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南县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执法监察保障。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自然资源法规政策宣传。 | |
住所 | 洛南县四皓街道南沟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李永宁 | |
开办资金 | 7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 | |
举办单位 | 洛南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27万元 | 11.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开展的工作1、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媒体、网络等各种形式不断学习新《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市县法治建设实施方案和“八五”普法规划,全体干部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普法六课”活动,全队人员积极参加市司法局执法人员执法证培训考试,提高执法人员执法监察业务能力和执法风险,开展年度法律知识及公务员学法培训,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能力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2、1、土地督察西安局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稳步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西安局和省自然资源厅5月31日、6月8日—10日先后在洛南对土地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和2022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工作,通过查看内业资料、外业实际核查,对我县存在问题进行了反馈。截止目前,西安督察反馈未整改到位的3个问题,至11月10日,花溪湖、锦绣大地恢复基本完成。旭日红核桃专业合作社整改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日常督察发现的得实润澤建材公司、鑫磊恒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等10个问题。执法大队积极联系,提请县政府召开了整改落实会议,落实了整改工作专班和督查工作组,目前所有项目已基本整改落实到位。3、秦岭“五乱”清查整顿成果不断巩固10月份,省纪委联合省秦岭办对我县进行了暗访,共交办问题14个,其中涉及自然资源领域的10个,由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牵头整改9个,其中7个已立行立改,拆除场地设备,恢复土地65亩,2个拆除现场设备,恢复耕地21亩,已在市局完成销号备案,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牵头整改9个,现已全面完成整改。4、违建别墅整顿工作违建别墅问题“回头看”是对前期工作的检验,为配合工作开展,大队克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配备涉密专用电脑等设备,按时完成前期重点区域项目排查上报、系统录入、档案制作。按照市专班统一部署完成了深化巩固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系统填报培训及项目录入工作。5、2021-2023年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西安督察局反馈我县2021年及以前、2022年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督察、2023年例行督察问题202个(其中2021年89个、2022年85个、2023年28个),目前已整改到位销号178个,剩余24个正在全力整改,其中2021年及以前问题4个、2022年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督察问题15个、2023年例行督察反馈问题5个。6、省秦岭办暗访反馈问题核查整改情况省秦岭办暗访反馈问题我县共涉及石门镇某石料加工厂等14个项目。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整改落实任务非常艰巨,大队全部人员全部出动,采用5+2,白加黑,内业加外业同时进行等方式,一举完成整改任务。7、非法占用农用地涉嫌犯罪问题线索排查核实工作开展情况下发我县53个图斑(监测面积764.54亩,其中耕地面积764.54亩,基本农田面积269.98亩),为了使证据具有法律效力,聘请第三方勘测公司对53个图斑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逐一勘测后,对28个图斑实施拆分,图斑总数变为87个,其中合法图斑21个((面积127.11亩,其中耕地面积127.11亩,基本农田面积5.38亩);其他图斑35个(面积242.56亩,其中耕地面积242.56亩,基本农田面积149.92亩);违法图斑31个(面积204.49亩,其中耕地面积204.49亩,基本农田面积32.56亩)。违法图斑中涉嫌犯罪的图斑14个,面积225.8亩,耕地面积225.8亩,基本农田面积36.3亩,其中洛卢高速项目临时道路及堆渣场涉及图斑8个、洛霸路改线项目临时堆料场涉及图斑2个、永丰火寨村污水处理厂涉及2个图斑、洛南县游客服务中心涉及图斑1个、中电建路桥洛南石磊新材料项目涉及图斑1个。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全年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5宗,土地违法案件涉及拆除违法建筑物12202.24㎡,恢复土地291.58亩,处理人员9名。没收建筑物93363.74,并处罚款3034.1488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9宗。全部办结12件,其余的因时效问题正在办理中。2.经过我队多次巡回排查和专项排查整顿,涉土涉矿违法行为已明显得到了遏制。3.执法大队包扶的是高耀镇会仙村,属洛南县最偏远的村。大队全体同志克服各种困难,积极了解会仙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全村共360户,1300人,耕地1500亩,人均1.15亩,党员22名,已脱户119户,430人,监测户19户,73人,已退出17户66人.去年的2户7人,今年全部退出。制定规划,发展产业。会仙村主导产业为中药材种植和玉米种植与务工为主。会仙村多年来形成了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家家户户都参与其中。群众已从制菌到种植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形势且越来越好。如何帮助群众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成了大队和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主要职责,通过多方努力,大队投入资金3万元,解决天麻种植的技术问题,预计今年会仙村天然种植比去年多了2万余窝,增收20多万。三、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存在的问题:自然资源执法工作日趋艰难,其具体表现:1、自然资源违法案件发现有四种渠道。巡查、卫片、举报、上级交办。根据多年办案情况来看,巡查发现占到90%,而2020年1月1日以来,执法车辆上缴,没有专门的执法巡查车辆,原来每周最少三次巡查,现在根本无从谈起,就连基本的办案用车,平台车有时以各种理由致使租不到车,且费用相当高,单位经费也不能保证。没有专业设备,案件发现率,结案率直线下降。2、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旦牵涉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时,就百般阻挠。有的对自然资源部门下达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不闻不问,仍然我行我素,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甚至抓紧时间抢修;有的不配合自然资源部门的工作,造成执法人员调查取证难;有的态度恶劣,公开谩骂、侮辱执法人员。3、个别干部认识存在偏差。在造成违法现实后,往往给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正常执法活动设置障碍,替违法违纪者开脱,不同意给予处分或处理。还有个别基层领导干部对辖区内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放任不管,不主动向自然资源部门报告情况,甚至包庇纵容、从中谋利。4、执法阻力大、干预大。自然资源执法工作很容易受人际关系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因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往往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内执法,熟人朋友很多,往往一个违法案件刚刚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甚至是在调查取证阶段,各种“关系”、“招呼”就来了。5、执法保障不足。真正用到执法监察上的费用是相当有限的,现在依然停留在皮尺测量,手工画图的原始状态,更谈不上配备和更新现代化高科技的执法办案装备。6、执法手段还不够硬。当前违法行为制止仍然难。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自然资源部门对土地违法行为有制止权,但缺乏实施强制执行的有效手段。对于正在实施的土地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只能是现场宣传教育,明确责任,交待后果,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如果违法者不听制止,仍然继续其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只能按法定程序落实处罚措施,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时效性不强,与及时制止、拆除相矛盾,使自然资源的执法活动相当被动。强制执行的案件,必须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但实际上人民法院对已经建成的房屋是否进行强制拆也面临两难境地。7、自然资源领域内的大部分工作,都与执法有关,工作头绪多,有顾此失彼现象。8、卫片执法及土地督察、例行督察、明察暗访反馈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大,但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并没有增大。《土地管理法》及实施细则一直强调其执法监察的权限仅限于有权责令违法停止违法行为,违法人员与执法人员在玩迷藏,你去他停、你走他建,甚至辱骂、对抗执法人员。9、自然资源执法工作在唱独角戏,缺乏有效配合和强制手段。10、不能形成合力,很多部门出现了绕着走,调取证据是腿跑断、脸难看,给工作正常开展带来很大难度。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开展学习活动,健全大队学习日制度,切实加强全体职工的政治理论、业务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执法效能,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现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2、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力度,通过学习县局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我队管理制度,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激发全体职工自身的潜力。3、加强协作,增强工作合力,通过学习使全体职工综合素质大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下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尽力完成上级交办各种。2、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执法内部管理,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3、细化自然资源执法网格体系,形成自然资源执法高效、敏捷、快速反应机制。4、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执法资源职能,为保护耕地和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