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千阳县种羊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改良奶羊品种,促进畜牧业发展。莎能奶山羊保种选育,良种试验、改良推广。 | |
住所 | 千阳县张家塬镇曹家塬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李杰 | |
开办资金 | 4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千阳县畜产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91.2万元 | 316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千阳县种羊场.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单位章程情况2023年度,我场在市、县畜产局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开展各项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细化管理,各项生产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来,我们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深入了解各位职工的思想动态,完善修定了《岗位考核管理办法》,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考核办法更具操作性,考核过程透明、公正、公平、合理,从而大大激发了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因病设防,加强疫病防控,每天对进入场区车辆人员严格消毒,把消毒作为常规性工作,购买消毒器械3台;职工防护措施到位,购进消毒药品5种,配备配套各种防护用具。2、狠抓生产管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全年饲养量达到2400只,年初存栏莎能奶山羊1500只,成年母羊810只,今春培育羔羊900只;全年累计生产鲜奶95000公斤,其中羔羊哺乳45033.5公斤,交售鲜奶49966.5公斤,种植青贮草180亩,贮草1000吨,种植小麦50亩,收获小麦1750公斤,全年对外推广纯种莎能奶山羊201只。实现经营性收入120万元。3、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一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完成宝鸡市奶山羊育种工程中心挂牌命名,省级已通过项目验收和专家评审,申报“国家乡村产业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秦巴山区奶山羊产业及羊乳新品种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奶山羊全基因组液相芯片研制与应用”、“奶山羊繁育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建设奶山羊种质资源库”,“奶山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签订育种研究合作协议,开展冷冻精液制作保存、性控技术推广等工作。二是申报部级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场及市级农业示范产业园、国家农业部优质高产抗病乳用羊新品种设计项目,完成羔羊舍维修改造,扎实推进奶山羊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申报省级、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项目,全方位推进奶山羊布病监测净化,目前场区为干净无疫。四是配合畜产局申报千阳县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五是争取农业部资金60万元,科技厅20万元,完成项目谋划在线审批8个。六是全年报送信息12条。4、严格疫病防控,确保生物安全。虽然荣获国家级布病净化场,也是起点的开始:一是大抓疫病防治,针对本场疫病状况,因病设防,先后注射了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羊痘、羊传胸肺炎、衣原体、三联四防五种疫苗的注射,二是完善健全兽医室内部设施,大门口消毒通道改造,开展疫病自主监测,坚持每月全场羊只布病检测一次,每周全场统一进行消毒二次,羊舍每天消毒一次,一周更换消毒药品三种以上;三是依靠布病净化示范场项目改造大门人员消毒通道,实现人畜接触防护双保险,有效地防止了动物传染病的流行,降低了普通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了羊只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5、拓展技术培训渠道,提升产业服务水平。一是组织技术人员对规模场、养殖大户以上门指导和专题培训的方式,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结合“秦巴山区奶山羊产业及羊乳新品种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在我场开展奶山羊技术培训,重点从奶山羊人工授精技术,母羊发情鉴定、输精时间、器械的消毒如何提高受胎率、母羊产前产后护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奶山羊基地县80人参与培训。三是向各人工授精站点提供优质种羊精液,制作冷冻精液1000份,采集鲜精10000份。6、加强校地协作,攻坚关键技术。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借助千阳县奶山羊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围绕奶山羊繁殖育种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技术研究和试验示范,破解奶山羊良种繁育方面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展奶山羊分子育种、种公羊的饲喂管理标准、冷冻精液制作、生产性能、育种值评估、选种选配等繁育技术研发、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利用等研究开发。我场鲜精性控配种试验羊150只,对外推广性控精液1000份。三、特色创新亮点及成效。1、创建国家级布病净化场。按照奶山羊主要疫病净化示范区现场审查评分表内容开展自评,并对标对表完成佐证资料整理。我场奶山羊布病净化示范场创建工作已通过省级、国家级验收。目前,继续加强全面监测净化,严格落实各项净化措施,布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2、创建国家级生态农场。积极紧跟进中省市提出的有关绿色发展先进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出一条“种养结合、减污增效”的绿色养殖模式,示范带动我县畜牧产业绿色、健康、高效发展。现阶段创建资料及硬件设施已通过国家级生态农场现场评审验收。3、建设莎能奶山羊种质资源库。购置液氮罐,建立种羊档案,每年培育高产良种种羊500只,年提供鲜精冷冻精液能力10000份,推广种羊20只,累计生产性能测定奶山羊良种2000余只,改良当地奶山羊50万余只,改良后的奶山羊高效实现优良品种的迭代更新,加强疫病检测,减少因病损失,合理使用搭配营养,增强奶山羊抗病能力等,提高奶山羊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4、强化奶山羊产业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重点围绕六个方案开展奶山羊技术实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团队合作,开展性控技术研发,对50只母羊顺利实施腹腔镜性控精液配种,有效克服了羊只子宫颈构造特殊,不易受配的难题,丰富育种扩繁手段。5、开展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应用。对于生产能力低的母羊采用同期放栓,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产羔进行改良,共计做同期发情母羊50只,现阶段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母羊利用率。四、存在问题:经过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场容场貌、良种推广、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机械化程度低、智能化薄弱,奶山羊育种工程部分重要设备需要购进,但资金不足,有些工作很难开展;二是老龄化严重人才匮乏,缺乏高层次技术人才;三是饲料成本逐年增长,育种成本逐年增大,生产经营困难;四是宣传力度小,产业覆盖面较窄,辐射带动力还需加强。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细化工作职责,加大科技创新使场达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落实责任,为“双保”提供保障。二是根据近年来羊只生产数据分析,按照优中选优方案,培育优质精品莎能奶山羊种群,为下年全县奶山羊改良打好基础。三是抓好奶山羊种质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种公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要环节作用,利用种公羊站及相应的采精等辅助设施,培育出符合莎能奶山羊品种标准的优质种公羊,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最优秀的种公羊活体及精液。四是探索育种方式扩种群。开展种羊后代评估、生产性能鉴定,进行羊只生长发育检测,建立奶山羊种羊评价体系,实施科学系统的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建立完善系谱档案及生产记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日期:2022年10月31日至2025年10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