术推广,畜牧业执法监督,畜牧业资源保护,畜牧业质量监督,,畜牧业标准化管理,畜牧项目管理,畜牧业许可管理,畜禽品种登记,畜牧疾病的医治、预防,测报。
住所 月湖南路农业局1楼
法定代表人 王东艳
开办资金 1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平利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46万元 46.35万元
网上名称 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平利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6.82万头,出栏15.82万头;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0.797万头、11.25万只、133.7万只,出栏分别达到0.2224万头、5.4926万只、70.16万只;肉类总产达到1.52万吨;禽蛋产量达到0.5791万吨。指导41个千头以上规模猪场实施了扩大生猪产能项目、18个老旧猪场进行了提升改造,为全县51个村、1530户农户,户均投放2头仔猪。新培育了1个市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已通过验收。全县养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水平全面提升。2.高质量组织实施了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强制免疫工作,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明显,全县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0.53%,全县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为95%以上。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0.28万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取得实效,渔业安全生产行为不断规范。3.技术骨干到包联的镇,深入到养殖重点村,围绕疫苗使用、疫病防控、清洗消毒、科学管理等方面知识,组织农户开展集中培训和入户指导,切实解决了养殖户生产上的实际问题。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做到了应保尽保。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全县41个千头以上规模猪场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按照“低价投放仔猪或母猪”的方式,带动1530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18个老旧猪场改造通过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50户农户户增收500元以上。全县牧业总产值达到7.35亿元,牧业增加值4.36亿元。畜牧产业带动农民39892人。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紧缺,养殖设施用地困难,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难以落地,畜牧产业新生动力不足。2.个别镇的个别病种免疫抗体水平偏低,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3.由于镇级畜牧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业务工作繁重,到村到户指导量大面广,技术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整改措施:1.积极协调对接,力争缓解选址困难。2.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大检查考核力度,杜绝免疫死角。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实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到各镇农综站中,专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确保动物疫病防控、防疫检疫、执法监督、产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抓好产业建设。以2024年生猪产业奖扶项目为抓手,重点抓好千头猪场扩大产能、五千头以上猪场引种保供、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营销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建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个以上;巩固提升现有市、县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培养创建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确保全县生猪产能全面提升。2.抓牢疫病防控。抓牢以非洲猪瘟防控为重点的重点动物疫病防控,有效落实“县抓镇、镇抓村、村抓户”的行政干部监管责任和“一场一策”监管措施。全面抓好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抓实动物疫病监测、生物防控、动物及产品调运监管、屠宰监管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3.抓好资源化利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守不污染环境的底线,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力争实现全县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4.抓实渔业生产。进一步加强渔业生产的指导服务工作,确保全县渔业水产稳产增产,新培育陆基养鱼示范基地1个,巩固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4个。积极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全县无渔业安全事故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