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南县>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4-04-07 09:05
单位名称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健全农技、畜牧、林业、水务、扶贫、农经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三农。农林水牧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森林资源管护,护林防火,安全饮水,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精准扶贫,气象服务等;受委托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具安全、动物卫生、林政等执法。
住所 洛南县景村镇景村街社区一组
法定代表人 张军科
开办资金 32.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南县景村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05万元 44.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广泛宣传玉米保险、大豆种植补贴、马铃薯良种补贴、小麦种植补贴政策,积极组织良种调运,创新开展抓点示范,不断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08万亩,其中玉米2.79万亩,大豆0.84万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0.348万亩,薯类0.55万亩,小麦1.18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189万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2.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60场次,培训4860人次,推广配方施肥5.86万吨,推广地膜覆盖0.912万亩,其中地膜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348万亩,地膜洋芋0.36万亩,地膜蔬菜0.204万亩。3.特色产业稳步推进。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全镇种植烤烟8670亩,产量104.993万公斤,种植蔬菜8124亩,其中辣椒4260亩,蔬菜产量2.086万吨,发展食用菌120万袋,其中袋料香菇87.5万袋,木耳31万袋,平菇1.5万袋;天麻100万窝;生猪饲养量达27491头,肉牛饲养量1461头,肉羊饲养量2537只,家禽饲养量7.226万只,蛋禽饲养量5.181万只,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1个,天麻种植基地2个,发展各类畜禽养殖场12个,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4.惠农政策扎实落实。严格程序,扎实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2023年核实兑付脱贫户、监测户产业扶持资金9批次153.2655万元,马铃薯良种补贴4981户12.55万元,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7213户31.956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1042户276.5256万元,蔬菜生产补贴195户40.754万元,大豆生产补贴2217户(含大豆玉米复合种植)63.2289万元,油菜生产补贴1413户5.15525万元,撂荒地整治补贴1114亩11.14万元,肉牛提质增量项目补贴2批次45户18.15万元,确保惠农政策落地落实,切实保障农民利益。5.农业安全有效保障。扎实开展各项农业生产安全监管工作。全年签订农机具安全责任书639份,农资安全责任书2份,饲料兽药安全责任书2份,动物养殖安全承诺书26份,动物及产品经营安全承诺书15份。开展农鼠药安全检查24次,动物卫生监督检查16次,发放整改通知书14份,确保经营主体依法规范经营。开展农药残留抽样检测125批次1022份,“瘦肉精”抽样检测12批次288份,经检测全部为阴性。通过各项措施落实,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全年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全年组织开展动物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接种2次,月月补针10次,累计免疫生猪7582头,免疫肉牛1361头,免疫肉羊5070只,免疫家禽72260只。开展动物疫病监测10次,上报有效病例9个。深入落实非洲猪瘟疫情网格化责任,坚持周排查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养殖户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累计开展排查46次,排查养猪场户137户。开展牛羊布病采样1186份,其中牛血清237份,羊血清949份,组织人员对3个检测阳性畜群进行净化处理。组织开展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发放防控知识宣传彩页、挂图等宣传资料380余份,严防重大动物传染病发生,全力保障畜牧生产安全。7.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加强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督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健全运行机制。全镇2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均在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积累共计237.275561万元。在全镇14个脱贫村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性岗位28个,公岗人员每月发放补助360元,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开展合同专项清理1033份,整改问题合同723份,促使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8.农村改厕工作持续推进。按照上级安排,在全镇9个村开展改厕工作,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包抓,通过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对接,积极开展技术指导,督促工程进度,抓紧问题整改,止11月底,全镇完成改厕769座,其中卫生厕所573座,无害化卫生厕所196座。通过实施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为改善村容村貌和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9.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严格有序。按照《洛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一年来,经审核,全镇共审批原基建房48户,上报异址新建15户,同时严厉打击违法建房行为,开展违法违规建房行为查处31起,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31份,及时制止纠正群众违法建房行为,切实保护耕地。10.产业帮扶成效显著。全体干部扎实履职,指导各村摸清产业脱贫户基本信息,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增加家庭收入。加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发挥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作用,全镇共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97人,组织开展以中央一号文件、惠农补贴政策、党的二十大精神、特色产业种植养殖技术专题培训会6场次,培训致富带头人97人次。组织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全镇19家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提供务工岗位、订单收购产品、资产收益分红等方式,服务带动农户439户,其中脱贫户监测户315户,一般农户124户,户均增收2673元。指导落实脱贫户监测户产业奖补政策,建立完善各种产业帮扶档案,充分发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行业责任,提升产业帮扶工作质量。11.驻村帮扶工作积极开展。按照镇党委政府总体安排,所有干部按照各自职责,严格履行包村领导、驻村队员、帮扶干部工作责任,积极指导、协助村、脱贫户、监测户开展帮扶工作,落实脱贫户、监测户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政策,协助完善各类村户资料,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站上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单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全年未出现1例因工作延误或失职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08万亩,粮食总产量1.18万吨。发展烤烟8670亩,种植蔬菜8124亩,辣椒4260亩,发展食用菌120万袋,其中袋料香菇87.5万袋,木耳31万袋,平菇1.5万袋;天麻100万窝;生猪饲养量达27491头,肉牛饲养量1461头,肉羊饲养量2537只,家禽饲养量7.226万只,蛋禽饲养量5.181万只。三是扎实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兑付脱贫户、监测户产业扶持资金9批次153.2655万元,马铃薯良种补贴4981户12.55万元,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7213户31.956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1042户276.5256万元,蔬菜生产补贴195户40.754万元,大豆生产补贴2217户63.2289万元,油菜生产补贴1413户5.15525万元,撂荒地整治补贴1114亩11.14万元,肉牛提质增量项目补贴2批次45户18.15万元。四是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全年未发生1例安全事故。五是农村改厕工作持续推进,完成新建卫生厕所769座。六是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严格有序,全镇共审批原基建房48户,上报异址新建15户,开展违法违规建房行为查处31起。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1.单位业务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不足,对新政策、新问题学习研判不够,落实工作任务有差距。2.业务工作开展不均衡,在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中,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工作推进缓慢。3.动物疫情防控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防控范围涉及养殖、运输、野生动物防范等各个环节方面,防控工作任务艰巨。4.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产值不高,利润微薄,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部分村居存在弃耕撂荒、空栏弃养问题,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业务干部和从业人员素质。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对重点业务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重点工作如期完成。三是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科学分析价格走势,做出研判预警。四是加强重点工作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五是加强干部教育和管理,全面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2、积极发展主导产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3、积极开展农业安全监管。4、积极开展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保障农作物、畜禽安全。5、积极争取村集体经济项目,指导村居实施好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6、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洁。7、严格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遏制违规违法建房行为,切实保护耕地。8、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