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千阳县> 千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千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4-07 08:49
单位名称 千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园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申报、开发建设、公用设施维护、海螺公司的协调服务等工作。
住所 千阳县创新大道1号
法定代表人 李东奇
开办资金 10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千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0.23万元 135.34万元
网上名称 千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经济指标稳步提升。目前,园区入驻企业61户,较上年增加2户,规上企业29户,占全县规上企业(37户)总数的78%;争取资金123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205%;经济指标稳中有升。2、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年内包装产业化项目4个,为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会、全县重点项目观摩会提供观摩点6场次,为省市领导来千调研提供观摩活动30多次。外出江苏、浙江、西安等地开展精准招商10余次,邀请20余户企业入园考察,洽谈钛钢复合板材生产线等项目20多个。成功签约投资15亿年产3万吨新型钛钢复合板材生产线项目和投资5.2亿元非标压力容器生产线项目2个,目前已开工建设。园区苏陕产业园目前吸引华夏轩辕、苏州宝福吉电子等企业20余户,达成高分子新材料、服装制造、中药材制造、包装材料等投资意向项目4个,即将签约落地。截止目前,园区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1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0%。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园区项目谋划任务72个,截止目前,完成75个,占年度任务的104%。园区共承担省市级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58.8亿元,年度投资21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22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5%。其中,海螺绿色建材循环利用产业园、ECP板材生产线等8个项目已建成试产苏陕产业园二期2个项目正在加快施工。新增ECP板材生产线、骨料机制砂生产线、稀有金属生产线、蜂产品医用妆用生产线等4条。4、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省级特色园区:2023年7月4日,园区顺利通过省级特色专业园区评审,8月25日省工信厅、省财政厅下发文件,对我县工业园区创建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奖励资金700万元,用于支持园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创建工作完成。省级经开区:截至目前,创建各项程序全部完成,等待省政府常务会审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制,狠抓园区建设、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形象提升、等四个关键点,加压奋进、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目前,园区累计入驻企业数61户,较上年增加2户,规上企业29户,占全县规上企业(37户)总数的78%;争取资金123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205%各项指标均在稳步增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园区管理体制赋能不足。园区只有综合管理、统筹协调等职能,无行政审批、综合执法等权利,管理企业赋能不足。园区招商队伍力量不足。主要表现为招商人员少、专业人才资源匮乏。园区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为园区土地储备少、无专项发展资金、标准化厂房建设不足。改进措施:争创省级经开区。加强跟进对接,掌握经开区创建进度,力争2024年前半年省政府命名。实施“3+8”招商机制,通过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商会招商、平台招商新模式,不断灵通信息,外出长三角、珠三角开展精准招商。依托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一体化服务体系。下一步工作打算1、抓创建强设施,建设品牌园区。建强发展平台。建成标准化厂房50000平方米,储备工业用地400亩。积极争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创新四路项目等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支持,以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打造品牌园区。加快特色产业项目实施,深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鼓励海螺水泥、华玥鼎泰加大新品研发,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园区绿色建材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园区绿色建材特色品牌。2、抓招商强规模,实现产业集聚。推行精准招商:力争一季度高分子材料生产线、5G光纤及器件生产线2个项目开工建设。壮大百亿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生产工艺、制造设备改造升级,加快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向高端迈进;推动ECP板材、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等项目提早建成,达产达效,打造西北绿色新材生产基地。坚持培大育强: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行动,利用森宝、润阳等产业优势,引进破解关键堵点的支撑项目、战略伙伴,支持企业扩规模提产能壮筋骨,晋级“专精特新”。3、抓项目强进度,释放新的产能。强化项目谋划:围绕绿色建材、新能源、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谋划产业化项目30个,发布招商信息20条,确保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加快项目进度:成立项目工作专班,落实专班推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一线协调、一线推进,开展“三送一解”联企帮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破解项目推进难题,实施清单式管理、节点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机制,全力解决企业资金断链、销售不畅、人才缺乏等困难问题,确保钛钢复合板材、石墨烯粉体材料等总投资29.02亿元,年度投资10.02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提早建成投产,释放新的产能。4、抓创新强竞争,建设智慧园区。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对接、加强产品研发,切实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建设园区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园区系统数据,实现园区日常安全、环境管理、产品销售、企业物流、人才管理等工作可视化监管、智能化运作、数字化服务,建设智慧园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