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南县> 洛南县柏峪寺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洛南县柏峪寺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4-04-07 08:48
单位名称 洛南县柏峪寺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展公用事业,服务经济社会。承担宣传文化、科普培训、教育体育、广播影视、网络通讯、供水供电、供暖供气及农村公路管护服务等工作。
住所 洛南县柏峪寺镇柏峪寺街村
法定代表人 赵重阳
开办资金 45.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南县柏峪寺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65万元 45.9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柏峪寺镇公用事业服务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不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县、镇宣传文化和文化旅游工作要求,加强文化旅游、环保交通等领域工作宣传,强化群众文化自信,提高群众自我认同及获得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净化社会环境、保障群众享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实惠,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文化旅游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1.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按照分馆制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图书借阅、文化器材管理、文化活动室管理等制度,对图书进行分类摆放,规范图书借阅,定时免费定时开放图书馆,并对全镇10个村(居)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为广大群众提供阅读图书服务,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对文化器材进行了集中存放,确定专人保管,制定了文化活动器材借阅使用制度,确保文化活动器材保管、使用规范。2.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节、“七一”、中秋节、重阳节等重点节假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辖区群众自编自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柏峪寺街社区、关帝庙村、王塬村等村级群众文化广场组织10余名书法爱好者义务写春联2000余副、福字800余副;在农历春节前后组织10个村(居)的社火队伍开展社火表演5场次;全年组织各村(居)开展群众文化演出活动30余场次,在柏峪寺街社区举办群众文化大调演活动2场次,完成公益电影的播放150余次。3.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落实镇党委、政府关于文物保护有关工作要求,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了3次文保员业务培训和4次文物集中巡查检查,加强对古崖墓群、罗汉洞、河口猿人遗址等境内的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工作。4.做好文旅康养工作。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康养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造“宜居、宜游、宜养”的“康旅小镇”为目标,重点加大了对金银花、艾草烤核桃等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开发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柏峪寺镇特色、深受游客欢迎的特色旅游商品。组织开展“特色产品提升工程”、“特色餐饮提升工程”工作;制定管理和激励机制,参加市县美食评选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美食套餐,推介柏峪寺镇豆腐等,做好康养产品的展示推介工作。5.配合支持中心工作。配合镇党委政府组织参加了仓颉文化旅游节和庆祝建党102周年优秀经典歌曲合唱比赛,获得县级有关部门高度赞誉。举办“庆七一”书画展和演讲比赛,挖掘更多的人才,来宣传营销全镇的文化优势。配合做好“22℃商洛”和“礼仪商洛”的宣传营销和推广工作。(二)公路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工作1.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镇公用事业服务站、各村(居)委会主任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下发了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职责。与各村签订了年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责任书,各村委会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村级公路养护队伍,并与农村公路养护员签订了“四好农村路”村级公路养护承包协议,使农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分片、分段责任到人。2.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开行项目建设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完成河堤修复和通组道路建设10余处。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建设期间安排村委会成员、护路员参与项目建设,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保证了养护队伍稳定更促进了工程保质保量,确保了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3.落实公路管护责任。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农村公路规范化养护工作规程》和《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将全镇所有农村公路全部列养。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创建示范镇工作方案,实施了领导包片包村制度,做到“五个到位”,即主体责任到位、养护筹措到位、镇管村养人员落实到位,养护目标落实到位、领导包抓落实到位,保障了全镇公路管理需求。4.加大公路运营管理。全力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发挥城乡道路营运一体化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和域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快递业务,鼓励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在镇设立物流网点,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产品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特产品外销,实现了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5.推动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落实。不断加强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配合对洛灵公路沿线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和柏峪寺街社区集镇的占道经营等乱象进行了集中整治,收到了显著成效。共拆除违章建筑16余处,拆除乱挂标语、广告牌80余幅、清理五堆60余处。在乡村公路沿线、河堤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栽植风景树木500余株,安装(维修)太阳能路灯150盏。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服务思路,单位运行更加流畅,干部职工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文化宣传效果明显。2.推动了文化馆和图书馆分管建设,不断满足了群众日常文化需求。3.文化人才梯次培训完善,更多人员参与文化活动,为后期文化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农村公路管理平稳运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和域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5.环境监管得到加强,镇域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年来,我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基本要求,硬件设施还未能有效地解决,缺少举办文艺培训和演出的场地和基本设施,农村文化阵地完全设有发挥。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村对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安排、轻落实现象,造成部分村居工作停留在会议上、口头上,工作消极,没有真正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有些村措施单一,号召力、凝聚力不强,工作点子少,效果不明显,文化创新思想较为保守,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以后工作中,我站将坚持目标不改变、工作不松劲、力度不减弱,积极应对,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实现乡村振兴文化带头模范作用。1.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学习力度,更好的服务群众,把干部掌握的技能及时送到群众中去。统筹建设农村文化广场、宣传长廊、文体中心、休闲场所等,完善从教育培训到休闲娱乐整个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有效保证农村文化活动深入开展。2.因地制宜组织一些贴近农民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的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营造出农村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3.积极争取国家交通项目投入支持,谋划好项目、实施好项目、监管好项目。在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中再添措施,保证高效运转。抓好宣传文化工作,把社会正面典型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凝聚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