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三要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健全农技、畜牧、林业、水务、扶贫、农经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三农。农林水牧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森林资源管护,护林防火,安全饮水,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精准扶贫,气象服务等;受委托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具安全、动物卫生、林政等执法。 | |
住所 | 洛南县三要镇三要街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梁卫锋 | |
开办资金 | 1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三要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29万元 | 37.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站职工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技术素质,积极为农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一、具体业务工作(一)农业工作紧紧围绕产业脱贫、农业增效、安全生产三步棋,依靠科技进步,扎实搞好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粮食安全生产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积极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辐射带动全镇发展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00亩。为粮食增产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3、积极抓好农作物病虫害测防工作。4、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建全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台账,定期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生产安全检查,从源头上保障了群众的农产品安全。5、积极发展壮大我镇特色产业。抓好薯类种植,积极发展壮大菌类产业,依托北司、三要街社区食用菌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在我镇大力发展食(药)用菌产业,大力发展菜蓝子工程。6、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发挥致富带头人带动作用,在县乡村振兴局、县农民科教培训中心支持下组织开展以中药材、核桃综合科管、蔬菜等为主专题培训班,确定创新创业带头人4人,共带动农户500户群众致富增收。7、农机安全管理。排查登记各类农机具104辆,并登记在册,各村和农机具主签订安全协议104份,镇村签订责任书10份,为我镇农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8、做好宅基地管理工作。全镇2023年共审批宅基地12户,其中原基建房6户,新建6户,并做好平时宅基地监管工作,全年共发现违规修建7户,下达整改通知7份,有效规范了我镇建房程序。(二)村集体经济管理规范运行高效1.资产管护方面:排查全镇2015年以来发展的所有项目,全镇巩固衔接资产332个,其中经营性资产42个,公益性资产290个。已确权移交到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212宗,移交资产总额10002.28万元。其中:公益性资产177宗7878.65万元,经营性资产35宗2123.63万元。2.合同清理方面:梳理整理各类合同共825份,其中永坪村76份,杨村村86份,龙山村93份,话庙村62份,杨川村67份,三要街社区71份,北司村98份,罗村村98份,沙河川村95份,叶河村79份。(三)积极配合镇政府做好秦岭山水工作的厕所革命工作开展“两改两转三促进”专项行动相关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今年全镇共新建及改建卫生厕所998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103座,卫生水厕88座,卫生旱厕807座,新建及改建农村公厕4座。(四)畜牧工作1、畜牧产业发展猪存栏2920头,出栏5786头;牛存栏292头,出栏1016头,羊存栏1586只,出栏2480只;家禽存栏10940只,出栏22200只;养蜂箱数800箱,蜂蜜产量4000公斤。肉类总产量501.58吨,禽蛋产量90吨,发展青贮饲料2户600吨,发展规模养殖户18户,猪改良配种576头;办技术培训班4期96人。2、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3、认真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监督五个机制。(五)林业工作1、健全和完善镇村林长制工作体系,完成制度上墙,档案资料完善,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林长制工作有序开展。2、认真做好全镇森林防火工作。健全防火档案,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加强日常不间断防火宣传及巡查力度,严格野外用火管理,全面落实各项森林防火措施。3、森林资源管护落实林长制工作责任,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严格管控辖区内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野生植物,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捕乱猎滥食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各种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古树名木保护,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加强林木采伐管理,认真执行林木采伐、凭证运输制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做好森林病虫害普查、防治、监测、测报工作,成灾面积控制在4.9‰;监测、测报覆盖率达到100%。4、加强护林员管理,搞好护林员审核聘用选聘、日常监管,每月考勤及及工资兑付工作。加强了对聘用护林员的业务培训,日常管理,促使其认真履行森林资源管护职责。5、加强退耕还林管护工作,实施日常管护,检查验收,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延长期政策兑现工作扶贫档案。(六)水务方面工作1、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努力推进人水和谐新局面。2、扎实推进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结合“十四五”中长期规划,切实抓好安全供水、水利水保和防洪保安项目工程规划,为项目早日实施奠定良好基础。3、完成龙山村龙山湾泵站供水下沟组扩网工程、高耀集中供水罗村沟口组扩网工程、杨川八房组供水修复改造工程、沙河川村磨沟组供水修复工程、罗村西沟组供水改造工程和沙河川后河组供水修复工程供水工程建设,新建集水井6眼、调节池3座,埋设Ø50-25PE塑管17600米,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可解决318户1280人饮用水困难。二、工作成效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66万亩,其中小麦0.31万亩,玉米1.5万亩,豆类0.66万亩,薯类0.4万亩,烤烟0.2万亩,中药材0.64万亩,蔬菜0.4万亩,粮食总产量0.7万吨。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提高粮食增产增效的一项新举措,在杨村、永坪各抓100亩示范点,通过免费供种供肥,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辐射带动全镇发展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0亩,为粮食增产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2、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三要镇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涉及10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补贴资金866119.2元;落实油菜生产补助119.3亩,补贴资金2982.5元;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奖补涉及9个种类共计兑付产业补贴资金1013070元。小麦种植扶持899亩125860元。蔬菜生产扶持食用菌21.8万袋、补贴资金50000元;设施蔬菜5户61亩,补贴资金34500元;露地蔬菜9户45亩,补贴资金13500元;新型经营主体7户,蔬菜90.9亩、食用菌22万袋,补贴资金47000元。共计应兑付蔬菜生产扶持补贴资金145000元。共种植各类粮食作物面积10285.52亩。应补贴粮食作物面积10285.52亩,补贴资金102855.2元。另外涉及一户经营主体农户,共种植大豆80亩兑付种粮一次性补贴资金800元。退耕还林后续兑现面积927亩,兑现资金287700元。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6678.45亩,兑付中央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66855.2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农综站人员不足,干部身兼两职,工作中难免有缺失缺位的地方。2、生态护林员、动物防疫员人员老龄化情况严重,文化程度低,对护林防火工作和动物防疫工作造成了困难。3、三要镇属林区,森林资源管理难度较大,个别地方乱砍滥伐时有发生。4、群众森林防火意识淡漠,野外用火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森林防火工作存在死角死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人员管理,合理进行人员分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人可用,全面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对重点业务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重点工作如期完成。三是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业务干部和从业人员素质。四是加强重点工作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认真推行林长制工作责任,做好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护、生态护林员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群众普法教育。2、认真做好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农机具、农产品等安全监管工作、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3、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安全饮水、供水工程建设等水利水务各项工作。4、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总之,一年来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镇党委镇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差距更大。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来年进一步加大努力,尽力弥补工作不足,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懈努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